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语文试卷
一、积累及运用
1.修改下面病句(4分)
(1)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2)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华健儿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2.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8分)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
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3.名著阅读。

(8分)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繁星》请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4.请参加“探索月亮奥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2分)
(1)请写出一个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

(4分)
(2)请写出含“月”字的两个成语。

(4分)
①②
(3)请写出有关“月”的完整的两句诗。

(4分)

5、读文答题。

(4分)
斧子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卵石见了很奇怪,问道:“你是谁呀,你为什么那样有棱有角呀?”
“磨的呗。

”斧子耐心地回答道。

“磨的?”卵石更奇怪了,“我也在磨呀,怎么就不像你那样?”
“那是不同磨法的缘故。

”斧子告诉它,“我是根据需要有计划地磨,每次都是磨那些该磨的地方。

你呢,没有计划、没有目的地乱磨,就只会磨得更加圆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二、阅读
春(节选)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④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3、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能否改为“伸”?为什么?(6分)
14、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它还像什么?(8分)
15、第三段中能跟“轻风流水”应和的是()4分
A、鸟儿
B、鸟儿的曲子
C、鸟儿高兴起来
D、卖弄喉咙
16、“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春雨的哪些特点?(6分)
17、第三段文字调动了多方面的感觉写出对春风的丰富的感受,请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8分)
1)视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嗅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触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

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

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

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

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

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

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②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

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

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

甚至,学期太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人班级总分。

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③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

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

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

A那笑容真是灿烂。

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

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

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

爸爸知道我很努力_的。

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

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④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

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

平索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

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

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

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

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

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⑤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

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

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

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B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⑥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

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

开得细小而执著。

8. 结合语境,理解第⑤段中加点的“嗫嚅”一词。

(4分)
9. 从A、B 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6分)
10. 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有什么深刻含义?(6分)
11. 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有什么作用?(8分)
12. 你认为文中那位“做出泥娃娃的孩子”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8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