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牙源性肿瘤组织病理学

牙源性肿瘤组织病理学

71
病理改变
大体:
1.肿瘤大小不一,包膜不完整,与 骨组织界限不清. 2.剖面呈囊性或实性,或二者兼有, 囊内含黄色或褐色液体,实性区 呈灰白色,质较软。
72
镜下:滤泡型 1. 肿瘤上皮细胞形成上皮团块,周边细胞为单层
立方或柱状,核呈栅栏状排列,远离基膜,似 成釉细胞,中央细胞呈多边形,连接疏松, 似成釉器星网状层。 2. 有时滤泡中央可出现:鳞状化生、颗粒性变、 囊性变。 有时滤泡周边可出现:玻璃样变。 3. 肿瘤间质为成熟的结缔组织。
◆单囊型
◆周边型
70
一般型成釉细胞瘤
Classical Ameloblastoma
临床特点:
年龄:30-49岁常见,平均40岁。 性别:男≈女。 部位:下颌>上颌,特别下颌磨牙区和升支最常见。 症状:无痛, 生长缓慢。 体征:颌骨逐渐膨大,变形,骨质变薄,乒乓感,表面黏膜正常, 牙可松动,移位,脱落,牙根可吸收,可见埋伏牙。 X线 :单房或多房,透射阴影,边界清晰,不规则,呈扇形或切迹 壮,可有分隔,埋伏牙,但无钙化灶。
104
牙源性鳞状细胞瘤: 1975年Pullon 首先报道。由高分 化的鳞状上皮岛组成,周边细胞成扁平或立方状,团 块中央缺乏星网状改变 105
牙源性鳞状细胞瘤: 肿瘤实质由大小不 等的鳞状上皮岛
组成,间质为成 熟的结缔组织。
106
牙源性鳞状细胞瘤:肿瘤上皮细胞排列紧密,形 成上皮岛。 107
100
手术方式
摘除 切除 仅活检 不明
21
18 41例
1
1
101
骨吸收 + +
与上皮相连 不明
19
41例
22
19
8
41例
14
102
牙源性鳞状细胞瘤
(Squamous odontogenic tumor) 扁平上皮性歯源性腫瘍
是由分化良好的鳞状上皮的纤维间质构成的具有 局部浸润性的肿瘤。
103
加图P350,图6.25
87
肿瘤及部分颌骨切除,可见肿瘤剖面呈灰 白色,不规则团块
88
周边型成釉细胞瘤:颌骨表面见增殖的肿瘤组织
89
周边型成釉细胞瘤:肿瘤未侵及颌骨,且 颌骨内未见肿瘤细胞
90
周边型成釉细胞瘤:由于肿瘤膨胀性生长, 颌骨表面吸收,可见破骨细胞
91
周边型成釉细胞瘤:肿瘤细胞形成多个上皮团
92
周边型成釉细胞瘤:表现为滤泡型成釉细胞瘤 的组织学特点。
35
成釉细胞瘤(滤泡型):囊性变
36
成釉细胞瘤(滤泡型):间质玻璃样变性
37
Case 2

性别:男 年龄:30岁 主诉:右下颌 骨肿胀一年
38
右 下 颌 磨 牙 区 膨 隆
39
成釉细胞瘤:右下颌磨牙区多房性透射区,边
界清楚,呈切迹状,埋伏牙。
40
肿瘤及部分下颌骨切除(手术标本)
41
成釉细胞瘤
52
Case 4 X线显示多 囊性透射区, 包含一未萌 出的智齿。
成釉细胞瘤
53
Case 4
成釉细胞瘤的手术摘除物,多囊性病变侵及 下颌支。
54
Case 5
成釉细胞瘤手术摘除物,实体性
55
Case 6
下颌成釉细胞瘤,表面粘膜形成溃疡
56
Case 6
前病例手术摘除物
57
Case 7
109

