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的互换性和公差等级
三 径向游隙 四 轴承的轴向游动
? 当对轴承有较高旋转精度要求时,为消除弹性变形和振动的影响,应避免 采用带间隙的配合,但也不能太紧。轴承转速越高,应选用愈紧的配合。
五 其它因素
轴承旋转时,套圈的温度经常高于相邻零件的温度。轴承的内圈可能 因热胀而使配合变松;外圈会因热胀而使配合变紧。选择配合时应考虑温 度的影响
基准 公 差 带 的 位 公差带大小 置
内圈 基 孔 孔的公差带在 由轴承本身的
制
零下线方
精度等级确定
外圈 基 轴 轴 的 公 差 带 由轴承本身的
制
在零线下方 精度等级确定
轴承内外径公差带图:
+ 0 -
+ 0
D-
d
0
6
5
4
2
轴承外径Dmp的公差带
0
6
5
4
2
轴承内径dmp的公差带
二 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径和外壳孔的常用公差带
G7 H8 H7
H6
+
J7 J6
0
Js7Js6
K6 K7
-
外圈公差带
M6 M7 N6 N7 P6 P7
返回目录
滚动轴承与轴径、外壳孔配合的选择及其 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
1 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固定
旋转的内圈负荷和固定 的外圈负荷
固定的内圈负荷和旋转 的外圈负荷
2 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旋转
二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及其选用
1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
滚动轴承按其内外圈基本尺寸的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五级:
其名称和代号由低到高分别为
普通级 0、 G 高级 6、E 精密级 5、D
超精密级 4 C 最精密级 2 B
2 各个公差等级的滚动轴承的按机器功能对轴承部件的旋转精度要求。
一般这样选取:
/0 :
用于旋转精度要求不高的一般机构中。
? 为了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除了正确地选择轴承与轴颈及箱体孔的公 差等级及配合外,还应对轴颈和箱体孔的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提出 要求。
– 形状公差:主要是轴颈和箱体孔的表面圆柱度要求。 – 位置公差:主要是轴肩端面的跳动公差。
– 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配合质量和连接强
度,因此,凡是与轴承内、外圈配合的表面通常都对表面粗糙度
返回目录
轴颈和外壳孔几何精度的确定
轴颈和外壳孔的几何精度包括滚动轴承制造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等。
一 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
运转状态
说
举例
明
负荷状态
其他状态
固定 的外 圈负 荷
摆动 负荷
一般 机械、 铁路 机车 车辆 轴箱、 电动 机、 泵
轻、正常、 重负荷
冲击负荷
轻、正常负 荷
正常、重负 荷
冲击负荷
轴向容易移动 轴向能 或剖分
轴向不移动,采用整体式壳
轴处于高温下工作 采用剖分式外壳 移动,采用整体式 式外壳
旋转 的外 圈负 荷
张紧 滑轮、 轮彀 轴承
轻负荷 正常负荷
重负荷
公差带 球轴承 滚子轴承
G7 H7 J7 Js7
K7
M7
J7
K7
K7 M7 M7 N7 N7 P7
二 轴颈和外壳孔的形位公差 与表面粗糙度要求
第六章 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精度设计
§1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及其应用
§2 滚动轴承与轴径,外壳孔的配合
§3 轴颈和外壳孔几何精度
§1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及其应用
一 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1 必要的旋转精度 轴衬工作时轴承的内,
外圈和端面的跳动应控制 在允许的范围内,以保证 转动零件的回转精度 2 合适的游隙
提出较高的要求。具体选择参见教材P146相应表格。
三 轴颈和外壳孔几何精度设计举例
? P148
? 例6.1 某一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小齿轮轴,如 图6.6所示。要求齿轮轴的旋转精度比较高,两
端装有6级单列向心球轴承 (代号308),轴承尺寸
为:40mmX90mmX23mm ,
额定动负荷
C为32000 N , 轴承承受的当量径向负荷
由于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和外圈外径的公差带在生产轴承时业已确 定,因此轴承在使用时,它与轴颈和外壳孔的配合面间的配合性质要由 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确定。
r6 p6 n6 m5 m6
k6
+ 0
k5 js6js5 j6 j5
-
h6 h5
g6 g的轴径的常用公差带
与滚动轴承配合的外壳孔的常用公差带
P=4000 N 。试用查表法确定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
带代号,画出公差带图,并确定孔、轴的形位公
差值和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将它们分别标注在装 配图和零件图上。
? 解: 情况分析:由题意可知,小齿轮轴的轴承内圈与 小齿轮轴一起旋转,外圈装在减速器箱的剖分式壳体中, 不旋转。
? 而齿轮减速器通过齿轮传递扭矩,小齿轮轴的轴承主要 承受齿轮传递的径向力,为定向负荷。因此,该轴承内 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旋转,承受旋转负荷,它与轴颈的配 合应较紧;其外圈相对静止于负荷,承受定向负荷,它 与外壳孔的配合应该较松。另外,由于已知该轴承的额 定动负荷c=32000 N ,轴承承受的当量径向负荷 p=4000 N ,所以P/C=4000/3200=0 .13,为正常负 荷。
/6 、/5 、4:用于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转速较高的机构中。
/2 :
用于高精度、高转速的特别精密部件上。
转速的高低:转速高时,由于与轴承配合的旋转轴或孔可能随轴承的
跳动而跳动,势必造成旋转的不平稳,产生振动和噪音。因此,转速高时, 应选用精度高的轴承。
§2 滚动轴承与轴径,外壳孔的配合
一 滚动轴承内、外径公差带的特点
旋转的内圈负荷和外圈承受摆动负荷
内圈承受摆动负荷和旋转的外圈负荷
3 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摆动
当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径向负荷依次往复地作用在套圈滚道 的一段区域上时,这表示该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摆动
Fc
F
Fr
二 负荷的大小
? 轴承在负载的作用下,套圈会发生变形, 使配合面受力不均匀,引起松动。因此, 受重负载时配合应紧些,受轻负载时配 合应松些。一般地,负载如下分类: –轻负载: P≤0.07C –正常负载:0.07C<P≤0.15C –重负载: P>0.15C 其中:C为轴承的额定负载,数据可 以从有关手册中查找。
根据以上分析情况和题中给出的轴承代号和尺寸,可从表6.2和表 6.3中选取轴颈公差带为k5,外壳孔公差带为H7,但由于小齿轮轴的 旋转精度要求比较高,故应选用H6代替H7。
由表6.1查出轴承内、外圈平均直径上、下偏差,再从极限与配 合标准中查出L5和H6的上、下偏差,画出公差带,如图6.7所示。 从图中可得出轴承内圈与轴配合的Ymax=EI-es=(-10)-(+13)=-23 μm, Ymin=ES-ei=0-(+2)=-2 μm ,轴承外圈与孔配合的Xmax=ES-ei=(+22)(-13)=+35 μm ,Xmin=EI-es=0-0=0 μm 。 按表6.6选取形位公差值:轴颈圆柱度公差0.0025 mm,轴肩端 面跳动公差0.008 mm ;外壳孔圆柱度公差0.006 mm,端面跳动公 差0.015 mm。 按表6.7选取轴颈和外壳孔的表面粗糙度数值:轴颈Ra≤0.4μm ,轴 肩端面Ra ≤1.6μm,外壳孔颈表面Ra ≤1.6 μm,孔端面Ra ≤3.2μm 。 将选择的各项公差要求标注在图样上,如图6.8(b)、(c)所示。 ' 由于轴承是标准件,因此,在装配图上只需标出轴颈和外壳孔的公 差带代号。如图6.8(a)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