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浅议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学生姓名:曹勤学号: 051021033指导老师:吴望春专业:会计专业年级: 05秋会计本科学校: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摘要:偿债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高低,是企业各方面利害关系所重点关心的财务能力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作用及意义,同时通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质量指标,提示企业举债的合理程度,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构成的效益性,举债经营的效果,及清偿债务的实际能力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等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字偿债能力、分析、探讨1.引言企业偿债能力是指由企业拥有或控制且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偿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

按偿付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短期偿债能力;另一类为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是为了确定企业偿还债务本金和支付利息的能力,它主要从企业获利能力及企业资本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即企业偿还日常债务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是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

2.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作用和意义2.1持续经营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判断一个企业能否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假定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继续生存、发展和盈利的条件下,不拟也不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而清偿债务。

若企业能变现资产而清偿债务,则企业能持续经营下去。

2.2改善财务决策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企业管理层改善财务决策的前提条件之一。

企业经营管理层在经营管理企业时,会面临着各种压力,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企业各股东的期望和期望的差异性,企业职工期望得到更高的薪酬和更好的福利待遇等到等。

因而企业经营管理层会通过分析本企业的偿债能力来改善财务决策和各种压力,以求各方面达到基本一致。

2.3防止财务失败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防止企业发生财务失败的手段之一。

财务失败是指一个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困难和危机。

企业为防止财务失败现象的产生,就必须建立财务失败预警系统,分析各项财务指标。

分析的各项财务指标包含有偿债能力指标。

当发现某些指标不正常时,及时果断采取相关挽救措施,防止企业财务失败,重立企业财务形象。

2.4提供商业信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金融机构高利贷和供应商提供商业信用的条件之一。

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贷款是时,必然会考虑借款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若企业的整体偿债能力颇强,则金融机构愿意提供信贷资金,以期获得约定的利息收入和到期收回本金;反之,则不提供信贷资金或要求苛刻。

同样,对于供应商供货给企业时,当企业的整体偿债能力颇强时,愿意提供商业信用进行赊销,反之则要求现款交易以规避货款两空的风险。

2.5吸引投资者投资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企业投资者做出投资判断的先决条件之一。

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对于现实投资者有可能做出继续投资或进行转让,主要是考虑到投资本金的保值增值或止损;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对于潜在投资者有可能做出选择或不选择投资。

3 利用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偿债能力的分析对于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分析人员通常从企业的会计报表入手,比较分析企业几年来的偿债能或进行行业分析比较,判断企业的各项到期债务能否及时归还。

下面就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和长期偿债能进行说明。

3.1短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即变现能力,是指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内转变为现金铁流动资产是多少。

3.1.1利用资产负债表相关比较指标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营运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即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营运资金越多,企业偿债违约风险就越小,举债融资能力就越强。

但该指标是绝对数,不便于同行业或本企业的趋势比较,有其一定的期限性。

○2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即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此指标是相对数,能有效排除企业规模不同的影响,更适合同行业或本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较比营运资金更进一步。

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

这是因为在生产企业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约占流动资产的一半,余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

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若无比较基础,不知其是高是低。

只有和同行业的平均流动比率和本企业的历史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这个比率是高是低。

这种比较通常不能说明流动比率为什么这么高或这么低,要找出过高或过低的原因,必须分析流动资产的流动负债所包含的内容以及经营上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应收账款的数额和存货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3为了更加有效反映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可采用一种更加稳健的比率——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即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即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计算扣除存货更加稳健地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

这是因为: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一般须由原辅料加工成品后,经出售形成应收账款,当收回应收账款才能成为现金;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存货已报废但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部分存货已押给债权人,变现受到限制;部分存货存在着冷残背次的现象,存货的账面价值与合理市价相差很远。

综上述原因,将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计算出来的速动比率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加令人信服。

影响速动比率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因而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使应收账款迅速变现。

营运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都是从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指标是一个静态的时点数。

3.1.2利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动态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真正能用于偿还各项到期债务的是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债务的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现金流动负债比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即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现金到期债务比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除以到期债务的比值,即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

这两个指标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3.2长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即负债比率,是指债务和资产、净资产的关系,它反映企业偿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

企业对任何一笔负债总是承担着两种责任,一是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的责任;二是支付债务利息的责任。

分析一个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是为了确定企业偿还到期长期债务本金和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如下几种:3.2.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比例。

即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

主要反映企业资产当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

对于不同的分析者,从资产负债率的分析结果所采取的决策行动是不同。

○1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他们最关心的是融资给企业的资金的安全程度,是否能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

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则金融机构可能不提供贷款甚至收缩原有贷款;供应商则可能要求现款交易甚至预付购货款。

反之,则金融机构可能提供贷款;供应商则可能提供较好的商业信用。

○2从投资者角度来看,由于企业通过举债筹措的资金与投资者提供的资金在企业生产经营发挥着同样的作用,所以,投资者关心是全部资本利润是否超过举债筹措的资金的利率,即借入负债的代价。

当全部资本利润超过举债筹措的资金的利率时,投资者则希望负债比例子越大越好,否则,则相反。

○3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看,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超出债权人的心理承受程度,企业就借不到资金。

如果资产负债率过低,则不能有效发挥举债经营的财务杠杆作用。

因而,企业经营者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审时度势,全面考虑,在利用资产负债率制定借入负债决策是时,必须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二者之间进行权衡做出正确的融资决策。

3.2.2产权比率产权比率即债务股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的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该指指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融资与投资者提供的资金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状况是否稳定。

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具有共同的经济意义,两个指标可以相互补充。

3.2.3调整后有形净资产债务率调整后有形净资产债务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调整后有形净资产的比例子,调整后有形净资产债务率=负债/调整后有形净资产。

(注:调整后有形净资产是指所有者权益扣除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待摊费用、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净额后的净值)。

调整后有形净资产债务率实质上是产权比率指标的延伸,是更为谨慎、保守地反映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所有者权益的保障程度。

这是因为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待摊费用、三个以上的应收款项净额在清算时一般不能变现偿还债务。

3.2.4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例,已获利息数用于偿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称利息保障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一般采用利润总额加财务费用;利息费用则包括损益表中的利息支出和计入资产的资本化利息。

当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还借款利息,否则相反。

3.3利用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的局限性企业会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财务会计报表是会计的产物,会计有特定的会计假设,并执行统一的规范。

我们只能在规定的意义上使用会计报表数据,不能认为会计报表提示了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

财务会计报表的局限性表现为以下情况:以历史成本报资产,不代表资产的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假设币值不变,不按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进行调整;谨慎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收益和资产;按年度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

3.3.1报表存在真实性的问题只有根据真实的财务会计报表,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偿债能力的分析。

但进行偿债能力的分析通常假定财务会计报表是真实的。

报表的真实性问题要靠审计来解决。

偿债能力的分析不能解决报表的真实性问题,因而分析人员要注意被审计财务会计报表相关事项:会计报表、会计附注是否规范,不规范的会计报表、会计附注应受到怀疑;会计报表、会计附注是否有遗漏,若存在遗漏则违背充分披露的原则;在进行偿债能力的趋势比较要注意相关分析数据的异常情况,若无合理的异常原因,则要考虑会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贯性是否有问题;同时须关注审计报告的意见和审计中介机构及中介人员的信信誉。

3.3. 2企业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影响可比性对同一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允许几种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企业可自行选择。

例如,应收款项的坏账计提方法、折旧计提方法、对外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等。

虽然会计附注对会计处理程序的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表述,但报表分析人末必能完成可比性的调整工作,因而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丰在着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