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登泰山记公开课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分析作者游览泰山的经过及登山的路线。
二、教学有关字词了解有关字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三、了解有关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登山的路线。
教学重点:
一、了解有关特殊句式。
二、了解有关字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抽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关回答下列问题。
1、词语的古今意义:阳
2、了解词语的活用:西,东。
3、了解特殊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二、讲授新课:
抽学生朗读条二自然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
(本段的行文思路: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登山的过程——再写所见的美景。
)讲授有关字词:`世皆谓之天门云——云,语气助词。
今一般用
于名词,云层。
句意——世人都有称之为“天门山”
至于泰安——“至于”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不是今表示另提起一件事的连词,其义是到、到达。
句意是:到达泰安。
是月丁未——是,这、此。
今常用作判断词。
句意是:这月丁未。
复循西谷——复、再、又之意。
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
今常用义为:往复、重复等。
崖限当道————限:门槛,名词。
当、挡住,动词。
有高崖横在路上的地方。
越长城之限——限,界限,名词。
越过长城的界限。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余:我,以:在。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二月。
)
其级七千有余。
(几,表示整数后面不定的余数。
那台阶有七千多级)
及既上(及:等到,介词。
等到登上山顶。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及:和,连词。
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巅)
世皆谓之天门云。
(云:语气助词,表示不肯定的语气。
世人都称为天门山的。
)
特殊句式:余所不至也(也,表判断,句意为:我没有到达那里。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皆、表判断。
句意为:亭东从脚下都是弥漫着云雾。
)
省略句:与子颖坐日观亭等日出(省略主语:余。
句意:我同子颖坐在日观亭上等待日出。
)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前承前一分句宾语省略主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