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PPT课件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PPT课件


上述问题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在价值观发生急剧改变的时代,如何进 行价值教育?
–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如何确定教 育的内容?
–如何使学校教育与学生的终身学习相衔 接?
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二
世界各国的应对
•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 反思本国的教育政策和课程,开始了新一 轮的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与评价专题讲座1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006年9月13日 Email:
“新思考”网-“学业成绩评价”网站-高凌飚博客影响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与文化 经济与技术水平
青少年的特点 发展的规律
环境因素 对象因素
教育方针 教育体制特点 教育观
内部因素
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
时代的变迁
四十年来几个对教育 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
– 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
英国新课程的六项基本技能
交流 数的处理 信息技术 共同操作 改进学习 解决问题
英国新课程的四方面共同价值观
• 自我:
– 认同客观存在的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养成自尊心和自 制力。
• 人际关系:
– 承认自我与他人生存和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尊重他人,诚实、 可信、自信。
• “ 信息爆炸”
– “信息爆炸”指的是由于科技发展而带来的知 识信息迅猛增长的现象。
– 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要跟上知识发展的步 伐,必须终身学习。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终身 学习的本领,让学生懂得:
• 如何通过多种不同渠道找到并获取信息, • 如何理解信息的含义, • 将新信息与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网络结合起来, • 判断信息的价值, • 将有价值的新信息应用到实践中去。
– 科学的发展并没有导致对科学和科学观的否定,而是 促使人们进一步以更为科学、更为辩证的立场去认识 科学技术发展及其相关的思想体系。哪种以否定科学 为前提,以虚无主义为终结的观念,尽管现在在中国 甚嚣一时,就像是躁动在浪尖上的泡沫,终归会被历 史所唾弃。
– “科学主义”对人的思维和社会的发展都有负面的影 响,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是对科学 的无知而导致的违反科学规律的思想和行为,是各种 以“反对科学主义”为幌子而实际上是反科学的观念 在泛滥,因此,目前更重要的并不是反对“科学主 义”,而是要宏扬科学。
• 精神方面的发展:
– 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 目标的意志;
• 道德方面的发展:
– 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 的意志;
• 社会方面的发展:
– 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 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 文化方面的发展:
韩国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 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 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 从1 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 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 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
• 社会:
– 追求自由与正义,维护权利与法的尊严,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 重视公民的责任和家庭,尊重宗教和文化的多样性,积极参与民 主生活。
• 环境:
– 把由社会和自然共同构成的环境视为生命和变化的起源,对未来 和可持续发展抱有责任感,理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努力保持自 然的平衡性与多样性。
美国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 “美国学生在 4、 8、12 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 英语、数学、 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 面能应付挑战” ,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 队”。
• “可持续发展”
由于过度开发所引起的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 问题,引起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生态 系统的关注,逐步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仅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协调 相处,还包含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 人的生存生活到国家政治制度,都有一个可持续 发展的问题。
• “价值观”
– 需要重视科学对人的影响
• 今天所谓知识信息“ 爆炸”,主要是与科学技术有 关的知识信息快速膨胀。这就产生了另一问题:科 技的迅速发展对“人”产生什么影响?在新形势下 如何体现“人”本身的价值?体现人性、人格等等 反映“人”本身的内涵品质的价值?
• 不能因为适应科技的发展和强调科学素养的重要而 忽视人性和人格发展的重要,不能重“物”轻 “人”。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如何使科学素养的培 养与人格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
• “知识经济” “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 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 和应用”。
路甬祥:《创新与未来》 p.3;科学出版社,1998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我们对公民 的基本素养重新进行思考,什么是未来社 会合格的公民?
– 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 健全的人格与道德修养 – 对传统的、民族的、世界的文化有大体的了解 – 某一领域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终身学习和自我反思的欲望和能力 – 团队精神和合作、沟通的能力 – 开放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 – 人生规划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日本
• 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 2002年起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 容, 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 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
–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 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
人的教育环境; – 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是:
– 调整培养目标 – 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 –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 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 反映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 – 改革评价方式
英国
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 强调:
• 四项发展目标: – 六项基本技能 – 四方面共同的价值观
英国新课程的四项发展目标
– 需要对科学和科技发展的价值有恰当的定位, 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对科学活动进行导向。
•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如过度开发引起 的资源枯竭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 科技发展本身带来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如高科技 武器、克隆人的问题。
• 科学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思维定势,如 对思辨性思维的排斥问题,科学的绝对论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