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保全银行存款错误民事赔偿问题分析
【案情简介】A、B两公司于2004年10月签订《合作协议》,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发生争议,2008年9月A公司向M法院起诉要求B公司赔偿其违约损失共计570万元。
A公司还向法院申请冻结B公司银行存款570万元,并提供了相应担保财产,M法院根据A公司的申请,依法作出了冻结B公司银行存款570万元的财产保全裁定。
该案因涉及管辖权异议等问题,一审、二审历时两年多,在诉讼中A公司又多次申请续保。
该案一审判决A公司败诉,二审改判为“B公司违约,应向A公司支付违约金100万元”,二审判决生效后B公司及时履行了判决书确定的付款义务,B公司被查封的银行账户随即被解封。
2010年12月,B公司向A公司所在地N法院起诉,要求A公司错误查封申请给其造成的利息损失共计30余万元。
B公司起诉理由为“A公司的诉讼请求并未得到法院的完全支持,其申请保全金额远远超过法院判决支持金额,故其保全存在错误,应当依法赔偿B公司经济损失”。
A公司辩称:第一,申请保全是其合法的诉讼权利,而且保全申请是否得到批准须经法院的审查,查封A公司银行存款是M法院作出的保全裁定并采取保全措施,与A公司无关。
第二,《民事诉讼法》第94条规定“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A公司申请查封金额并未超过其诉讼请求的金额,故A公司的保全申请是依法提出的,并不存在任何过错,不应当赔偿。
第三,B公司不是金融机构无权对外贷款,故其要求赔偿贷款利息损失的请求不能成
立。
第四,B公司在M法院作出保全裁定后,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有权要求法院变更保全措施,甚至还有权提起复议。
但A 公司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并未行使相关诉讼权利,是对自身权利的漠视和放弃,因此B公司自身存在过错。
【法律分析】
一、M法院依法作出财产保全裁定无过错,本案不适用国家赔偿。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作出诉讼中财产保全裁定时,应审查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查封的财产是否被申请人的财产,如果查封财产不属于被申请人财产,则属于法院审查错误,被错误查封财产的第三人也应当及时提出查封异议申请。
第二,申请查封的财产没有超出诉讼请求的范围或是与案件相关的财产。
第三,申请人是否提供了相应担保。
为了保障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实现,法院只能对财产保全申请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形式审查,无需也不能以申请人案件实体胜诉为要件。
原则上,只要保全申请符合前述三方面条件,法院就应当批准申请并在法律规定期限内作出财产保全裁定。
本案中M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查封B公司银行账户且查封金额没有超过A公司的诉讼请求,同时A公司还自愿提供了担保财产,因此M 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完全是依法进行审查的,并不存在过错。
不属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范围,不属于国家赔偿案件,在性质上属于民事侵权案件,应当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
二、A公司以“申请查封金额并未超过其诉讼请求的金额”作为其
无过错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
首先,《民事诉讼法》第94条“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的规定是人民法院对申请人提出的财产保全申请进行形式审查的依据,即只有财产保全申请的范围没有超过申请人诉讼请求的范围时,其保全申请才会得到法院的批准,否则无法得到法院的准许。
其次,申请人的保全申请符合《民事诉讼法》第94条的规定并不必然证明其财产保全申请具有实质合法性和正确性,《民事诉讼法》第94条不能作为财产保全申请人免除赔偿责任的“避风港”。
财产保全申请在实体上是否正确,无法在法院作出财产保全裁定时进行判定,而只能在法院终审判决中得到验证。
也即如果财产保全申请人的诉讼请求全部得到终审法院的支持,其依据诉讼请求范围提出的财产保全申请在实体上是正确的、合法的,否则其保全申请属于错误保全申请,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最后,申请财产保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能够得到有效执行,这一点的前提和基础是被告的诉讼请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如果被告的诉讼请求没有获得支持,则关于财产保全的申请即失去其应有的基础。
民事诉讼法对申请错误的法律后果作出了明确规定,规定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需提供担保,目的在于使被申请人可能因申请错误而遭受的损失切实得到赔偿。
按照权利与义务相适应原则,申请人享有相关民事强制措施利益的同时,也应承担可能面临的风险责任。
被告的诉
讼请求能否被人民法院支持,在其申请财产保全时无法通过法院的程序性审查予以认定,只有通过实体审理并在作出最终生效判决后才能予以确认。
因此,被告在申请财产保全时,不仅要对其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这一诉讼风险进行判断,还要权衡可能因申请错误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慎重地决定是否有必要申请财产保全。
一旦申请错误,并由此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害的,理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B公司要求A公司赔偿查封期间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损失的请求
是合理的应当予以支持。
首先,A公司申请法院查封B公司银行存款570万元,而其法院终审判决仅支持了100万元的诉求,故A公司的保全申请存在错误。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财产保全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全部经济损失”,因此,A公司应当赔偿错误保全申请给B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
其次,申请人错误申请查封被申请人银行存款,直接造成被申请人银行存款这类流动资金无法自由流转,这势必给被申请人造成两方面的经济损失:一是被申请人向银行、其他单位或个人融资产生的融资成本,该融资成本的利息会远远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息;二是被申请人无法通过其他渠道融资造成商业机会丧失,这种损失远远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损失。
因此,B 公司要求A公司赔偿查封期间错误查封金额470万元同期银行
贷款利息的诉讼请求是合情合理的,理应得到法院支持。
再次,尽管B公司未向法庭提供向他人融资所支付利息的凭据,但A公司错误查封银行存款造成B公司资金无法流转是客观存
在的,进而造成B公司资金被占用的损失是社会公知的事实,
无需举证证明。
根据我国相关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资金占用损失应当按照资
金占用期间的同期银行贷款利息计算。
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7
条规定“当事人对欠付工程价款利息计付标准有约定的,按照
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
款利率计息”。
《民法通则意见》第124条规定“借款双方因利
率发生争议,如果约定不明,又不能证明的,可以比照银行同
类贷款利率计息”。
最后,由于在银行存款查封期间,银行还是要按照同期人民银
行公布的活期存款利率向储户支付活期银行利息,根据损益相
抵原则,在计算B公司损失时应当减去查封期间的活期存款利
息。
四、A公司以“B公司在查封期间未要求法院变更保全措施,也未
对法院的保全裁定申请复议”作为B公司有过错的理由不能成
立。
首先,即便B公司要求法院变更保全措施,但B公司必须提供
相关财产作担保或提供其他财产供法院查封,无论是提供财产
担保还是更换财产供法院查封,都必然给B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这种经济损失不因保全何种财产而有所改变。
其次,从法理上讲,B公司未就M法院作出的保全裁定申请复议,并不是B公司放弃自身的实体权利,也不意味着B公司放弃要求A公司承担错误保全申请赔偿责任的权利。
B公司未申请对保全裁定复议,是为了充分尊重法院裁定的权威及对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申请保全的程序性权利。
B公司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并不是因B公司未行使申请复议权所致,其根本原因是A公司滥用申请保全的程序性权利。
最后,由于B公司违约的事实已被法院终审判决认定,且其违约行为是引起A公司起诉和申请财产保全的原因,故应当酌情减轻A公司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