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复习专题1.齿轮系传动比计算通过对周转轮系和定轴轮系的观察和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根木差别就在于周转轮系中右转动的行星架,从而使得行星轮既有自转又有公转。
由于这个差别,所以周转轮系的传动比就不能直接用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求法来计算。
1.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根据相对运动原理,设若给整个周转轮系加上一个公共角速度“一3H”,使之绕行星架的固定轴线I叫转,这时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仍将保持不变,而行星架的角速度变为3H—3H二0,即行星架“静止不动” 了。
于是,周转轮系转化成了定轴轮系。
这种转化所得的假想的定轴轮系,特称为原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或转化机构.既然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为一定轴轮系,其传动比当然就可按定轴轮系来计算了。
通过转化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可得出周转轮系中各构件之间佑速度的关系,进而求得该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2.差动轮系的传动比设周转轮系中的两个太阳轮分别为m和n ,行星架为H ,则其转化轮系的传动比i Hmn可表示为i Hmn =。
)H E / 3 Hn = (3 m —。
)H) / (co n — s H)=± (在转化轮系中由m至n各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在转化轮系中由m至n各主动轮齿数的乘积)式中“土”号应根据其转化轮系中ni、n两轮的转向关系来确定。
而301、a)n、3H均为代数值,在使用时要带有相应的“土”号。
而差动轮系的传动比就可根据巳确定出的3职sn、3H大小直接求得。
例1差动轮系传动比的计算o差动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设己知轮系各轮齿数为Z1=Z2 =30, 73=90,试求当轮人3的转数分别为〃 1 = 1, 〃3=-1时,叫及&月的值。
解其转化轮系的传动比为;H _ _ Z2Z3_ Z3z i3 - ny-nfi -二IH Z]将己知数据代入,有(1 FH)/(T侦)=-90/30 =-3解得/=T /2, i\n=n | tnH= 1 /(T /2)=-2 即当轮,逆时针转一转,轮3顺时*针转一-转时,行星架//W沿服时针转1/2转。
3 .行星轮系的传动比由于具有固定太阳轮的周转轮系必定为行星轮系,故行星轮系传动比的一•般表达式为i Ilm = 1-i Hmn 或i Iln = 1-i limn一一 HITZ^Io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设已知轮系的各轮齿数为71=100,Z2=101, Z2=100,Z3=99,试求传动比 131。
2解此轮系为轮3固定的行星轮系,其传动比为• - 1_./7 = 1 心 Z2Z3、= 1 101x99Z13 - 1 (+ziZ3,)— l 100x100=10000 故 IH \ = \/iiH ~ 10000即当行星架转10000时,轮,才转一转, 其转向相同。
由此可知,行星轮系可实现很大的传动比。
2. 工艺尺寸链的计算(1) 确定封闭环在零件加工或装配过程中间接获得或最后形成的环。
加工顺序或装配顺序确定后才能确 定封闭环。
封闭环的基木属性为“派生”,表现为其尺寸为间接获得。
(2)查明组成环尺寸链中对封闭环右影响的全部环,它是在封闭环确定后才能确定的;它是宜接可以获得的;它对封闭环有影响——关联性。
做尺寸链图:首先根据工件加工工艺过程,找出间接保证的尺寸A0,定作封闭环。
从封闭环开始,按照零件表面之间的联系,依次画出直接获得的尺寸Al、A2,作为组成环,直至尺寸的终端I可到封闭环的起点,形成一个封闭图形。
(3)判别增减环在尺寸链图中用首尾相接的单向箭头顺序表示各尺寸环,其中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反者为增环,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同者为减环。
对于只有两排的简单的尺寸链,可直接判别:与封闭环串联的为减环,封闭环并联的为增环。
(4)计算工序尺寸及偏差(基木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封闭环的基本尺寸:A0等于增环的基木尺寸之和减去减环的基木尺寸之和。
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AOmax等于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利减去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
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AOmin等于增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减去减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
封闭环的上偏差:ES(A0)等于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封闭环的下偏差:El (A0)等于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封闭环的公差:T(AO)等于各组成环的公差T(Ai)之和。
(5)验算(公差)3.论述题: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特点(1)人多地少发展农业机械化应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2)作业地块小,应当具有自己的组织和服务形式(3)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差异较大,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不能统一标准应当因地制宜。
