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您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有什么设想和规划

谈谈您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有什么设想和规划

谈谈您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有什么设想和规划看着题目,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不少。

多年读书以来发现我们都是拿着几本书,每天拼命读、拼命背,一天一天熬过来的,谁的成绩好,就看谁愿意去背,背得多,和创造性简直没有任何关系。

而且学生在解题上更多的是靠平时机械的练习而不是掌握技巧。

对于教育部即将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中确立的“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这三大原则,将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

我非常有认同感,新的标准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体系将进行大改革,要求老师做到授之以渔。

针对于这个变化,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有以下设想和规划:
首先,在教学上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

教师在教学中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

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工作,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学会倾听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将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当学生的尊重者、理解者和支持者。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改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重点要转移以学生的吸收知识量为标准,而不是以教学任务为重点。

老师在扮演育人的角色时同时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以引导的方式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实践能力的提
高。

引导着让课堂活跃起来,让生活和生命的活水走进课堂,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实践能力的提高,使所学知识更加扎实,学生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最后,一个现代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

现在我国的中小学老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

在现今社会,有知识有能力才能生存,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新标准无疑击中了教师的软肋,让我们懂得如何不断进行反省和学习,走好今后的路。

教师在自己平时要不断“充电”,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与教学有关的其它资料,长久坚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在日常的教学中,也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得失,多跟学生互动研究提高技巧;同时在学校里,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参加集体备课,集体议课,共同研究教法学法,集合众家所长提高自己的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