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减负提质的策略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减负提质的策略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减负提质的策略
摘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减轻小学
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真正实现减负
提质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减负提质
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减负提质;策略
引言
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

但是不管形式如何变迁,我们
最终的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即所有的教学改革的初衷都指向于追求教育质量这
个主题,而在教学过程中,减负提质便成了我们的共同认知。

这也为我们有力地
改进教学行为,改善教学方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困境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方式较为死板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教育工具也随之出现,而由于部分教师不能很快掌握
新型教学工具导致教师的教学方式仍是传统教育中以知识讲解和习题讲解为主,
无法让学生形成更深层次的印象,不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由于小学生
的特殊心理年龄影响,数学教学的枯燥必然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故而教师应当做到对于教学内容的选取,改进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当前小学
数学教学水平。

(二)教学缺乏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没有认真对待学生之
间的差异性,再加上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有很大不同,他们的学习态度、
学习思维及学习能力都有一定差异,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没
有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合理的分层,而是为所有学生布置同样的习题和作业,其
效果可想而知,不仅会阻碍优等生更好的发展,还会让“学困生”失去数学学习的
兴趣,导致其学习跟不上整体进度。

(三)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由于数学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学生对于教师课堂所
讲知识未必能够理解,这就导致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知识接受程度不高,使得学生
学习效率较低,另外由于数学相比于其他学科更具有难度,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
数学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故而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同时,
由于教师教学方式较为老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气氛无法改善,不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减负提质的策略
(一)创新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对于学生的引导,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社会对于数学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应当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一味
地注重习题练习忽视课后反思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维,不利于学生
个人素养的培养,故而,教师应当注意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从而激发学生
的探索精神,有效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这也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比如,在讲“观察物体”这一课时,笔者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地将学生分
成若干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定数量的圆柱体、正方体的学具,然后在黑
板上画出一个造型的正、上、左三个方向的视图,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拼装,比一比哪个小组拼得最快、最正确。

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让学生更清楚、
更直观地观察了物体的特征,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能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减负提质的
教学目的。

(二)把握教学时机,传授重点知识
把握教学时机不仅是维持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关键,更是提高教学效率
的基础。

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
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充分利用最佳的时间向学生传授教学重点,在学生学习兴
趣最浓、积极性最高、求知欲最强烈的时机进行教学重点的讲解,以达到减负提
质的效果。

(三)运用多元激励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自信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教师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
习心情和态度。

要想提升数学教学的课堂效果,数学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激励,让学生在被肯定或认可的环境中认知自我,提升学习的动力。

但是教师对学
生的激励方式不是唯一的,对不同的学生用的激励方式也该有差距。

为此,数学
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激励既要注意多元化,更要注意因人而异。

在长期的教学中,
笔者应用过语言激励、物品激励等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比较明显。

(四)加强学生的合作与互动的频率,用有效性问题引发学生深度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能够注重用先进
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注重学生的课堂
参与度,努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单向输出、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

利用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努力引导他们进行合作与互动。

在学生进行互动
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科学的规范流程,给学生提
供充足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并且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五)作业内容精简化
就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情况来看,大多教师仍摆脱不了“题海战术”的策略。

不可否认,通过大量题目的练习,学生确实可以提高对知识点和题型掌握的熟练
程度。

但倘若学生一直这样“负重前行”,难免遭遇思路短板,开拓创造性思维也
难以启发。

在这样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重复的作业的重压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极易被挫伤,而这也绝不是教育者的初衷。

比如,在为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分层,其中不
同的作业等级积分不同,由难到易,作业内容不同,要求也不同,其中也会有相
应的积分设置,最高分为6分,最低分为2分,学生作业完成后进行积分累积,
每个星期或每个月进行一次同等级之间的积分对比,分数最高者即可获得一定奖励。

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不仅可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还
能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从而为实现减负提质提供了坚实保障。

(六)改变评价方式,强化成功体验
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多个方面,而合适的评价方式
可有效激励学生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作为小
学数学课堂的引领者,教师应重视教学评价对学习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改变以
往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采取激励性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进
步与发展。

为此,笔者就在数学练习中采取了“积分制”的评价方式,以积分的形
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学习积分,当学生达到一定
积分便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如当某学生的积分达到了10分时便可奖励一颗小星星,当达到100分时,教师便可为学生颁发一个学习用具作为奖励,让学生知道
自己的进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更加努力地
投入数学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踏实努力的学习作风,为其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
良好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诉,小学数学教学者应该遵循“减负提质”理念,适应于时代发展潮流,结合高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真正需求,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刘爱荣.对小学数学减负提质的认识[J].读写算,2019(32):192.
[2]王莹.小学数学作业减负提质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0):73.
[3]茹龙.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新课程(综合
版),2019(09):215.
[4]俞东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提质需要用心与智慧[J].新课程(综合
版),2019(07):36.
[5]朱海娟.乐学善学,减负提质——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知识文库,2018(23):85.
姓名:王洪林
出生年月日:1984年12月27日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省市):四川省冕宁县
学历:本科
单位:西昌月城学校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