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医大病理生理简答论述

哈医大病理生理简答论述

1.何谓疾病的原因、条件和诱因?三者的关系如何?
疾病的原因是指引起某一疾病发生的特定因素,它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性的、特异性的因素。疾病的条件是指能够影响(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其中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诱因。诱因属于条件的范畴。疾病发生发展中原因与条件是相对的。同一因素可以是某疾病发生的原因,也可以是另一疾病发生的条件。对于某一具体的疾病,疾病的原因不能互换,而条件常可互换。
2.病理生理学常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1)动物实验(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这是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手段);
(2)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观察和临床实验研究);
(3)流行病学研究(分为群体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3.大出血后机体可能会出现哪些基本病理过程?请举四例。
出血后机体可能会出现应激、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缺氧等基本病理过程。
7.简述高钾血症时ECG特点(4个以上)及T波变化的机制。
高钾血症时ECG的特点是相当于心室复极化的T波狭窄而高耸,相当于心室动作电位时程的Q-T间期缩短,代表心房去极化的P波压低、增宽或消失,代表房-室传导的P-R间期延长,代表心室去极化的R波降低,代表心室内传导的QRS综合波增宽。T波相当于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化3期,其变化的机制主要在于高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的钾电导增加,使钾外流加速,因而3期复极时间和有效不应期缩短。
5.急性低钾血症时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肌肉无力?
急性低钾血症时,由于细胞外液K+浓度急剧下降,细胞内外K+浓度差增大,细胞内K+外流增多,导致静息膜电位负值变大,处于超极化状态,除极化变发生障碍,使兴奋性降低或消失,从而患者出现肌肉无力甚至迟缓性麻痹。
6.急性低钾血症时会出现反常性酸性尿,为什么?
反常性酸性尿是指碱中毒的病人排出碱性尿。急性低钾血症时,细胞内液K+转移到细胞外,细胞外液H+则移入细胞内,使细胞外液H+浓度降低,导致代谢性碱中毒。此时,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降低,使H+-Na+交换多于K+-Na+交换,故而排H+增加,尿液呈酸性。
高渗性脱水的某些严重病例,易出现脑出血。这是因为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显著升高可导致脑细胞脱水和脑体积缩小,其结果是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变大,进而破裂而引起脑出血,特别是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较为常见。
3.简述三型脱水的细胞内、外液容量和渗透压的变化各有何特点?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渗透压
高渗性脱水
严重减少
减少
升高
低渗性脱水
增加
严重减少
降低
等渗性脱水
变化不大
严重减少
正常或略高
4.临床静脉补钾的“四不宜”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临床静脉补钾的“四不宜”原则是:不宜过浓、不宜过快、不宜过多、不宜过早。这是因为钾代谢有两个主要特点:①钾主要存在细胞内,细胞外液的钾进入细胞内的速度缓慢,大约需要15个小时,才能达到平衡;②主要由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钾排泄障碍。因此,补钾过浓、过快、过多、过早,易使血钾突然升高,造成高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心搏骤停和呼吸肌麻痹等严重后果。
(1)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2)因果交替规律
(3)局部与整体的的统一规律
3.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①自主呼吸停止,需要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②不可逆性深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4.简述机体大出血后体内变化的因果转化规律
大出血→心输出量↓、血压↓→交感神经兴奋→微动脉、微静脉收缩→组织缺氧→乳酸大量堆积→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化规律。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及病理(解剖)学的异同点。
病理生理学和生理学都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的科学,但前者研究的是患病的机体(包括患病的人及动物),后者研究的则是正常的机体(正常的人和动物)。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虽然研究的对象都是患病的机体,但后者主要侧重形态学的变化,而前者则更侧重于机能和代谢的改变。
2.如何复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为什么动物实验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
在动物身上复制类似人类疾病的模型,或者利用动物的某些自发疾病,人为的控制某些条件,以便对患病时功能、代谢变化进行深入的动态观察,并在必要时对动物疾病进行实验治疗,探索疗效的机制。
疾病的动物模型和自然产生的人类疾病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差异,因为人与动物不仅在组织细胞的形态上和新陈代谢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人类神经系统的高度发达,具有语言和思维相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因此人与动物虽有共同点,但又有本质区别。人类的疾病不可能都在动物身上复制,就是能够复制,在动物中所见的反应也比人类反应简单,因此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不经分析机械地完全用于临床,只有把动物实验的结果和临床资料相互比较、分析和综合后,才能被临床医学借鉴和引用,为临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依据。
8.简述严重高钾血症心脏停搏的机制。
第二章、疾病概念
1.简述生物性致病因素的作用特点
这类病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对机体的致病作用与入侵宿主机体的数量、侵袭力及毒力有关。其作用特点有:1)病原体具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2)病原体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3)病原体进入机体后,互相改变,导致免疫反应和抗药性的发生
2.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有哪些
第三章、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1.为什么早期或轻症的高渗性脱水病人不易发生休克?
高渗性脱水病人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①刺激口渴中枢引起口渴而饮水增加;②刺激下丘脑使ADH分泌增加而导致肾脏远曲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③细胞内液的水分外移,使细胞外液得到补充,故不易发生休克。
2.哪种类型脱水易发生脑出血?为什么?
1.试举例说明何谓基本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当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例如,炎症可以发生在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但只要是炎症,尤其是急性炎症,都可发生渗出、增生、变质的病理变化,局部有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的表现,全身的症状常有发热、WBC数目增加、血沉加快等。所以说,炎症就是一种典型的基本病理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