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二说明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共10分)我们离“开飞机上班”有多远①如果你生活在大都市,当面对立交桥上一动不动的“车龙”时,也许,有个瞬间你会脑洞大开:要是能开着飞机上班就好了!这并非戏谑,很可能是未来的一种真实场景。

1997年上映的法国科幻电影《第五元素》就描绘了未来的空中立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私家车在空中飞来飞去。

可见,20多年前人们就幻想过让飞行器进入寻常生活。

②2019年12月11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世界上第一架全电动商用飞机已完成首次试飞,这架名为“海狸”的电动飞机从加拿大的温哥华起飞,飞行时长约15分钟,可以乘坐6人。

这并非世界首架试飞成功的电动飞机,同年10月28日我国在沈阳财湖机场也成功试飞了自主研制的四座电动飞机RX4E。

这架飞机起飞重量达1 200千克,续航时间1.5小时,航程300千米。

这两次成功试飞标志着人类已经跨入电动飞机时代。

③2019年2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 966名在大城市工作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都被上下班问题困扰,具体来说,受访者最常遇到的通勤问题是:交通拥堵(66.9%)、耗时长(61.5%)和距离远(50.5%)。

通勤不便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幸福感。

在路面通勤日益困难,交通日益拥堵的情况下,立体交通就具有更大的优势,小型电动飞机将有可能成为人们的通勤选择。

④电动飞机的优势也不只是在空中飞得快,它的另一个巨大的优点是节能和环保。

欧盟委员会的研究显示,全球航空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大约占到了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2.8%~3%。

鉴于民航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碳排放源之一,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一直鼓励人们更多地使用高效的生物燃料发动机和更轻的飞机材料,并优化航线。

在此背景下,电动飞机应运而生。

加拿大的“海狸”电动飞机既可以不烧燃油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可以大大节约维护成本,因为电动发动机的维护成本比燃油发动机要少很多。

⑤不过,电动飞机现在最大的短板是续航时间和飞行距离短。

锂离子电池被视为今天的“电动能源之最”,但是该电池的发展也出现了瓶颈,现有体系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增长速率已经从每年7%下降到2%,并正在逐渐逼近极限。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锂电池会产生重大安全问题——枝晶。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会被氧化成离子进入电解质最终抵达正极;重新充电时,这些锂离子会再沉积到锂金属负极的表面。

这种沉积往往不均匀,随着锂电池的频繁使用,锂金属表面会长出针状或树枝状的锂枝晶。

枝晶生长得过长就会折断,不再参与反应,给电池体系带来不可逆的容量损失。

更危险的是,长大的枝晶会刺破电池正负极之间的隔膜,造成短路,可能造成电池过热自燃或爆炸。

⑥因此,现在除了要对锂离子电池研究有所突破以实现能量密度更高、更安全、充电更快外,还可以研发超越锂离子电池的新动力电池,如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从而满足电动飞机的需求,也满足电动汽车、火车和轮船对于电池动力的新需求,由此就有可能让电动飞机飞得更远,续航能力更强。

⑦未来,如果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了大幅提升,或研发出动力更强大的动力电池后,电动飞机续航时间和飞行距离短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能够飞行500~1 000千米、搭载5~10人的小飞机就会成为城市内、城际之间的新型运输工具。

这些电动飞机相较于大型的、可飞行数千千米的民航飞机有着独特的优势。

由于成本低、环保,而且能满足一般人的通勤需求,其机票的价格会大大低于大型燃油飞机,而且小型电动飞机的航线会越来越多,也会更灵活,甚至可以按需飞行,就像私家车一样。

⑧未来已来。

当更节能、更灵活方便的电动飞机成为像私家车一样的通勤工具时,所有人的生活也将升级换代。

(作者:张田勘。

有删改)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文章第①段就描绘了20多年前的科幻电影《第五元素》中的立体交通情景,不仅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巧妙地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B.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具体介绍了加拿大的“海狸”和中国的RX4E 电动飞机,说明两次成功试飞标志着人类跨入电动飞机时代。

C.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调查显示,交通拥堵、耗时长和距离远等最常见的通勤问题困扰着人们,通勤不便已经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

D.电动飞机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它将凭借空中飞得快、节能环保、成本低等巨大优势进入我们的寻常生活。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项,第②段并未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第⑤段是按照怎样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请结合内容分析。

(4分)【答案】首先提出电动飞机现在最大的短板是续航时间和飞行距离短这一问题;(1分)然后说明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出现了瓶颈——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在逐渐逼近极限,并进一步说明逼近极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锂离子电池会产生枝晶;(2分)最后说明枝晶造成的严重危害。

(1分)(共4分)3.请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的内容,谈谈我们离“开飞机上班”可能并不遥远的理由。

