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我,因“国培”而成长_学习心得体会我,因”国培”而成长为了提高专业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师的成长。
2018年国培计划集中研修美术培训在孝感市湖北工程学院举行。
因为领导的关心和关爱,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现就我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这次培训从8月19日开班典礼开始到结束,历时34天,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20天的集中研修学习,第二阶段为期14天的跟岗实践学习。
一、工程学院集中研修学习体会过去,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那些有心理疾病的进行教育。
通过教育学院心理学王玉花教授的授课。
现在,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取消了过去那种错误的认识,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
不仅包括有心理疾病的人,而且也包括对正常人的心理教育。
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够悦纳我们的教育对象。
教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品质,就必需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教育学生,从爱出发。
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爱的真谛。
来自孝感市实验小学高级教师蔡青,温婉优雅,她从她自己二十八年来的美术感悟来说,围绕因“材”施教,介绍了美术教材将近三十年来的演变和创新,虽没有十全十美的教材,但我们可以扬长避短,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如何设计一堂美术课?导入、讲授、练习、评价、拓展五个环节是基础。
其中讲授环节里,在日常教学中用得最多的还属“演示法”、“欣赏法”、“探究法”。
“综合法”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这种运用也更好地将学生的知识整合统一,例如《图画与文字》一课,因内容综合性强,与语文联系紧密,可以围绕“象形文字”引导学生讲故事。
在练习环节里,之前我们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是“分步练习法”,蔡青老师还提及了“分层练习法”,应该在课堂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高低来进行不同的指导练习,这让我收获很大。
想要上好一堂好的美术课,好的灵感和创作必不可少,那么在备课的时候提倡“由加到减”,尽可能地写出对本节课的所有构思准备,再在实际教学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删减,直到最合适的。
若将美术课比作一道菜,那么一堂生动的美术课,应该要味道好、分量足,最好还想打包带走,可以回味。
孝感市教科院的肖显军教授,为我们深度解析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所具有的独特的育人功能。
其中谈到了现代社会中“图像充斥”的现象,在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年代里,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现代媒体用图像表达的现象激增,但是我们如果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会从中尽可能地发现意义,却一样有助于增长我们的认识。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肖丰教授,从美术的宏观角度,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
从古埃及壁画多以侧面像、平涂的表现手法,到古希腊瓶画有了初步结构的表达可以知道,人类早期能力的存在历史局限性。
所以美术史不仅是技术、审美的变迁,更是结合当代社会文化变革的思想史,是现实和自然的模仿。
纵观古今美术表达的历史变迁,其实就是人类的思想发展史。
但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缺失了引导学生关注当代前沿的发展,基础美术教育中应教会学生开放性地认知当代艺术,那是现代人们通过美术表达折射的社会文明进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上好一堂课基本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若只是纸上谈兵,那便脱离教育的初衷。
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也是如此,光说不练假把式。
从“听”到“做”的转变,“华而不实”的课堂转向“扎实有效”的培训。
从软陶、扎染、版画、书法、水彩学员们纷纷点赞,从观摩到尝试,从几人合作到独立完成。
版画创作大家都以自己的构思在橡皮章上做草稿,多以阴刻为主,将图案和文字刻成凹形。
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在细节刻画的部分,把握刻刀的力度和方向却不是易事。
湖北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湖北省水彩研究会会员陈军教授,为我们亲自示范了一幅乡间田野的水彩作品。
水分的运用和掌握是水彩技法的要点之一,水分在画面上有渗化、流动、蒸发的特性,画水彩要熟悉“水性”。
最好的美术教育方式其实很简单,却又很难做到——走进美术馆。
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没有比站在一幅画面前更有说服力了,让学生试着能从文化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感受和认识美的独特性。
对文化的理解也浸润在美术教育。
若我们“以小观大”,就能通过美术作品可以了解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特征;反过来“以大观小”,却也能通过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去认识某件美术作品的含义和形式特征。
每个地区每个时期的艺术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语言,等待未来的艺术家们去探索。
二、玉泉小学跟岗实践学习体会:9月7日,我们一行十人人来到跟岗学习的“影子教师”培训基地——孝感玉泉小学。
玉泉小学的办学理念,领导的管理策略,教师的精神面貌,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让我大开眼界。
学校环境优美,学校推行现代化、国际化、个性化教育,给孩子最快乐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激发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全新的理念。
