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综合测试卷 (一)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填写在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共40分,每题2分) 1、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物理量估测最接近实际的一组是( )A 课桌的高度为150 cm ;一个鸡蛋的质量为60gB 一个鸡蛋举高2m 所做的功约1J ; 人正常的体温为39℃C 一本初中物理书的质量为9kg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D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 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000P a 2、南京市溧水县“天生桥”风景区的胭脂河是“十里秦淮”的源头。
有一位游客乘橡皮船顺水漂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河岸为参照物,橡皮船是静止的 B 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 以人为参照物,岸是运动的 D 以河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3、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变慢的是( ) A 理发时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B 将湿的粮食摊开在通风的太阳地下晾晒 C 我国西部缺水地区,利用暗渠输水,进行农田灌溉 D “苏果”超市里,把袋装酸奶放入冷藏柜中 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5、今年“五一”休假时,小敏到南京“中山陵”风景区游玩。
他用镜头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照时,要得到一幅清晰的像,下列操作能满足小敏要求的是( )A 拍较近的景物时,相机的镜头要往前伸,所拍的景物的像小一些B 拍较近的景物时,相机的镜头往后缩,所拍的景物的像大一些C 拍较远的景物时,相机的镜头往后缩,所拍的景物的像要大一些D 拍较远的景物时,相机的镜头往后缩,所拍的景物的像要小一些 6、小名的奶奶在用放大镜看“扬子晚报”,为了看到更大的像,小名应建议她( )A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些B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些C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些D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些7、小名在家里卫生间的浴室洗澡时,为了避免行走时滑倒,下列措施不当的是( )A 卫生间的地面上应铺上一条毛巾B 用水把地面上的沐浴液和肥皂的泡沫冲干净C 人在淋浴时要穿鞋底带有凹凸花纹的拖鞋D 脚上穿平底并较为光滑的塑料拖鞋 8、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 晾晒衣物时,用手拍打衣服或棉被上除尘 B 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C 锤头松了,将锤头在地面上撞击几下 D 乘公交车上学,汽车刹车时,人往前倒9、小名在学习“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有力作用就运动,没有力作用就静止B 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D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10、下列措施中,是利用减小压强方法的是( )A 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被削尖B 刀、斧、剪的刀刃钝了,要磨一磨C 学生的书包带做得比较宽而平整D 在裂开的冰面行走时,要用脚尖着地行走 11、下列现象中,物体的势能和动能都增加的是( )A 高速磁悬浮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B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C 刚脱手的氢气球D 儿童在游乐场内“荡秋千”下落过程时 1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以及能量转化三者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内能增加,则物体的温度可能升高B 用铁锤敲打石头,锤头会变热,是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D 若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13、下列关于滑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动滑轮实质是一个阻力臂为动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B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C 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D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一般其机械效率不能达到100%。
14、如图1示,M 、N 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用同样大小的力F1和F 2,把物重相等的G 1和G 2提升相同的高度,如果用η1和η2表示两装臵的机械效率,用P 1和P 2分别表示力F 1和F 2所做功的功率P 1和P 2,(每个滑轮等重)则( )A η1 >η2 P 1 > P 2B η1 <η2 P 1 < P 2C η1 >η2 P 1 < P 2D η1 =η2 P 1 = P 215、室内电灯原来正常发光,一个台灯在开关断开的情况下,把插头接入室内的插座时,室内的电灯和其他电器全部不能工作,经检查,用户的保险盒的保险丝熔断了,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 台灯的功率过大B 插座某处有开路C 插头某处有短路D 台灯灯头处有短路16、有两个电热器 R 1 、 R 2 ,采用如图2-甲的方式连接在电路中,接通电路时,两个电热器产生的热量和和时间的图像如图2-乙所示,则R 1 R 2 电阻的大小关系是( )A R 1 >R 2B R 1 < R 2C R 1 = R 2D 无法两者电阻比较大小 图1 M N17、如图3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压不变,当电路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电阻R 1 的滑片向左滑动一点(滑片未滑到R 1最左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及R 1功率变化是( )A 