(4)资源相对缺乏,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发展节能、环保农业机械化生产道路。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农业机械化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农机动力机械增长速度过快,尤其是小型机械增加多,大中型机械和农田作业机械增加少。
(2)农机利用率低,农用汕料供应不足(3)农业机械中相当数量L1经陈旧,技术经济指标落后,技术状态差,更新缓慢,农业机械化经济效益差。
(4)农机管理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薄弱,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农机化发展需要。
4.分析题:犁翻堡过程中与土堡的作用情况,为了保持犁的平衡设计时应该考虑什么问题(或采用什么结构)?型以—•定的速度前进,其犁.刀和犁刃切出沟壁和沟底,形成土堡,土堡靠排土板的侧向推力,以接合线为轴线向犁体内侧作复合运动。
土堡翻转过90° ,在犁体翼部和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转动,宜到土堂覆盖在沟底为止,翻转后的土堡成条状。
土堡受到来自犁.壁、排土板及前后土堡的各种作用力。
5.分析题:联合收割机往复式割刀不平衡力情况,解决的措施?往复式切割器一般山曲柄连杆机构驱动作往复直线运动对备物茎秆实施切割.割刀的往复直线运动所产生的往复惯性力使机器剧烈振动,导致零部件的损伤,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工作质量.因此,需要进行惯性力的平往复式割刀工作时属于支承切割,定刀片固定不动,而动刀片以一-定的速度进行切割.由于动刀片做往复式运动,必然存在不断变化的加速度,而该机构又是由具有一定质量的元件组成,必然产生往复运动的惯性力,该惯性力作用在割台上,引起割台连续不断的振动.上述问题只有通过采用增加平衡配重的方法,来降低振动程度,减少由于振动而造成的零部件磨损和脆性断裂的发生,提高机械可靠度和工作质量.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平衡配重的大小和方位.6.分析题:加工发动机上的孔时会产生什么误差?会出现同轴度误差,圆度误差,平行度误差等柴汕机机体上分布着一些大小不一的孔这些孔对位置尺寸精度要求都较高所以平面是后而加工孔的基准铢平面时要注意保证平面的精度包括平行度、平面度、垂直•度、表而粗糙度都要达到很高的要求为孔加工做准备。
平面上的孔在柴油机箱体装配及现实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要求有很高的几何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及较高的表面粗糙度机体外部齿轮室右相互啮合齿轮对相邻孔的孔距尺寸精度和平行渡要求较高。
同轴线的孔较多对同轴度要求较高。
主轴孔的轴心线对端面的垂直度要求较高同时对气缸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也很高。
机体的底面及侧面和油底壳相连应有很高的平面度和较细的表面粗糙度。
问答题1、收割机拨禾轮的调整?前后倒伏?高杆作物等?拨禾轮的调整有高低位置调整、前后位置调整、弹齿(压板)角度调整和拨禾轮转速调整等。
根据作物的不同高度、倒伏程度等情况,调整拨禾轮至正确位置。
拨禾轮的拨禾板在扶、拨作物时,一般应作用在作物切割线上方的2/3处,即打在作物的重心以上。
通过操纵驾驶台上的液压分配手柄,使拨天轮两侧的液压油缸动作,即可调节拨天轮的高低位置。
在油缸落到最低位置时,拨禾轮的弹齿与切割卷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20毫米。
拨禾轮前后位置的调整:在收割一般直立生长作物时,将拨禾轮调到其轴距护刃器前梁垂线250-300亳米处。
收割倒伏作物时,若顺作物倒伏方向收割,尽可能前调拨禾轮的位置;若逆作物倒伏方向收割,尽可能后调拨禾轮的位置。
收割高杆大密度作物,尽量前调拨天轮;收割稀矮作物,后移接近喂入搅龙。
拨禾轮高低位置的调整:根据实际的作业情况,通过操控手柄,实现拨禾轮高低位置的调整。
收割一般直立生长作物和高杆大密度作物,以弹齿管拨在谷穗下方,约整个茎秆的2/3高处为宜;收获稀矮和倒伏作物时,拨天轮应尽可能下降接近护刃器。
拨天轮放在最低和最后位置时,弹齿距喂入搅龙及护刃器的最小距离均不得小于20毫米。
拨禾轮弹齿倾角的调整:收割直立生长作物时,弹齿垂宜向下;收割倒伏作物时,弹齿向后偏转。
拧下拨禾轮转盘的固定螺栓,前转或后转拨禾轮,实现弹齿倾角的调整。
调整完后,一•定要紧固好螺栓。
拨禾轮转速的调整:转速调整必须在拨禾轮转动的情况下进行,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手柄,实现拨禾轮转速的加快,反之则慢。
具体调节量应根据作业时拨天轮输送作物的顺畅效果控制,比如收割高杆大密度作物或作物较干燥易被打掉籽粒时,拨禾轮圆周速度比收获机前进速度略低;对其他作物,拨禾轮圆周速度比收获机前进速度略高。
拨禾轮装在割台的前上方,拨禾轮的作用有三个:一是将割台前方的作物引向切割器;二是切割器切割小麦时扶持茎秆支持切割;三是茎秆被切断后,将茎秆及时推向割台搅龙,并及时清理切割器上的作物,以利继续切割。
联合收获机上,通常采用偏心弹齿式拨禾轮。
此种形式的拨天轮在收获直立或倒伏作物时均右良好的效果。
割台工作质量的好坏与拨禾轮的调整是否正确有着密切的关系。
1、拨禾轮高低的调整。
在收获宜立作物时,波禾轮的弹齿或压板应作用在被割作物高度的2/3处为宜。
这样,2割作物才不至于被波禾轮扬起,抛在割台外或缠绕在波禾轮上。
当收割高秆作物时,拨禾轮的位置应高些;收割低矮作物时,拨禾轮的位置应低些,但不能使拨禾轮碰到割刀或割台搅龙o2、拨禾轮前后的调整。
拨禾轮与切割台、割台搅龙是相互配合工作的。
拨禾轮往前调,拨天轮作用增强,铺放作用减弱;往后调作用相反。
一般要求拨天轮在不与割台搅龙相碰的条件下,使拨禾轮轴位于割刀的稍前方。
当其调到最后位置时,要求拨禾轮弹齿与割台搅龙间距不小于20亳米。
3、拨禾轮弹齿倾角的调整。
当收获直立或轻微倒伏作物时,拨禾轮弹齿一般垂直.向下或向前呈15°左右,以减少弹齿对作物穗头的打击,降低割台损失。
当收割倒伏作物时拨禾轮弹齿应向后倾斜15° -30° ,以增强扶起作物的能力。
4、拨天轮转速的调整。
拨禾轮转速一般用无级变速轮来调节。
转速过高,压板会打掉籽粒,使使割台损失增加;速度过低,压板不能有效地将作物拨向切割器。
收割一般作物,拨禾轮的圆周率速度与机器的前进速度相当;收割植株高、密度大的作物,拨禾轮圆周率应小于机器的前进速度,以减少拨禾轮的打击;收割低矮、稀疏的作物,拨禾轮的圆周率速度应稍快于机器的前进速度,减少己割作物在割台上的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