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水墙砖砌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清水墙砖砌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清水墙砌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审批时间: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4)2.1 工程建筑设计 (4)2.2 工程结构设计 (4)2.3 工程专业概况设计 (5)2.4 施工现场概况 (6)2.5 工程特点 (6)三、施工部署 (6)四、施工计划 (9)五、施工准备 (10)六、施工工艺技术 (11)七、质量保证措施 (14)八、成品保护措施 (16)九、安全施工保护措施 (17)十、进度保证措施 (17)十一、雨季施工措施 (18)十二、环境保护措施 (18)砌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3 施工图纸XXX工程施工图纸。

1.4工程施工合同XXX工程施工合同。

1.5XXX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6 企业内部文件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项目工程地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合同范围: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道路,绿化合同工期:60天结构类型:砌体结构2.1 工程建筑设计±0.000标高每栋楼号±0.000绝对标高详见总图。

耐火等级二级内墙外保温酚醛泡沫保温建筑场地类别 III类抗震设防烈度 6度湿陷等级二级自重湿陷性黄土本工程冬季采暖热源由集中供热供给,建筑坐北朝南。

2.2 工程结构设计本工程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清水墙砌体结构,楼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3 工程专业概况设计2.4 施工现场概况XXX工程项目,位于XXX。

现场呈阶梯型,小区西北部地势较高,施工用水井设置在现场外,需从外面接水管进工地,占地170亩,共78栋344户1021间(其中单层建筑52栋206户479间,二层建筑26栋138户542间)。

楼座比较密集,工期紧,点多面广,现场材料及机械有可能导致二次搬运。

停电频繁,给施工带来很大不便。

现场东侧紧挨村道路直通省道,场外交通便利。

2.5 工程特点本工程开工面积大;单体工程多;现场地势呈阶梯型,属于耕地,农作物根未清除,水渠未拆除,进场需要做场地整平及垃圾外运,工期紧,施工任务重;村民干扰,现场有坟墓,电线杆。

组织协调难度大;本场地为II级自重湿陷性场地,又临近雨季施工威胁基坑,给正式施工增加难度,工期紧质量要求高,抢进度与保质量矛盾空突出。

施工场地大,临时围档量大,防盗任务重。

施工场地有建筑物距离村里水沟近,基坑开挖时需局部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但场外交通运输比较便利。

三、施工部署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砖浇水→砂浆搅拌(排砖撂底)→选砖→盘角→挂线→砌砖→勾缝→墙面清扫→验收。

2、施工要点(1)砖浇水:在前一天浇水湿润,含水率为10%~15%。

(2)砂浆搅拌:砂浆搅拌按照砂浆配合比通知单,用砂浆搅拌机搅拌。

(3)砌砖墙①组砌方法:外墙采用梅花丁砌法,内墙采用一顺一丁砌法。

②排砖撂底:排砖撂底(干摆砖);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

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动。

若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或其它不明显的部位。

移动门窗口位置时,应注意暖卫立管安装及门窗开启时不受影响。

另外,在排砖时还要考虑在门窗口上边的砖墙合拢时也不出现破活。

所以排砖时必须做全盘考虑,前后檐墙排第一皮砖时,要考虑甩窗口后砌条砖,窗角上必须是七分头才是好活。

③选砖:砌清水墙要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④盘角: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

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⑤挂线: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长墙使用一根通线,中间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⑥砌砖: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

砌砖时砖要放平。

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为10㎜。

为保证清水墙面主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2米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可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

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

清水墙不允许有三分头,不得在上部任意变活、乱缝。

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砌清水墙应随砌、随划缝,划缝深度8~10㎜,深浅一致,墙面清扫干净。

⑦留槎:外墙转角处同时砌筑。

内外墙交接处留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斜槎必须平直、通顺。

隔墙与墙或柱不同时砌筑时,可留阳槎加预埋拉结筋。

沿墙高按设计要求每50cm预埋ф6钢筋2根,其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小于1m,末端加90度弯钩。

门洞口也要求留2层水平拉结筋,每层拉结筋不少于2根。

⑧墙体拉结筋:墙体拉结筋的位置、规格、数量、间距均按设计要求留置。

(4)勾缝①勾缝材料:白水泥,淋石灰,砂子,水,108胶。

配比为白水泥:淋石灰:砂子:水=2:1:1:1(内加适量108胶)。

②勾缝顺序应由上而下,先勾水平缝,后勾立缝。

勾凹缝深度为8mm。

墙面勾缝应做到横平竖直,深浅一致,十字缝搭接平整,压实、压光,不得有丢漏。

墙面阳角要勾方正,阴角立缝要左右分明。

(5)墙面清扫:每步架勾完缝后,要用扫帚把墙面清扫干净。

三、质量标准允许偏差3.1 安全目标:安全第一,轻微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2‰,杜绝重大安全事故。

3.2 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标准为合格。

施工中应设专职质量员在每道工序完成前进行质量预检,项目经理组织抽检,然后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

3.3 组织机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技术员、质量员、材料员、预算员、安全员、资料员四、施工计划4.1施工机具砂浆搅拌机、大铲、刨锛、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夹子、扫帚等。

