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用例设计

举例1、保险费率计算(按照输入域划分等价类的例子):
✓某保险公司承担人寿保险,该公司保费计算方式为:保费=投保额*保险率,保险率依点数不同而有别,10点以上(含10点)费率为0.6%,10点以下费率为0.1%✓点数的计算是年龄、性别、婚姻、抚养人数所得的点数的总和
✓输入:年龄、性别、婚姻、抚养人数
✓输出:保险率
输入数据说明:
解答:
第一步:输入和输出变量确认
✓输入:年龄、性别、婚姻、抚养人数
✓输出:保险率
✓等价类划分原则:按照输入变量来确认等价类(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第二步:等价类划分
e a
第三步:设计测试用例
1、设计测试用例,尽可能的覆盖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

(1)(8)(10)(12) (2)(9)(11)(13) (3)(8)(10)(14)
2、设计测试用例,使得每一个新设计的测试用例只包含一个无效等价类,其他的选择有效等价类。

(4)(8)(10)(12) (5)(9)(11)(13) (6)(8)(10)(14) (7)(8)(10)(14) (1)(8)(10)(15) (2)(9)(11)(16) (3)(8)(10)(16)
说明:在设计无效部分的测试用例的时候,有效等价类部分,可以任意选择。

思考:若使用边界值法可以增加哪些用例?是否可以用判定表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举例2(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某电力公司有A 、B 、C 、D 四类收费标准,其规定如下图所示,使用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
用电类别用电额度用电期间收费类型<100度/月——
A 类居民用电
>=100度/月B 类<10000度/月非高峰期B 类>=10000度/月非高峰期C 类<10000度/月高峰期C 类动力用电
>=10000度/月
高峰期D 类
第一步:分析题目,列出原因和结果,并编号;
输入条件(原因)输出动作(结果)
1:居民用电A:A类计费
2:动力用电B:B类计费
3:<100度/月C:C类计费
4:<10000度/月D:D类计费
5:用电高峰期
第二步:画出因果图,所有原因结点在左边,所有结果结点在右边,并建立四个中间结点,表示处理的中间状态
第三步:把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
作业、练习:
一、程序如下:
Int A.B;
Double X;
if (A > 1 && B == 0)
X = X/A;
if (A == 2 || X > 1)
X = X + 1;
cout<<A<<B<<X;
要求:1、画出程序流程图;
2、分别使用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方式设计测试用例;
3、在TD上编写出测试用例
二、有一个员工管理系统,现对其录入模块进行测试。

其中,人员信息包括:
(1)、编号:必须有,系统自动编号;
(2)、姓名:必须有,要求为不超过5个汉字;
(3)、身份证:必须有,长度为18位,末尾为数字或X;
(4)、邮箱:输入必须包含“@”和“.”;
(5)、年龄:18-80之间的数字;
(6)、住址:可以空白。

注意:如果录入正确,则提示录入成功,录入错误,则提示数据不对。

要求使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1、确认输入域;
2、按照输入域划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3、给出测试用例及总个数;
4、在TD上编写出测试用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