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活中反射、折射和散射ppt课件
生活中反射、折射和散射ppt课件
27
起来比实际浅。
28
生 活 中
的 散 射
29
散射是被投射波照射的物体表面曲率较大
甚至不光滑时,其二次辐射波在角域上按一 定的规律作扩散分布的现象。散射是指由传 播介质的不均匀性引起的光线向四周射去的 现象。
30
使用白光LED灯手电筒,从杯子外面照射,如果是装清 水的杯子,灯光穿透杯子后看起來还是白色的(如圖 一)。换成装鲜奶的杯子,结果白色灯光变成了黃橙色! (如圖二)。 但是如果从侧面看,整杯鲜奶看起來变 成淡淡的蓝色了!(如圖三)
16Βιβλιοθήκη 生活中的折射17——穿越时光看折射
收集整理:徐明
生活处处有折射
18
小学篇 小学时接触到的折射
大赞折射:利用折射原 理制作的凹透镜使小学 生重新看清黑板 当然,我不会告诉你近 视的形成也是因为折射 ^_^
19
小学篇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 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 者大乎?”
实物图
25
结果:擅长插猹的闰土,并没有插到鱼
大学篇
由于光的折射,人们制成 了相机,手机也可以拍 照,像素越来越高!
于是……. 老牌相机企业柯达倒闭; 一大批自拍党来袭; 淘宝自拍杆大卖; 美图秀秀发布自拍专用手机 。。。
26
大学篇
暑假即将到来,天气炎 热。野浴有风险,下水 需谨慎!
原理:光线发生折射,水看
2.利用过焦点的光线经反射后成为平行 于主轴的平行光:探照灯、手电筒以及各 种机动车的前灯灯罩。
还有太阳能焊接机,医用头灯,反射式望 远镜等。
3.奥运圣火采集仪式也是用的凹面镜聚焦 形成热量的原理
6
光导纤维是全反射现象的重要应用。
7
先进科学中 的反射的应 用
8
9
潜望镜
10
潜望镜的基本
原 理
14
雷达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 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 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 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15
遥感
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 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 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 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 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 电磁波信息(如电场、磁 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 息),并进行提取、判定、 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 一门科学和技术。
湖南大学信息院 徐明 张汉霖 魏佑安 唐星皓
1
生活
中 反射 的
2
反射指声波、光波或其他电磁波
遇到别的媒质分界面而部分仍在原 物质中传播的现象。如光的反射、 波的反射。
3
光的最大规模的反射现象
4
随处可见的
反 射
5
凸面镜
凹面镜
1、利用凹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阳 灶、台灯、电视卫星天线、雷达。
11
12
声波的反射
声呐: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 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 置。
13
声呐并非人类的专利,不少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声 呐”。蝙蝠就用喉头发射每秒10-20次的超声脉冲而用耳 朵接收其回波。许多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豹、海狮,海 豚(声呐灵敏度很高)等也都会发射出声呐信号,进行 探测。
小学篇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 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原因:这是大气圈的折射作 用在作怪.我们看到的实际上 是低于地平线三十多度的太 阳的虚影.当太阳升高,大气 圈的凸度就逐渐变小,看到的 太阳也就逐渐变小,直到正常.
21
小学篇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 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1
? 为什么晴朗的天气里呈现蔚蓝色呢
32
早晚的天空为什么是红色的?
33
宇航员看外太空是什么颜色的?
黑色,因为太空没有空气散射太阳光。我们在地球看天是蓝色,因为蓝光被散 射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天是蓝色的,但是在太空,没有任何想大气层,云等介 质,所以,在太空中并没有看到反射回来的光(除了行星反射光),所以是黑 色的.
原因:光在不同的介质交界 处会发生折射,早上地表面 大气和高空大气中各种物质 浓度不均衡,你所看见的光是 已经经过折射的,没有太阳 直射时光线强,此时太阳依 然在地平线下。
22
中学篇
WHERE‘S THE FISH?
23
WHERE‘S THE FISH?
光路图
虚线为像,实线为鱼
24
WHERE‘S THE FISH?
34
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形的小 水滴,造成光的色散及反射而成的。
35
为什么大多是黄色的?
由于黄光不易被 散射
36
37
一儿曰:“日初出沧 (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 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 凉乎?”
译文: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 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20 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