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间测产试验
③ 每棵有效穗数调查 在每个样点内,连续数10棵稻株的有效穗(结实 粒数≥5粒·穗-1)。以5样点的平均值作为全田 平均每棵有效穗数。
各样点按照平均有效穗数收获稻株1棵,编号并 装入网袋,带回室内考种。 估算全田有效穗数: 每亩总有效穗=每亩总棵数×平均每棵有效穗数
④ 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的调查
⑥ 估算理论产量
理论产量(kg)= [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每穗结实粒 数×千粒重(g)] /(1000*1000)
四、作业
1、填写列产量构成因素和植株经济性状调查表。
水稻成熟期产量构成因素和植株经济性状调查表
————————————————————————————————— 品种 有效穗 总粒数 实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理论产量 (万/666.7m2)(粒/穗) (粒/穗) (%) (g) (kg/666.7m2)
三、实验方法
2、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调查
① 确定取样点。要求样点有代表性,可在田间按梅花取样 法取样,每亩设5个样点。 ② 测定株距、行距,估算单位面积总棵数。每个样点用皮 尺测量11株水稻的株、行距离,除以10,得出1个样本的 株、行距。以各样点平均值作为代表田的平均株行距, 并按公式估测全田总棵数: 每亩总棵数= (666.7×10000) /[(平均株距(cm) ×平 均行距(cm)]。
—————————————————————————————————
2、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理论产量的构成因素进行讨论。
将样本小心脱粒,调查每个有效穗的实粒数、空粒 数和总粒数,取平均值。 计算结实率:
结实率=(平均每穗实粒数/平均每穗总粒数)×100%
注:凡充实不到2/3的谷粒均不作为实粒处理。
⑤ 测定千粒重
随机选取脱粒后的实粒数1000粒,放入干燥培养箱内。将 温度调至84℃,大约经24小时,谷粒达恒重后,1%的电 子天平称重,为千粒重(g)。
水稻田间测产 华南农业大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稻测产的方法和技术; (2)了解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调查方法。
二、实验材料
稻穗、米尺、电子天平、计算器、记录纸张等。
三、实验方法
1、田间测产
① 确定取样点。要求样点有代表性,可在田间按梅花取样
法取样,每亩设5个样点。
② 每个样点用1m2测产框量1m2面积水稻收获,以全田各样 点的平均值估测全田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