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小结报告-----智能1201陈明201208070103一、概述:1966 年,美国科学院语言自动化处,理咨询委员会在调查了机器翻译的现状之后,最终宣布“机器翻译前途渺茫”。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人们纷纷反对或放弃建立在规律性和对等性基础之上的“翻译是科学”的主张,语言学派翻译研究也被宣布进入死胡同。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这是我国翻译界一个重要的论断,据说对翻译实践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在这一表述中,“重”是“偏重”的意思,并没有否定两种语言各自的对立面在两种语言中的使用;但是这一表述本身却具有模糊性,可理解为英汉两个。
二、中、英材料:11 GPS is actually but part of a larger movement, called "telematics," which will eventually attempt to put smart cars on smart highways. Prototypes of such highways already exist in Europe, and experiments are being made in California to mount computer chips, sensors, a nd radio transmitters on highways to alert cars to traffic jams and obstruction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其实只是叫做“远程信息学”的这一更大行动的一部分,这一行动最终将把智能汽车送上智能高速公路。
这种高速公路的样品已经在欧洲问世,加州也在进行试验,在高速公路上安装计算机芯片、传感器和无线电发射机,以便向汽车报告交通拥挤堵塞情况。
12 On an eight-mile stretch of Interstate 15 ten miles north of San Diego, traffic engineers are installing an MIT-designed system which will introduce the "automated driver." The plan calls for computers, aided by thousands of three-inch magnetic spikes buried in the high way, to take complete control of the driving of cars on heavily trafficked roads. Cars will be b unched into groups of ten to twelve vehicles, only six feet apart, traveling in unison, and cont rolled by computer.在圣迭戈以北10英里的15号州际公路一段8英里长的路面上,交通工程师正在安装一个由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的引进“自动司机”的系统。
这一计划要求计算机在公路上埋设的数千个3英寸长的磁钉的协助下,在车辆极多的路段完全控制车辆的运行。
车辆会编成10辆或12辆一组,车距仅6英尺,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一齐行驶。
13 Promoters of this computerized highway have great hopes for its future. By 2010, telematics may well be incorporated into one of the major highways in the United States. If su ccessful, by 2020, as the price of microchips drops to below a penny a piece, telematics could be adopted in thousands of miles of highway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could prove to be anenvironmental boon as well, saving fuel, reducing traffic jams, decreasing air pollution, and serv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highway expansion.这种计算机化的公路的倡导者对其未来的应用充满希望。
到2010年,远程信息技术很可能应用于美国的一条主要公路。
如果成功的话,到2020年,当微芯片的价格降到一片一美分以下时,远程信息技术就会应用在美国成千上万英里的公路上。
这对环保也会很有利,能节省燃油,减轻交通阻塞,减少空气污染,还可用作公路扩建的替代办法。
三、翻译:1)英译汉:一、词义的选择和引伸技巧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
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选择确定词义通常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2、根据上下文联系以及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如,在文章的第11段中GPS is actually but part of a larger movement, called "telematics," which will eventually attempt to put smart cars on smart highways.“but”不该理解为常见的转折意思,应理解为副词“只是”的意思。
如,在文章的第12段中,Cars will be bunched into groups of ten to twelve vehicles,only six feet apart,traveling in unison,and controlled by computer.通过查阅可知,bunch 有名词、动词等不少意思,从词性、上下文来看,这里的意思应该翻译为“(使)成为一(组)”;二、词类转译技巧在英译汉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逐词对译,只能将词类进行转译之后,方可使译文显得通顺、自然;对词类转译技巧的运用须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转译成动词。
英语中的某些名词、介词、副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动词。
2、转译成名词。
英语中的某些动词、形容词,翻译时可转换成汉语中的名词。
3、转译成形容词。
英语中有些作表语或宾语的抽象名词,以及某些形容词派生的名词,往往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形容词。
另外,当英语动词转译成汉语名词时,原来修饰该动词的副词也往往随之转译成汉语中的形容词。
4、转译成副词。
英语中的某些名词、形容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副词。
三、汉译的增词技巧英译汉时,按意义上、修辞上或句法上的需要加一些词,使译文更加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但是,增加的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要增加原文中虽无其词却有其意的一些词,这是英译汉中常用的的技巧之一。
增词技巧一般分作两种情况。
1、根据意义上或修辞上的需要2、根据句法上的需要增补一此词汇。
如,在文章的第13段中,This could prove to be an environmental boon as well, saving fuel, reducing tra ffic jams, decreasing air pollution, and serv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highway expansion.通过查阅可知,“……prove to be……”实际是指“被证明是”,此处的翻译就用“能够、可以”代替的话,语言跟“符合”汉语。
四、正反、反正汉译技巧正反、反正汉译技巧是指翻译时突破原文的形式,采用变换语气的办法处理词句,把肯定的译成否定的,把否定的译成肯定的。
运用这种技巧可以使译文更加合乎汉语规范或修辞要求,且不失原意。
五、汉译的重复技巧重复技巧是英译汉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翻译技巧。
由于英译汉时往往需要重复原文中的某些词才能使译文表达明确具体;又由于英汉语言结构不同,重复的手段和作用也往往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种。
1、为了明确2、为了强调3、为了生动六、倒译技巧英汉词句组成和排列的顺序千差万别,因此英译汉时作些调整,颠倒一下顺序,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翻译技巧,这种翻译技巧共分五种类型。
1、复合句倒译技巧。
复合句倒译可分为部分倒译和完全倒译两种技巧。
2、被动句倒译的技巧。
被动句倒译时,有时可将被动句倒译成主动句,有时可将状语倒译成主语。
3、以否定型副词或条件副词开头的句子的部分倒译技巧。
能引起这种倒译的副词有no ,never ,hardly ,no longer . in no way ,not until ,not even ,only 等。
4、带有介词短语句子的部分倒译技巧2)汉译英:1.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与意译首先应当指出,直译不是死译,而指基本保留原有句子结构,照字面意思翻译。
意译也不是胡译、乱译,而是在不损害原文内容和精神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的需要,对原文作相应的调整。
直译以严格意义上的忠实为宗旨,意译则更多考虑英语的特点,更强调译文的效果,不求形式对应,只求语言在深层次中的对应。
总之,选择直译还是意译,应该根据文章具体需要而定,两种译法可以并用。
2.翻译的变通手段1)翻译时不能简单地或机械地逐字照译,硬凑成英文,必须认真分析上下文,掌握词的确切含义,然后用适当的英文表达,必要时需要变换一些词,如“小记者”译成teenage reporter,“紧急报告”译成SOS,“深感忧虑”译成deeply concerned等,都是采用变通手段。
2)增词、减词。
译文的增词、减词都是为了更确切、更忠实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和精神。
译文中添加一些原文没有的词句,表面上看似不忠实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增加的词句所表达的意思并非无中生有,而是隐含在原文中的。
减词是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省略无关紧要的词语避免拖泥带水。
三、文献参考:1)《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总第144期中申连云《形合与意合的语用意义及翻译策略》;2)百度文库3)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