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环境教育培训计划

教师环境教育培训计划

2008-2009学年度教师环境教育学习研究计划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认真领会"绿色学校"的精神实质,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工作,是提高师生环保意识,搞好校园绿化工作,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环境教育对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做好校园的合理布局规划,建设文明整洁的花园式"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可以收到良好的办学效益。

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不仅可以装饰校园的容貌,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还可以冶师生的情操,诱发师生创造的激情和灵感,从而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校情,万众一心,开拓进取,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打造省绿色学校,构建和谐校园。

二、工作目标:1、力争通过省绿色学校复查验收。

2、构建绿色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3、整体提升全校师生环保意识,自觉践行环保义务,积极投身环保宣传。

三、工作措施:1、充分发挥"省绿色学校学习研究领导小组"的职能,组织设计校园绿化规划布局,实施环境教育活动计划,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开展环保研讨题。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有检查、有总结、有经费,确保"绿色学校"和环境教育活动能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2、利用学科优势,引导相关学科教师,注重学科渗透,进行环保教育。

环境教育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我们要抓住学科教学的主渠道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

在不改变教材体系,不打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各学科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结合点,把环境知识寓于其中,适当拓宽、补充或联系实际问题进行环保知识教育的渗透。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环保知识,掌握环保技能,提高环保意识。

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认识环境伦理道德问题。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着重提高学生对人和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自觉地热爱和保护环境。

还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学容,进行不同层次的环境教育。

进行认识环境,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生态平衡,生态保护,防治污染等容的教育。

让学生树立环境法制意识,规环境道德。

3、继续加强对教师的环境教育学习研究工作。

加强对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4、要认真开展环保科技和实践活动。

订阅与环保有关的报刊杂志,积极宣传学习环境科普知识,举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环保实践系列活动。

组织师生到野外考察,到我市的一些与环境有关的企业,如造纸企业等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培养师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具体安排:时间容主讲人08年9月《什么是环境保护》钟鹤海08年10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唐砺09年3月《什么是绿色产品》09年4月《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宋玉香09年8月《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利玲2009-2010学年度教师环境教育学习研究计划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优雅舒适的环境能促进师生员工和谐发展,且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为增强师生员工环保意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促进校园硬件建设和校园美化的进程,进一步做好创建省绿色学校的工作,特开展对全校教师的绿色环保理念学习研究: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国环境宣传行动纲要》和《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南,以创建省绿色学校为契机,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全面开展教师环境学习研究工作。

二、工作目标:1、通过学习研究,是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创建省绿色学校的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通过学习研究,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环保意识,增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能力。

3、使全校教职员工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争做环境保护志愿者。

三、学习研究对象第四十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四、工作措施:1、学习环保文件、环保知识,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2、杜绝"白色污染",崇尚"绿色文明",净化环境,美化校园,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3、加强节约用电、用水、用纸等方面的教育,实施绿色消费。

4、适当地寓环保知识于教育教学之中,促进师生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5、结合"植树节"和"世界环境日"开展有益活动。

绿色荒土,保护大自然;走出校门,实地考察,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合理化建议。

6、对所学的环保知识进行检测,每学期对环保理念认识书写心得体会。

7、鼓励师生员工订阅环保书刊和报纸,关注地球,关注绿色生命。

五、具体安排:时间容主讲人09年9月《什么是空气污染指数》何剑09年11月《陆地杀手-沙尘暴》郭愈宗09年12月《汽车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林晓峰10年3月《什么是赤潮》蔡秋烟10年4月《世界六大闻名的污染事故》煊10年6月《十大"垃圾食品"排行榜》鸿明2010-2011教师环境教育校本学习研究计划为了进一步加强"绿色学校"的创建,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增强广大教师的环保意识,扩大环境保护的知识面,特指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绿色学校的创建,关键在于广大教师的环保素养,教师是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者、环保行为的指导者和示者。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环保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绿色学校的创建必须从教师的环境教育学习研究入手。

二、环境教育学习研究原则校本学习研究为主,自学讨论为主,自我约束为主。

三、环境教育学习研究保障1、列出学习研究计划,按计划提供时间。

2、列出预算,确保资金和相关资料到位。

3、环境教育学习研究列入教师教学常规考核。

四、环境教育学习研究容及时间安排2011-2012学年度教师环境教育学习计划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认真领会"绿色学校"的精神实质,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工作,是提高师生环保意识,搞好校园绿化工作,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环境教育对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做好校园的合理布局规划,建设文明整洁的花园式"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可以收到良好的办学效益。

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不仅可以装饰校园的容貌,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还可以冶师生的情操,诱发师生创造的激情和灵感,从而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校情,万众一心,开拓进取,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打造省绿色学校,构建和谐校园。

二、工作目标:1、力争通过省绿色学校复查验收。

2、构建绿色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3、整体提升全校师生环保意识,自觉践行环保义务,积极投身环保宣传。

三、工作措施:1、充分发挥"省绿色学校培训领导小组"的职能,组织设计校园绿化规划布局,实施环境教育活动计划,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开展环保研讨题。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有检查、有总结、有经费,确保"绿色学校"和环境教育活动能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2、利用学科优势,引导相关学科教师,注重学科渗透,进行环保教育。

环境教育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我们要抓住学科教学的主渠道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

在不改变教材体系,不打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各学科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结合点,把环境知识寓于其中,适当拓宽、补充或联系实际问题进行环保知识教育的渗透。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环保知识,掌握环保技能,提高环保意识。

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认识环境伦理道德问题。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着重提高学生对人和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自觉地热爱和保护环境。

还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学容,进行不同层次的环境教育。

进行认识环境,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生态平衡,生态保护,防治污染等容的教育。

让学生树立环境法制意识,规环境道德。

3、继续加强对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工作。

加强对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4、要认真开展环保科技和实践活动。

订阅与环保有关的报刊杂志,积极宣传学习环境科普知识,举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环保实践系列活动。

组织师生到野外考察,到我市的一些与环境有关的企业,如造纸企业等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培养师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具体安排:时间容主讲人11年9月《什么是环境保护》11年10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2年3月《什么是绿色产品》12年4月《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12年8月《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2008-2009环境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

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劳动,不断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存环境。

由于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更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往往造成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

从人类诞生开始就存在着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就出现了环境问题,特别是随着人类活动围的扩大,环境问题也日趋加剧。

因此,加强环境教育的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现就这一学期四年级环境教育方面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知识,归纳整理拓展延伸,形成知识体系,其中:(1)对课本中直接涉及到的环境知识,讲深讲透教好学活,学以致用。

(2)与环境有关的容,分析其中的联系,使学生善于联想到环境问题,并作适当的延伸补充,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二、立足课堂,多方位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和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心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学生随地吐痰,随处乱扔废纸和食品袋,口说脏话的现象较以前少很多。

折花毁树,捕杀鸟类的事件基本杜绝,节约能源的理念已在他们心中形成,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善待其中的各个家庭成员,和谐共处,寻求生态和谐稳定,不要污染环境,毁掉自己的家。

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的地方,我们会再接再厉,不断学习,争取更好的教学业绩。

2009-2010环境教育工作总结环境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关系着人民的健康,《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指出:中小学要利用活动课教学时间,组织好环境保护活动,通过竞赛和征文等课外活动,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