在十四天的跟岗学习的日子里,在校领导和指导老师谭老师的安排下,我听了许多老师的课,不仅有优质课,还有汇报课、常态课等,各有特色,专业理论水平很高。
不仅听了讲课,还听了说课、评课。
评课这个环节很能检验一位老师专业水平、理论水平。
我平时只注重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很少点评其它人的课,所以在真正评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是那么的有限。
别人评课,能发现其他老师的亮点、不足在哪,而我却很少能到位的去点评,所以,每次评课我都会很认真地听、记,学习其他老师的长处。
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一直以来,我渴盼能有机会听到名师的课堂教学,本次跟岗培训让我梦想成真。
从指导老师的身上,我充分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我的指导老师谭老师,是该校的美术教研组的组长。
她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老道。
课前准备充分,上课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语音清晰、流畅,课堂组织严谨、精神集中,调控得当高效。
真正做到了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之根本。
走进名师课堂,如沐春风,感受着名师名课的独特魅力,欣赏着名师课堂教学的独到设计,反思着自己日常教学的不足之处,真是受益匪浅。
在跟岗第二周,我上了汇报课。
上课前我通过熟悉学生,请教老师指导教学的方法,帮助我准备教学素材,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
课后,指导老师作了准确而精彩的点评,使我体会到的不仅仅是指导教师对学科指导意见的准确把握,更体现指导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对我的启发很大。
每一次说、评课都是一次难得的提高的机会,与同伴交流、探讨,进行思维碰撞,这无形之中又使自己提升了一个台阶。
我会把从这里学到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运用到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去,并从思想觉悟到重新审视教师这个职业。
习总书记说:“不忘初心是来自心灵深处的高度觉醒,它不只有遇到大风大浪才能记起,而是熔铸于灵魂深处的一种自觉状态。
做到不忘初心,必须保持如寸丹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觉得初心应该就是更好的教书育人。
这次国培,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到自己身为教师的初心。
鲸因有大海而畅游,鹰因有苍天而翱翔,鲜花因有大地而芬芳,我,因有“国培”而成长。
《【学习心得】我,因“国培”而成长》是篇参考,主要描述学生、教师、我们、教学、老师、美术、自己、教育,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抓好《条例》的学习贯彻,无论是党组织还是党员个人,都应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守纪必先明纪在集团从事多年的纪检工作实践中,有一种感触,就是我们的党员同志常常把纪检工作与查处案件等同起来,甚至有些同志认为自己不是领导干部,没有贪腐的权力,纪检监督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
而《条例》的第一章第三条明确: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条例》第一章第四条明确: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
遵守党的纪律是党员的义务,守纪必先明纪,要“遵守”首先必须“懂得”与“掌握”。
《条例》第一章第六条明确了:本条例适用于违反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责任追究的党组织和党员。
你不明白“纪”是什么,就难免会“违”。
《条例》第二编分则部分,从六~十一章共六章95条,分别讲了对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行为的处分,开列的这份负面清单是纪律的红线,更应该是我们党员在心中为规范自己的行为而竖立的戒尺。
我们党员同志都必须认真学习好《条例》精神,才能明确底线、红线,握紧纪律戒尺,守住《条例》底线,厘清行为规范。
二、学《条例》先学好党章《条例》的第一章第一条开宗明义:“为了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这就告诉我们,《条例》是为了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而制定的,也是根据党章来制定的。
党章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条例》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
第二编《分则》部分描述的违纪情形共六章,就是对应于党章第七章“党的纪律”中的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六个方面。
《条例》第一章第三条清楚地表明: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
中央部署了“两学一做”,学党章、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好党章应当是党员学习的重中之重,如果党员连党章精神都不明白,又谈何遵守?做合格党员就更无从谈起了。
三、抓早抓小,强化党性觉悟和规矩意识新版《条例》在2015版的基础上新增了十一条,其中总则部分的第一章中新增了第5条,内容如下: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这一条,是将实践中普遍运用的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充实到了《条例》中。
”四种形态”说得很明白,党纪教育应该是常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常态,党员的自觉遵纪守纪是常态,就是要做到抓早抓小,把纪律挺在前面,坚定理想信念不跑偏,而不是等酿成大问题才去处理。
我们应该抓好三会一课中最基本的党小组会这个环节,让党员做好自我批评,让党内同志开好民主生活会,持续强化党员同志的党性觉悟和规矩意识,红红脸、出出汗,提个醒,可以防止迷路的党员越走越远。
《条例》开列的负面清单,是不能触碰的底线、红线。
每个党员要在心中为自己立起不可逾越的高压线,永保自己的思想、行为不越界,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另一方面,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有些党员同志以“不违法”为界,就是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以比法更严的纪律约束自己,才能做到不负“先锋模范”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