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材料力学第一章二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及力学性能指标演示文稿
材料力学第一章二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及力学性能指标演示文稿
抗变形的能力。这时,要使材料继续变形需要增大应力。经过屈服滑 移之后,材料重新呈现抵抗继续变形的能力,称为应变硬化。
应变硬化特性:金属材料有一种阻止继续塑性变形的能力。 塑性应变是硬化的原因,硬化是塑性变形的结果。
7
一、基本概念
(12)塑性( plasticity ):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不可逆永久变 形)的能力 ,也即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产生永久变形而不 破坏其完整性(不断裂、不破损)的能力。
4
一、基本概念
(4)刚度( stiffness):指物体(固体)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 能力,可用使产生单位形变所需的外力值来量度。刚度越高,物体表 现越硬。
(5)弹性比功(elastic specific work): 表示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 的能力,弹性比能、应变比能,决定于弹性模量和弹性极限(即材料 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弹-塑性变形时的应力)。
静力韧度值: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断裂前所吸收的功,是 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
9
二、知识点
10
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及其实质
(1)弹性(概念?)变形表现:可逆性变形。不论是在加载期还是卸 载期内,应力与应变之间都保持单值线性关系且弹性变形量比较小, 金属一般不超过0.5%~1%,陶瓷一般低于0.1%(~0.01%),高分子 材料一般在200% (100~1000%)以上。
再次进行同向或反向加载,会产生残余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极 限)增加或降低的现象。其基本定量指标是包申格应变,与金属材料 中位错运动所受的阻力变化有关。
(9)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永 久不可恢复的变形。方式:滑移和孪生。
6
一、基本概念
(10)屈服现象和屈服点/屈服极限(yield point/yield limit): 屈服现象:拉伸试验过程中,外力不增加(恒定)试样仍能继
续伸长,或外力增加到一定数值时突然下降,随后在外力不增加或上 下波动情况下,试验继续伸长变形的现象
屈服点/屈服极限: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拉伸时,试样在外 力不增加(保持恒定) 仍然能继续伸长的应力。
(11)应变硬化/形变强化(strain hardening,strain strengthening): 在材料的拉伸/压缩实验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之后,又增强了抵
(2)弹性模量的大小反应了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
(3)工程上弹性模量被称为材料的刚度,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其值 越大,则在相同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越小。
单晶表现出弹性各向异性,多晶各向同性(伪各向异性)。 弹性模量与原子间作用力(主要)和原子间距有关。原子间作用力取决于材 料原子本性和晶格类型,故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原子本性和晶格类型。
(1)简单应力状态的胡克定律
(a)单向拉伸:
y
y
E
x
z
y
y
E
(b)剪切: G
(c)扭转:
G E
2(1 )
12
弹性变形
胡克定律
(2)广义的胡克定律
实际上机件的受力状态都比较复杂,应力往往是两向或三向的。在 复杂应力状态下,用广义胡克定律描述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1
1 E
[
1
( 2
3 )]
2
(2)弹性变形(elastic deformation):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 当外力去除后恢复其原来形状,这种随外力消失而消失的变形。
(3)弹性模量( elastic modulus,modulus of elasticity):是表征材料 弹性的物理参数,是指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力和对应的应变的比 值E=σ/ε,也是材料内部原子之间结合力强弱的直接量度。
断面收缩率( ψ) A1 A0 100 %
A0
8
一、基本概念
(12)韧度/韧性: 韧度( tenacity/toughness ): 是度量材料韧性的力学性能指标,
其中又分为静力、冲击和断裂韧度(static 、impact、fracture toughness )。
韧性( toughness ):是材料的力学性能,它是材料断裂前吸收 塑性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或指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
1 E
[
2
( 3
1)]
3
1 E
[
3
( 1
2 )]
式中 σ1、 σ2、 σ3 ——主应力;ε1、 ε2、 ε3 ——主应变 主应力中有压应力时,则为负。 应变为正表示伸长,为负表示缩短。
13
弹性变形
弹性模量
(1) 是表征材料弹性的物理参数,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力和对应的应 变的比值( E=σ/ε ),也是材料内部原子之间结合力强弱的直接量度。
(2)实质:晶格中原子自平衡位置产生可逆位移的反映。
(3)解释:双原子模型
➢ 当原子间相互平衡因受力 而受到破坏时,原子的位置 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即产生 位移,而原子的位移总和在 宏观上就表现为变形。
11
弹性变形
胡克定律:用来表征材料或微小单元应力-应变之间关系的规律
,包括单向拉伸、剪切和扭曲、广义。
延展性( ductility):材料经受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金属材料断裂前的所产生的塑性变形由均匀塑性变形和集中塑性
变形两部分构成(没有不均匀屈服塑性变形,因为只有低碳钢才是那种 应力-应变曲线)。
塑性指标( plasticity index ):
断后伸长率(δ)
L1 L0 L0
100 %
材料力学第一章二拉伸过程中的 变形及力学性能指标演示文稿
优选材料力学第一章二拉伸过程 中的变形及力学性能指标
第一章(二) 知识要点
1、拉伸过程中的弹性变形 2、拉伸过程中的塑性变形 3、相应的力学性能指标
3
一、基本概念
(1)弹性(elasticity):是指物体(材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发生形 变后可以恢复原来的状态的一种性质。
(6)滞弹性(anelasticity):在弹性范围内加快加载或卸载后,随 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5
一、基本概念
(7)循环弹性(cyclic elasticity):在交变载荷(振动)下材料吸 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
(8)包申格效应(Bauschinger′s effect,Bauschinger effect): 简单地说,就是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后的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