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十三

2016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十三

江西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D。

A. 杀鸡骇猴B. 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C. 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D. 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表现好才给吃的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A。

A. 变式B. 比较C. 概括D. 抽象3. 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高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A. 最好B. 不利C. 关系不大D. 有利4.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规律是 C 。

A. 均衡的,先快后慢B. 均衡的,先慢后快C. 不均衡的,先快后慢D. 不均衡的,先慢后快5.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B。

A.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B.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C. 感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D. 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6. 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观象,称为 DA. 平原观象B. 起伏观象C. 低谷观象D. 高原观象7. 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B。

A. 思维B. 练习C仮思D.想象8. 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这种迁移称为A。

A. 同化性迁移B. 顺应性迁移C. 重组性迁移D. 排列性迁移9. 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称为B。

A. 认知B. 元认知C. 技能D. 操作10. 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A。

A. 精加工策略B. 计划策略C. 监视策略D. 调节策略11. 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 B 。

A. 数学应用题B.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 《背影》的作者是谁D. 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12•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

A. 刺激情境B. 既定疑问C. 思维状态D. 思维起点13. 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创造力,一个是 C。

A. 求知欲望B. 个体思维的灵活性C. 已有知识经验D. 好奇心14. 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

A. 归因B. 印象C. 自我认知D. 态度15. 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D。

A. 他人意识B. 客观意识C. 主观意识D. 自我意识16. 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是B。

A. 恐惧症B. 神经衰弱C. 强迫症D. 焦虑症17. 某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有极强的自尊心,同时又有自卑,好嫉妒,看问题主观、片面,常常言过其实,怪癖古怪…。

该人的人格属于C。

A. 冲动型人格B. 强迫型人格C. 偏执型人格D. 焦虑型人格18. 使记忆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长期保持的有效手段是_D _______A. 精细加工B. 生成性学习C. 组织D. 复述19. 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 CA. 能力B. 努力C. 任务难度D. 运气20. 当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的用途,这种现象叫_____ B ______A. 反应定势B .功能固着C. 动力定型D. 习惯二、多选题知识学习可以分为1. 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 CD 。

A. 学习归因B. 学习诱因C. 学习期待D. 学习需要2•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方法有 ABCD A. 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B. 运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C. 满足学生的缺乏需要D. 采取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知识3.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ABC 。

A. 符号学习B. 概念学习C. 命题学习D. 同化学习4. 对遗忘的原因的解释,主要为 ABCDA. 衰退说B. 干扰说C. 同化说D. 动机说E. 先天说5.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CD。

A. 技能是先天素质的后天因素的融合体B. 技能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C. 技能是符合法则的活动方式D. 技能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与之相应的知识与能力6. 以下各项中属于迁移现象的是BCD。

A. —目十行B. 举一反三C. 触类旁通D. 闻一知十E. 过目不忘7. 关于学习策略,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BCD。

A. 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B. 学习策略是学习结果C.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积极主动使用的D. 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必需的8. 专家具有的特征是ABCDE。

A. 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B. 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C. 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D. 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且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E. 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9. 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调适,主要应做到BCDE。

A. 保证良好的体魄B.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C. 及时排解不良情绪D. 科学地进行择业心理调适E. 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10. 大学生人际交际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ABC。

A. 认知障碍B. 情绪障碍C. 人格障碍D. 学习障碍三、判断题1.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在要求理解、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驱力。

(B)A. 对B. 错2. 正强化提高学生的正确反应,负强化降低学生的错误反应。

(B)A. 对B. 错3. 过度学习的程度越高,记忆效果越好。

(B)A. 对B. 错4. 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A)A. 对B. 错5. 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

(A)A. 对B. 错6. 智力是否正常,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一般地讲,智商在100以上,为智力超常。

(A)以题库答案为主,书上130 以上A. 对B. 错7. 在动作技能操作整合阶段,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 A)A. 对B. 错8.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种倾向,即力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力求成功者往往选择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

( A)A. 对B. 错9. 最能解释考试时出现的暂时遗忘现象的理论是记忆的痕迹“衰退说”。

(B)A. 对B.错10. 定势是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对问题解决或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消极作用。

( B)A. 对B. 错11.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 A )A. 对B. 错12.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 A )A. 对B. 错13.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 A )A. 对B. 错14. 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

(B )A. 对B. 错15. 自我意识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基本标志。

( A )A. 对B. 错A. 对B. 错17.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自我中心时期、客观化时期和主观化时期。

( A )A. 对B. 错18.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 A )A. 对B. 错19. 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是绝对的。

( B )A. 对B. 错20. 恐惧症是一种精神病。

( B )A. 对B. 错四、案例分析题(答案为不定项选择)1.某语文老师认为学会学习很重要,因此在班上进行阅读的教改,他把阅读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通过活动实例示范各个步骤,要求学生按步骤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仍有 6 位成绩差的学生在老师的教改期间成绩没有改善。

(1)让学生学会学习,其最核心的部分是让学生C。

A. 学会知识B. 学会技能C. 学会学习策略D. 形成正确态度(2)这位老师把阅读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通过活动实例示范各个步骤,要求学生按步骤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这种教学方法属于B。

A. 指导教学法B. 程序化训练法C. 定形训练法D. 交互式教学法(3)老师应采用哪一种方法来帮助这 6位成绩差的学生提高阅读成绩_D ____A. 指导教学法B. 程序化训练法C. 定形训练法D. 交互式教学法(4)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哪些元认知策略的培养BCDA.精细加工策略B. 调节策略C. 监视策略D. 计划策略2.在一项关于大学生自我体验基本情调的调查中,列举了20对描述情绪自我体验的具有相反意义的词或成语,如热情-冷漠、憧憬- 悔恨。

要求被试从中选出10个能表达自己近半年来的心情的词语。

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基调倾向于:热情、憧憬、自信、舒畅、紧张、急躁等。

另外他们对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特别敏感;自尊心比较突出,一旦受挫或失败,就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内疚和压抑情绪。

另外,他们的成人感特别强烈,对自己表现出更现实、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价。

(1)从上述描述中,可看出大学生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是BCD。

A. 片面性B. 丰富性C. 敏感性D. 强烈性E. 独立性(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大学一年级B. 大学二年级C. 大学三年级D. 大学四年级(3)个体想象中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称为A。

A. 投射自我B. 过去自我C. 理想自我D. 现实自我(4)自我意识的理解主要有 ABCD。

A. 提高认识水平B. 丰富感情世界C. 发展意志能力D. 促进道德形成E. 激发创造潜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