(4分) 【链接材料】国际上一些大公司已经在对电动飞机的运营进行布局,现在已经开始筹划空中租车服务的公司超过20家,包括波音和空中客车等传统飞机制造商、西门子等电子巨头以及共享出行巨头优步。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此前也曾表示,特斯拉有望在5年内推出电动飞机。

理由是,虽然目前在能量密度方面,航空燃油胜过锂电池,但电动发动机的重量要轻得多,而且将储存的能量转化为动能的效果比燃油内燃机好得多,当然也更环保,成本更低。

【答案】①2019年国内外已有两架电动飞机试飞成功,标志着人类已经跨入电动飞机时代;②目前电动飞机的锂电池的续航已达到300千米,已基本满足通勤需要;③国际上一些大公司已经对电动飞机的运营进行筹划和布局;④特斯拉有望在5年内推出电动飞机;⑤电动飞机环保节能、低成本的优势,便于积极推广。

(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共12分)甲骨文对中华文明传承的影响①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迄今为止,共发现大约15万片甲骨,4 500多个单字。

在这4 500多个单字中,经考释而公认的有1 500个左右。

研究证实,甲骨文是目前中国历史上公认现存最古老而自成体系的文字。

②由甲骨文肇源的中国汉字具有连续性和使用时间长的特点。

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消亡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灭绝了,后来的埃及文字没有将其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期得不到解读。

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它与后世的文字传承关系十分密切。

③从文字结构看,甲骨文不仅完全具备后来方块汉字的特点,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古人总结的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理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

因此,可以说甲骨文是一种具有严密规律的文字,实为后世方块汉字的鼻祖。

从甲骨文、商周金文,到春秋战国的大篆、小篆,汉魏的隶书及以后的行书、楷书,其演变轨迹清晰可见。

④甲骨文记载了商周时期特别是商代晚期273年的史事,内容异常丰富,涉及祭祀、征伐、年成、田猎、疾病、祸福、生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国家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礼制风俗、军事、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以及语言文字、书法艺术等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⑤甲骨文中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十分丰富,显示了我们祖先的聪慧和创新精神。

当时农业的发展水平居世界的前列,已经种植黍、麦、稻、粟等农作物,掌握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存等一整套农作物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其中有关植物水分生理学知识的记载,要比古希腊早1 000多年。

甲骨文中还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的记载,如人们有组织地治理河流、气象预测、开采铜锡铁和玉石等矿产资源,甚至都城的布局都考虑了生态环境的影响。

⑥以夏商周为代表的上古史,曾受到怀疑。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古史辨”派学者开始质疑夏代的存在。

比较全面记载三代文明的是《史记》,但《史记》著于西汉,距夏商周时代较远,作者司马迁也没有见到过距其1 000多年前的信史——甲骨文,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三代文明的质疑。

⑦甲骨文发现后,学者们通过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的可信, 证实了司马迁撰写的商代历史绝非向壁虚构,从而又极大地提高了《史记》中有关夏朝历史记载的可信度。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以《史记·夏本纪》的记载为线索,探寻夏代的历史文化,目前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因此,用出土文物去印证古代典籍,重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可信历史,甲骨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李雪山。

有删改)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B )(2分)A.发掘出土的4 500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多数单字已被考释公认。

B.商周时期都城的布局考虑了生态环境的影响。

C.“六书”理论是古人根据甲骨文总结出的六种汉字造字方法。

D.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在甲骨文中完全印证了夏朝的存在。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①段“在这4 500多个单字中,经考释而公认的有1 500个左右”,可知A项“多数单字已被考释公认”表述有误。

根据第⑤段“甲骨文中还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的记载,如人们有组织地治理河流、气象预测、开采铜锡铁和玉石等矿产资源,甚至都城的布局都考虑了生态环境的影响”,可知B项表述正确。

根据第③段“古人总结的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理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可知C项表述有误。

根据第⑦段可知,对甲骨文的研究,提高了《史记》中有关夏朝历史记载的可信度,并非完全印证,故D项表述有误。

2.甲骨文对中华文明传承的影响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4分)【答案】①甲骨文是中国方块汉字的起源,它的体系完备、结构规律,保证了中国汉字的绵延不绝;②甲骨文记载了商周的史事,为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③甲骨文关于科学技术的内容十分丰富,显示了祖先的聪慧和创新精神;④甲骨文对于重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可信历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3.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作比较。

把甲骨文的传承和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的消亡、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灭绝作比较,突出由甲骨文肇源的中国汉字具有连续性和使用时间长的特点。

(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

共3分)4.右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编号为Y0712的甲骨,其正面残存91字,反面82字。

这是一篇长篇记事卜辞,表现出殷人对占梦异乎寻常的重视。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一条关于“大骤风”的记录,是殷商气象史上极为重要的史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