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周围神经疾病-(3)教学讲义ppt

最新周围神经疾病-(3)教学讲义ppt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治疗
首选:药物 carbamazepine 封闭: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 手术治疗: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脑神经疾病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idiopathic facial palsy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A case
An 38-year-old previously healthy woman experienced modest pain in her right ear. 1 day later, voice seemed to be louder than normal while she was talking on the phone. The next day, she noted that her right eye did not close and she could not smile on that side. Tearing was diminished in her right eye, and she could not taste things on the right side of her tongue.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鉴别诊断
继发性:多合并其他颅神经 麻痹
邻近部位组织、器官疾病
舌咽 神经 痛
牙 痛
鼻窦 炎
颞颌 关节 病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蝶腭 神经 痛
鉴别诊断
1.继发性三叉神经痛:① 三叉神经麻痹体征②持续性③伴有其 他颅神经麻痹
2.牙痛:①持续钝痛;②冷热加剧 3.副鼻窦炎:①持续钝痛;②局部压痛;③发热;④脓涕 4.舌咽神经痛: 扁桃腺、舌根、咽、耳道深部发作性剧痛,吞咽、 讲话、哈欠、咳嗽可诱发。检查咽喉、舌根和扁桃体窝可有疼痛 触发点。 5.蝶腭神经痛: 6.非典型面痛 7.颞颌关节病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治疗
1.原则: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 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急性期口服皮质类 固醇
2.维生素B1、B12 :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3.无环鸟苷:带状疱疹引起 4:氯苯氨丁酸:减低肌张力,改善局部循环. 5:理疗、康复治疗 6.手术疗法:2年仍未恢复. 7.预防眼合并症:眼罩,眼药水
周围神经疾病-(3)
概述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概述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脑神经疾病之三叉神经痛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三叉神经解剖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病因
特发性原因不明 三叉神经脱髓鞘??
异位冲动 伪突触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临床表现
➢ 疼痛的性质 ➢ 诱发因素及触发点 ➢ 疼痛的分布 ➢ 体征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面神经的解剖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 急性起病,数小时或1-3天内达高峰 病初可有患侧耳后或下颌角疼痛 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周围性面瘫
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闭眼时眼球向 上外方转动,显露巩膜( Bell征),鼻唇沟浅,口角 下垂,示齿口角偏健侧.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A case
On examination, the patient was unable to wrinkle her forehead, smile on the right, or close her right eyelide. She diminished tearing and loss of taste sensation on the anterior two thirds of the right side of her tongue. All other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normal.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概念及病因病理
又简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Bell palsy),是因茎乳孔 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管内及茎乳孔处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可能与受凉、急性病毒感染有关。
受冷、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不稳局部神经营养血管 痉挛神经缺血水肿压迫面神经(骨性的面神经管束 缚)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有轴突变性。
查体:神志清,精神差,颅神经查体无异常,颈软,四肢 肌张力低,双上肢肌力2级,双下肢0级。轻度肌肉压痛。 双踝以下痛觉、触觉减退,病理反射未引出,踝反射消失, 共济活动正常。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潘氏试验(+), 白细胞 1×106/L,蛋白定量 100mg/dl。神经电生理:双 尺、正中、胫、腓总神经MCV潜伏期延长,速度减慢,F波 未引出。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
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 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预后
1-3周开始恢复,1-2月明显恢复或痊 愈,年轻患者预后好.
病后10天面神经出现失神经电位需3月恢 复.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病例
患者张某,男性,27岁。因四肢麻木无力6天于2003年5月 29日入院。
病人为预防非典在单位集体注射胸腺肽后(18天前),于6 天前出现四肢麻木无力,以近端为主,不能行走及持物, 无胸闷。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临床表现
➢ 中老年 ➢ 单侧发生 ➢ 上颌支、下颌支常见 ➢ 短暂、剧烈疼痛 ➢ 周期性 ➢ 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名词解释:扳机点 痛性抽搐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诊断
➢特征:短暂发作性剧痛 ➢部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 ➢诱因:扳机点的存在及诱发因素 ➢体检: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鉴别:除外其他疾病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临床表现
伴随症状: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 听觉过敏 Hunt综合征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诊及鉴别诊断
根据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即可诊断。 鉴别: 1) 格林-巴利综合征:多为双侧周围性面瘫,伴对
称性肢体瘫痪,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2) 各种耳源性面神经麻痹 3) 颅后窝的肿瘤或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4) 中枢性面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