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年宿迁市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含答案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A。

说出,表演,展示B。

设计,制作,创作C。

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3。

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 D。

课程制度的变迁4。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

杜威 D。

赫尔巴特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

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D。

加涅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B。

示范——模仿式C.探究发现式D。

情境-—陶冶式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

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 D。

都是客体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

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C。

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D。

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A.地方课程B。

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 D。

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

备课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A.学生 B.学校C.教师 D。

校长14。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D.校长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A。

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二, 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2。

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BC)A。

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D。

成就测验3。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ABCD )A.情境 B。

协作C.会话 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

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D.互动的6。

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C)A.学习者B。

定向者 C.促进者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 )A.均衡性B。

综合性 C.选择性D。

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

保障措施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 )A.前沿性 B。

全局性 C.基础性 D。

先导性10。

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

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

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BD)A。

家庭资源B。

社会资源 C。

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12。

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 B。

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 D。

向教育实践回归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A..可操作性 B。

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A。

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

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

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BCD)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判断(×)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 )6.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7.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 )8。

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宿迁市2008年中小学、幼儿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

5分,共3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最低年龄是 BA.7周岁 B.6周岁C.5周岁 D.3周岁2。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D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 DA.更加关注知识的系统传授 B.更加关注课程评价的选拔功能C。

更加关注课程的分科 D。

更加关注课程的综合发展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A.14周岁以下 B。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5.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DA.社会公德B.教育理论素养C。

教育思想D.职业道德6.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AA。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B.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 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7.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斯多德C.孟子柏拉图 D.朱熹苏格拉底8.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三级课程是D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9.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AA.审美教育B.五讲四美教育C.美好生活教育 D.美好思想教育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CA。

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11.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B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

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12。

第斯多惠的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表明教学中应贯彻DA.直观性原则 B。

导向性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13。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14.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

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CA.健康权 B.名誉权C.受教育权 D.隐私权15.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D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16.小学儿童刚学写字时,常常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横,“己”和“已”、“析”和“折”等形近字常混淆,说明他们较差. CA.观察的目的性 B。

观察的顺序性C.观察的精确性D.观察的深刻性17。

新理念下的班主任,是“学科专家"、“人生导师"、“学生的知心朋友与知己”、“班级文化设计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这说明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BA.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B.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C.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D。

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18。

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DA.5 B.1C.2 D。

31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作了最好的诠释。

BA.稳定性 B.独特性C.整合性 D.功能性20.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AA。

民主平等关系 B。

相互促进关系C.授受关系 D。

相互制约关系21.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A.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22。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工作的教师。

CA.教学B.德育C.学生D。

团队23.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 CA.班主任工作B。

课外活动C.教学 D。

社会实践活动24。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D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

发展学生的智力C.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D.教书育人25。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CA.进行科学的发现 B.进行技术的发明C。

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D.探索未知领域2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A.环境 B.遗传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