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课程
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直男孔雀
项目组组成员:
姓名:李旭学号:5120150736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502 姓名:郑宇学号:5120153308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502 姓名:韩景扬学号:5120154876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1506 指导教师:崔鹏
报告提交时间:2018 年 4 月23 日
一、主要创造技法
在本次的创新实践课程的作品设计中,我们小组运用的主要创造技法是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的原理是通过强化信息刺激,促使思维者展开想象,引起思维扩散,在短期内产生大量设想,并进一步诱发创造性设想。
在这过程中,我们不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放松思想,让思维自由驰骋,坚持当场不对任何设想作出评价的原则,我们小组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设想,增加设想的数量,以便获得有价值的创造。
二、实验项目的目的与要求
“变废为宝”作品设计就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为材料,通过设计者的智慧和动手操作,重新赋予废弃物以价值,实现废弃物再设计、再利用的创新性活动。
这要求学生在学习掌握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技法的基础上,组成团队,围绕环保主题,收集身边的各类废弃物,将其通过简单的裁剪、粘接、缝合、焊接、组合,变为一件个性、实用的新作品。
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可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认知制作材料的形、色、质、量,增强个人艺术创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设计与制作方案(创新目标现状分析,计划如何做,采用哪些创新技法,用到哪些仪器设备、材料,如何收集资料等)
制作作品的第一步是需要一个小组,需要在课堂上召集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整个计划和制作过程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完成,对于采用的创新技法,会用到提出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自由联想法、强制联想法、分析法、设问法、类比法等。
完成变废为宝的作品我们需要白果果壳,一块板子,各种颜料,刀具,画图工具,粘结材料等,。
这些材料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轻易的得到,我们小组成员每人都负责去找一些材料,并且指导老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材料。
在网上收集到了许多关于变废为宝的资料,这为我们制作作品提供了方便。
四、设计与制作过程(将方案转变为作品的具体实施过程)
我们小组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主要分了以下步骤来制作:
1、材料的收集:首先我们需要的材料有白果果壳,一块板子,各种颜料,刀具,画图工具,粘结材料等。
这些材料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轻易的得到,我们小组成员每人都负责去找一些材料,并且指导老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材料,所以在收集材料的时候并没有遇到困难。
2、材料的整理:我们先是把白果果壳整理出来,有些果壳是坏的,或者是不符合要求的,这些都没选用。
再是整理我们小组作品的底板,把收集来的底板切割成大小合适并且规整的一块底板。
3、作品的制作: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作品的轮廓,所以需要在底板上用铅笔和画图工具画出孔雀的大致形状,并且还要画出之后为了颜料上色的颜色分区。
在这之后我们就进行了白果果壳的粘结,先把胶水均匀的涂在底板上,然后放上我们之前整理出来的白果果壳,保证白果果壳的放置要均匀并且牢固。
然后就是颜料的调配,我们所拥有的颜料的颜色种类并不多,所以要将不同的两种颜料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多种颜色。
接下来就是颜料上色,用涂颜料的笔在白果果壳上均匀涂上之前调配好的各种颜料。
最后为了孔雀增添一些色彩,我们在底板上涂上了一些荧光颜料,所以在晚上我们的作品还可以发出亮光。
五、结果与讨论
制作完成之后我们小组成员对我们的作品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的作品在大致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在一些细节上有一些不足,比如在进行颜料的上色时,颜料涂的不是那么的均匀,而且颜料有时会涂在底板上,造成一些瑕疵。
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大家合理分工,有序的进行作品的制作,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一起讨论,想办法解决问题。
虽然我们最后完成了作品制作,但是在这过程中我们也有许多的问题,比如作品需要大家一起来完成,但是在大学生活里,每个人的时间安排都不一样,所以并没有太多时间来一起制作作品。
然后就是意见的不同,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在解决问题是总会遇到意见分歧。
附录:作品照片
感想与收获:
大学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只学习课本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在这次的创新实践课程中学到了很多,通过这次的课程,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保护环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环保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但是并没有多少人能做到环保。
变废为宝是一件爱护环保的小事,我们也算为环保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环保,让我们从身边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