电流表的读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R 1的功率变小B 电流表的读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R 1的功率变大C 电流表的读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R 1的功率变大D 电流表的读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R 1的功率变小 18、下列常见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 橡皮 铅笔芯 塑料三角板B 硬币 塑料尺 金属圆规C 塑料手套 橡皮 干燥的纸D 铅笔芯 钢尺 橡胶手套 19、下列四个实验装臵中,能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的是( ) 20、如图4示 ,通电螺线管周围放着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a 、b 、c 、d ,小磁针的黑端表示N 极,图中所标的磁针磁极正确的( )A 磁针aB 磁针bC 磁针cD 磁针d第 Ⅱ卷二、填充题(共8题,每空1分,计17分)21、被誉为“十朝古都”的南京,城市主要街道的两旁种植了许多粗壮的法国梧桐树,绿树成荫,树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同时大量植树还可以使各处传来的 被部分吸收而减弱,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显得较为安静。
22、伏打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1800年发明了“伏打电堆”,即电池。
那么干电池在电路中向外供电时,其两端的正、负极之间必须有一定的 ,这样才能持续不断的向外供电。
在供电的过程中能量是由 能转化为电能。
23、电能表是测量 的仪表。
某同学家的电能表铭牌上标有“220V,20A ”字样,则此同学家所有用电器同时使用时,总功率不能超过 KW ,若上个月水电公司来抄表时,电能表的示数是,本月抄表工所抄的电能表示数为,那么,这些电能可以供“220V,100W ”的楼道照明灯持续供电 h .24、2002年夏季,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现象。
为了缓解旱情我省的气象部门多次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实施了人工降雨。
飞机在高空要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进入冷云层,就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25、宋朝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m 的四川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山上的泉水太冷的缘故。
实际上,这是由于峨眉山的山上 较低,导致水的沸点 的缘故。
26、四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小名和同学到“苏州乐园”乘坐“森林小火车”。
若小火车以5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5min ,则通过的路程为 m,若车此时受到的阻力为2╳ 104N,该车小火车的功率是 KW.27、如图5示,若正方体A 的重力为3N ,其边长为10cm,物体B 的重力为2N,若拉力F 使滑轮和物体B 匀速上升,且物体A 不离开地面,则此时物体A 对地面的压强为 P a ,物体A 受到的合力为 N.28、小华在实验室做“电阻的串联”实验时,把两只分别标有数值“16V 16W”、“12V 36W ”的灯泡L 1、L 2串联到一个16V 的电路中,则灯L 2的电阻为 Ω,电路接通时,两只灯泡实际功率较大的是 (填L1、 L 2或无法比较) 三、作图题(共4题,1、2题每题1分,3、4题每题2分,共6分) 29、已知点光源 A,和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6中画出平面镜的位臵。
30、如图7示,在某建筑工地,要求用滑轮组将一套大型设备运到生产车间进行安装。
已知设备质量因拉滑轮的钢绳能承受的拉力有限,试帮助工程队设计一个最省力的绕绳方案。
31、如图8示,把烧杯臵于斜面上,用细线把一只重3N 的泡沫小球系住,并固定在杯底,若烧杯中盛有足量的水,当球静止时,细线受到的拉力为2N,试画出 此刻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图示。
(标度按图中大小选取)32、如图9示,电学黑箱中有三个阻值为5Ω的电阻,它们分别与盒外的A 、B 、C 、D 四个接线柱相连,用实验室的“万用表”(可以直接·A 图6图7图8C测出电阻值的仪表)测量任意两个接线柱之间的阻值,发现:R AB =15Ω,R AC =5Ω,R AD =10Ω,另外三次测量的结果是:R BC =10Ω,R CD = 5Ω,R BD =5Ω,请在黑箱中画出三个电阻的连接电路图。
四、科学探究与实验设计题(每个空格为1分,共26分)33、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
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
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10所示的测温装臵,图中A 为一给小塑料瓶,B 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 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 。
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 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 m,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①水柱高度h 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依次是由 到 (填:大或下); ③此温度计制作的原理是根据气体 性质制成的。
(3)通过实验探究,课题组同学还发现,若用此“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是 (至少写出一点)。
34、小名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有何特点”,就自制了一个学具。
他在一个塑料“可口可乐”饮料瓶的侧壁上开一个圆孔,用胶水将一块橡皮膜粘贴在圆孔上,并将水倒入瓶内,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如图甲);将可乐瓶浸入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瓶内外水面相平时,橡皮膜变得既不凸出也不凹进(如图乙);接着小名又将瓶子浸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且使瓶内外液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为向内凹陷(如图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