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

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

怀特海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教育的目的》是他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全书一共六个章节,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节奏、自由与纪律的节奏、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大学及其作用,涵盖了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应该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应该说,他的教育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

观照当下的中国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应试教育,支撑这种教育的是那种在精神上缺乏远见的、单调的物质主义的、现代机械论的世界观。

这种教育割裂了学校和社会、认识与实践的联系,把学生当作考试机器,只注重书本知识,是对学生的灵魂和肉体的双重扼杀。

怀特海并不完全否认考试的作用和意义,认为考试是教育节奏之精确阶段的一个必要手段。

但是,当着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和奴隶,当着考试成了教育的目的甚至唯一目的的时候,在理论上说,它就成了一种非人的教育。

在怀特海看来,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旨趣的具体存在。

应试教育这种非人教育不仅在理论上误导了教育的发展,而且在实践中造成了大量的悲剧。

这种教育虽然培养了大批会考试的学生,但社会需要的却是创造性的人才。

它的悲哀恰恰在于,它对解决我们时代面临的问题贡献甚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可以说,怀特海所揭示的现代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在今天的中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如应试教育。

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的教育正面临着双重的任务:既发展现代性,继续为教育的现代化而不懈努力;又反思现代性,力图克服现代教育的种种弊端,迈向新的更高的后现代教育。

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所提供的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远见,为我们超越西方现代教育的发展模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后现代教育路径,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