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定义特种作业人员定义:本制度中所指的特种作业人员是根据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发布《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指在劳动过程中,易发生职业危害和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定义:本制度中所指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技术管理总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使用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称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二、本公司各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包含以下几个作业内容。
电工作业:指从事送电、变电、配电和电器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继电保护、高压试验、电气仪表及维修等作业的人员。
叉车工作业:指操纵叉车进行装车、卸车、搬运等作业并对叉车进行维护保养的人员。
根据特种作业的定义,由省级安全行政部门确定的其他作业人员。
三、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必须年满18 周岁;、工作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程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按上岗要求,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并取得地、市以上安全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或地、市以上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门颁发的特种设备操作证,做到持证上岗。
四、凡本公司需从事特种作业或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必须经公司安全环境课审查同意后,报当地政府监管部门安排进行培训、考核、发证;操作证到期的人员要按期限进行培训复审。
五、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及复审工作,应严格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六、特种作业人员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和复审费用,原则上由公司
先进支付,由于学员考核不及格需进行补考或再次参加培训复审的费用, 人承担。
由个
七、特种作业人员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犯规定,强迫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八、特种作业人员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要佩证上岗,并要按操作证限定的作业内容操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犯规定,强迫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九、《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是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要妥善保管,不准涂改、转借,操作证如有遗失要及时向公司安全环境课报告,声明作废,补发证等费用自理。
十、处单位来本公司作业的作业人员要服从公司安全环境课的管理。
卜一、安全环境课要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应保持特种作业人员相对稳定。
十二、特种作业人员脱岗半年以上,再上岗时需重新进行安全技术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领导干部带值班制度
为强化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安全基础与现场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特拟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厂。
二、带班对象:本厂全体领导。
三、带班安排工厂要列出带班人员表,实行滚动带班,每天要安排一位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值班。
四、值班时间:值班为全天侯24 小时在岗。
五、值班要求:
工厂在门卫悬挂或张贴每个月的厂领导带值班,当日值班人员必须24 小时保持畅通。
当日值班人员要把保障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的责任,切实掌握当班的安全生产情况,认真落实好管理的相关规定。
当值人员在值班期间排查出的隐患应要求相关岗位或部门立即落实整改,现场无法整改的问题,必须下达隐患整改的通知单。
严格落实“三违”相关规定,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
解决生产中的突发问题:现场无法解决处理的,立即报生产部。
现场发生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和严重问题时,带班领导要求立即组织、停产、撤
人、排除隐患等紧急处置措施。
总经理安全职责总经理是本公司行政最高领导者,是企业生产、经营、行政管理的全权负责人。
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对公司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
1、建立、健全本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病防治责
任制;
2、组织制定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病防治等规章制度和相关的
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公司安全生产教育、职业病防治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
相关的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环境保护投入、职业病防治投入的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职业病
事故隐患和环境违法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在 1 小时内通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政府;
8、积极组织公司部部门推广和应用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9、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要求,明确设置本公司的安全、环保、职业病管理机构
或专职管理人员;
10、领导和主挂本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定期组织开好工厂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