4.2施工机具设备配置瓦刀、夹具、手锯、小推车、灰斗、灰铁锹、小撬棍、小木锤、线坠、水平尺、皮数杆、线锤等。

机具设备配置表4.3材料与机具设备计划4.4材料的选择及投入计划①砌体:规格为240×115×51(长×宽×厚)mm;±0.000以下用M10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用M7.5混合砂浆砌筑,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

该工程材料规格要一致,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

②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32.5级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③砂:用细砂,并通过5mm筛孔。

配置M7.5(含M7.5)以上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五、施工准备5.1砌筑前,基层应经验收合格,砌筑部位的灰渣、杂物及高出部分应清除干净,并浇水湿润。

5.2弹出轴线及墙身边线,经复核,办理相关手续。

5.3砌筑前一天,应将砌体与原结构相接处,洒水湿润,以保证砌体良好粘接。

5.6按砌体每皮高度制作皮数杆,并竖立于墙的两侧,在两相对皮数杆之间拉准线。

5.7根据最下面第一匹砖的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先用C15以上细石混凝土找平。

严禁用砂浆或砂浆包碎砖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两侧砌砖,中间填芯找平。

5.8砌筑砂浆配合比经有资质的试验部门试配确定,有书面配合比试配单。

在施工现场根据砌体方量准备好取样砂浆试模。

5.9随砌随搭好的脚手架;垂直运输机具准备就绪。

5.10做好水电管线的预留预埋工作。

六、施工工艺技术6.1施工方案的选择○1墙体放线: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按标高找平,依据砌筑图放出第一皮砌块的轴线、砌体边线和洞口线。

○2拌制砌筑砂浆:现场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合砂浆,严格按照配合比配制。

○3砂浆配合比用重量比,计量精度为:水泥±2%、砂及掺合料±5%。

○4本工程为单层和二层的砖混结构,单层为窑洞类型,拱圈用专用模具。

○5该砌筑工程参照图纸进行施工。

6.2工艺流程图砌体施工工艺流程图6.3操作要点6.3.1砌筑前,应认真熟悉图纸,核实门窗洞口位置及洞口尺寸,明确预埋、预留位置,算出窗台及过梁顶部标高,熟悉相关构造及材料要求。

6.3.2已审核完建筑施工图纸,并确保门窗洞口的位置、轴线尺寸准确无误,确保圈梁、过梁的标高正确。

6.3.3使用经过校验合格的监测和测量工具。

6.3.4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应结合设计图纸及实际情况,编制出专项施工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性文件。

6.3.5制定该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检查验收制度等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6.3.6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出具完整的砌筑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6.3.7窑洞拱圈采用专用模具,模具支好砌筑前在模具上铺一层塑料薄膜,防止砂浆粘结到模具上。

(模具如附图)。

6.4施工工艺①砌筑前,把砌筑基层地面的浮浆残渣清理干净并进行排砖,砌筑最底层砌块时,当灰缝厚度大于20mm时应使用细石混凝土铺密实,标高要严格控制,砌筑过程中门窗洞口按排砖砌筑,窗洞口位置可适当左右移动,保证窗洞口两边为丁砖和七分头,灰缝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皮数杆尽可能立在砌体墙的两端或转角处,并拉通线。

②砌筑时优先使用整体砌块。

不得已须断开砌块时,应使用手锯、切割机等工具锯裁整齐,并保护好砌块的棱角,锯裁砌块的长度不应小于砌块总长度的1/3。

长度小于等于150mm的砌块不得上墙。

采用M7.5水泥砂浆,满铺满挤法砌筑,上下皮灰缝应错开搭砌,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总长的1/3。

当搭砌长度小于150mm时,即形成通缝,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砌块,否则应配φ4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长度宜为1000mm,砌块墙的转角处,应隔皮纵、横墙砌块相互搭砌。

③砌体的竖向灰缝宽度和水平灰缝厚度宜10mm。

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外墙面为清水墙,宜进行勾缝。

砂浆的饱满度不得小于80%。

横向灰缝的一次铺灰长度不应大于2m,竖向灰缝应采用临时内外夹板夹紧后灌缝。

④砌体墙与构造柱连接的部位或者转角,370墙应预埋3φ6的拉结筋,240墙应预埋2φ6的拉结筋,120墙应预埋1φ6的拉结筋,拉结筋的水平向长度应为1000mm,拉结筋的末端应做70mm长135°弯钩,拉结筋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500mm。

⑤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砌体按图纸要求设置有构造柱、圈梁,构造柱的宽度为240mm,厚度与墙等厚,地圈梁宽度与墙等宽,高度为240mm,顶板圈梁为内包圈梁,宽度为240,高度为240mm。

构造柱的插筋预埋在圈梁混凝土构件中,具体详设计图纸。

构造柱施工时按要求应留设马牙槎,马牙槎宜先退后进,进退尺寸不小于60mm,高度为5皮砖。

构造柱设置位置参见图纸。

⑥砌体墙在转角处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施工时,应留成斜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