生物学行为:
良性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局部浸润生长, 术 后很少复发。

组织发生: 可能来自Malassez上皮剩余或牙板剩余。
110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 Calcifying epithelial odontogenic tumor)
可发生钙化的淀粉样物质为特征的局部浸润性的 牙源性上皮性肿瘤。
柱状细胞,中央为疏松的星网状细胞,肿瘤间质为成熟的结缔组 织。
30
成釉细胞瘤:滤泡型,肿瘤上皮内发生囊性变(箭头)。
31
成釉细胞瘤:滤泡型,肿瘤上皮团块周边细胞为单层柱
状细胞,核远离基底膜,成栅栏状排列。
32
22
成釉细胞瘤(滤泡型):颗粒细胞变性
33
成釉细胞瘤(滤泡型):鳞状化生
34
成釉细胞瘤(滤泡型):鳞状化生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瘤细胞周边可见大量圆形淀粉 样物质团块,某些发生钙化。 116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淀粉样物质发出黄色荧光(硫代 黄色T荧光染色)。
117
周边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与骨内型相比,周边型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不太活跃。
118
周边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肿瘤间质丰富,瘤细胞巢 由多瘤形上皮细胞组成,可见不规则钙化物(箭头) 。
临床所见:8
部位牙龈12X12mm、有茎肿 物,有弹性,质地软,发红 (+),疼痛(-),溃疡(-)
X线所见:同部位舌侧皿状骨缺损
周边型成釉细胞瘤
临床诊断:怀疑牙龈瘤
83
左下磨牙区牙龈肿物
84
曲面断层:左下颌后牙缺失,牙槽骨吸收,颌骨内未见异常
85
下颌侧位片:左下颌颌骨内未见异常
86
左下磨牙区牙片:颌骨表面骨皮质完整
牙源性肿瘤组织病理学
1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牙源性肿瘤
良性 恶性
2
要求
掌握:
常见牙源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 组织学来源和生物学行为。
熟悉:
牙源性肿瘤的国际分类
了解:
其它牙源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 组织来源和生物学行。
3
一.概述
1.定义
由成牙组织(牙源性上皮、间充质或二者 共同)发生的一组肿瘤。
2. 分类
Broca (1866) Bland Autton(1888) Thoma and goldman(1946) American Academy of Oral Pathology Pfliiger(1956) Pindborg and clausen(1958) Lucas(1964) Pindborg(1972) WHO Pindborg Kramer Shear(1992) WHO Philipsen,Reichart,Slootweg,Slater(2005)WHO
73
镜下:丛状型
1.
肿瘤上皮形成网状,周边细胞为 单层立方或柱状,中央细胞类似 星网状层细胞,含量较少。
2. 肿瘤的间质可发生囊性变。
74
生物学行为:
1. 为良性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局部浸润性生长, 易复发。 2. 发生的部位影响预后,可危及生命。
组织发生:
1. 成釉器 2. Malassez上皮剩余 3. Serres上皮剩余 4. 缩余釉上皮 5. 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如含牙囊肿) 6. 口腔粘膜上皮
93
周边型成釉细胞瘤:口腔粘膜上皮向下增殖, 形成肿瘤细胞团。
94
周边型成釉细胞瘤:肿瘤组织增殖与口腔上 皮相连。
95
性别、年龄及发生率
96
患者从发现到就诊时间
期 间
97
周边型成釉细胞瘤的大小
大小
大豆大 小指头大 大拇指头大 鸡蛋大 不明
98


前牙区 腭 唇 不



前牙区


磨牙区

48
成釉细胞瘤:丛状型,肿瘤上皮增殖呈网状,网眼之间为
成熟的纤维组织。
49
成釉细胞瘤:丛状型,肿瘤间质发生囊性变。
50
成釉细胞瘤:丛状型,肿瘤细胞条索相互联结成丛状,其周
边为单层立方或柱状细胞排列,中心部细胞类似星网状层细胞, 51 数量较少。
Case 3
肿瘤的中心部 位于下颌右前 牙区,伴左前 牙移位。
下颌成釉细胞瘤摘除物的X线影像
58
Case 8
成釉细胞瘤:55岁患者,肿瘤生长约20年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一.分型
小结
变 异 类 型
◆一般型
滤泡型 follicular pattern 主要类型 丛状型 plexiform pattern 棘皮瘤型 acanthomatous type 颗粒细胞型 granular cell type 玻璃样变 marked hyalinization 促结缔组织增生型 desmoplastic ameloblastoma 基底细胞型 basal cell ameloblastoma 角化型 keratomaloblastoma: 生乳头状角化成釉细胞瘤 (Papilliferous Keraloameloblastoma) 一型 单纯囊性型 二型 伴囊腔内瘤结节型 三型 囊壁内浸润性
119
周边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瘤细胞及胞核大小不一, 瘤巢内及周边可见大量的圆形淀粉物质沉淀物。
120
14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用硫代黄色T染色,淀粉样物 质发出黄色荧光。
121
临床表现
年龄:20~60岁多见,平均40岁 性别:男≈女 部位:下>上(下颌磨牙区多见),6%发生 于骨外 症状:缓慢生长,无症状 体征:颌骨逐渐膨胀 X线:不规则透光区,常伴有未萌牙并见不 透光团块
81
周边型成釉细胞瘤
Peripheral Ameloblastoam in Japan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82
病例
患者:63岁女性
初诊:1992年4月14日 主诉:5年前
8 部牙龈肿胀 8 拔除;
临床经过:20年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