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图题复习一、分析近年中考考点用多媒体投影历届中考题:1、如图,请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观察图形可知,像与物体是相反的,雕刻工艺常用的镜像技术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这一特点来实现的.第2题图2.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
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
[提问]中考中对力学作图有哪些要求?独立思考后找学生回答学生总结考查知识点:(1)光的反射(2)平面镜成像(3)光的折射(4)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使学生对于中考题目有一定的认识。
二、作图题知识点归纳与巩固训练:(一)作图题知识点归纳教师介绍光学作图题的知识点,学生复习。
1、光的反射(15分钟)(1)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教师提问复习)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2)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教师提问复习)2、光的折射(12分钟)(1)(教师提问复习)折射定律学生复习各个知识点反射定律:反射角入射角,______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且_____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成像时,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________。
(2)物、像关于平面镜。
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等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入射角。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光路图:凸透镜对光线有检查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教师提问复习)透镜(3)根据光路填合适的透镜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折射后传播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经过;经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所有的光路都具有性。
(二)例题讲解与训练例1如图OB是一束由空气斜射到水面时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分析与解答:作光的反(折)射图时应遵循光的反(折)射定律(规律)。
作法如下:(1)过入射点作法线;(2)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3)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或利用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画出折射光线,本题的答案如图所示。
说明:法线垂直于界面,用虚线表示;入射光线指向界面,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背离界面,它们都用实线表示;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到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例2、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在AB和CD的区域内可以看见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
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的位置。
分析与解答由题意可知BA、CD为两条反射光线,可学生分析题目的考点,并给出各种答案及图的做法。
通过例题的讲解,培养学生掌握物理作图的基本技能和物理作图方法,经历归纳总结作图问题的过程,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以用对称法来找S点的位置。
具体作法是:(1)反向延长BA、CD使它们交于一点S`;(2)作出S`关于镜面的对称点S,S即为发光点。
如图所示。
说明:S`为发光点S的像点,确定发光点或平面镜的位置时,一般用数学中的对称法。
三、课堂小结小结:光学作图注意事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教师最后进行补充)(2分钟)(1)要借助工具作图,作图一定要规范。
(2)分清虚线与实线,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保留作图痕迹(辅助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做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5)根据要求,既不要多画,也不要少画。
学生小结:学生分组讨论小结并补充。
四、当堂检测各找一名学生上黑板演板练习。
练习:1、如图1所示,S是点光源,S′是S通过一个平面镜所成的像,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及一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注意箭头和虚、实线)。
2、如图2,AB、CD是某一点光源S发出的二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它们的反射光线,标出点光源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3、如图3所示,AO表示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上表面的一束光,请大致画出这束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4、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于平面镜,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先后经凸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平面镜前的人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P点射出(P点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请你找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完成光线α的光路图.(考查反射、折射及透镜)1)学生在自己草稿本上画图2)同桌之间相互纠正对错3)学生解答画图过程巩固本节知识,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评价设计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有针对性。
针对学生在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能力培养上的薄弱环节。
本节复习课必须有:①层次性。
要通过复习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②实效性。
要通过复习课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③主体性。
在复习课的实施中,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达到及时反馈,进一步巩固的要求。
教学反思在讲这节课时要注意:(1)注意“箭头”方向(2)平面镜成像一定要画成“虚线”(3)根据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在光具同侧判定面镜或透镜;根据出射光线变得会侧、异聚或发散判定凸透镜或凹透镜。
最好对于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训练。
图1图3图2[问题1]中考中对力学作图有哪些要求?独立思考后找中等学生回答。
的力臂)二、作图题知识点归纳与巩固训练:一)知识点复习及例题讲解:教师介绍力学作图题的知识点,学生复习。
1、力的示意图(常见的力: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摩擦力、浮力、磁力等)重力和压力示意图的区别:作用点不同:重力的作用点是重物重心;压力的作用点是接触面方向不同:重力永远竖直向下,压力垂直并指向接触面。
在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确定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该物体受到几个力?题目要求画出哪个力?(2)确定受力物体后,再进行作图,受力分析先从重力开始分析,接触处分析有无弹力、摩擦力等等,分析力不可无中生有,一定要找到其施力物体。
(3)掌握判断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结合“力和运动”的知识判断某个力的有无及力的大小。
(5)要用实线,并且要标出力的方向、作用点和力的名称,如果力有大小则要在箭头旁边标出力的大小。
(6)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例1:画出下面图1中物体所受重力和绳子拉力的示意图;分析:在甲图中物体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绳子拉力的方向水平向右,在乙图中,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及墙壁对小球水平向右的弹力的作用,但题目只要求画出重力和绳子对小球的拉力,所以,尽管小球受到墙壁的弹力,但不需要画出。
2、杠杆作图(杠杆的力臂与杠杆平衡条件应用)在画杠杆的动力、阻力或力臂时,一般分为四步:1)、学生复习各个知识点作出物体B受到的重力和B对斜面的压力2)小组内相互检查,找出问题。
(在各组交流的基础上,板书出主要问题)检查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甲乙FGFG1B(1)找准支点的位置;(2)分析哪个力是动力,哪个力是阻力。
(注意:不管是动力还是阻力,都是杠杆本身受到的力,而不是杠杆施加给其他物体的力) (3)画出力的作用线。
(4)从支点开始向动力(或阻力)作用线作垂线,支点与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相应的力臂,力臂可以用虚线表示,也可用实线表示。
在画动力和阻力示意图时要注意力的方向,它们分别使杠杆沿顺、逆时针转动。
例题2:在图各图中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补画完整。
3、滑轮组的绕线画滑轮组的绕法时,先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弄清有几股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然后按照“偶定奇动”的规律,由内至外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另外,在“测量滑轮组效率”的实验中,在画绳子绕法时,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向上时,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画成竖直向上。
二)针对性练习 [问题2]独立完成下列各题⒈在甲图中画出物体A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⒉在乙图中画出力F 对支点O 的力臂。
⒊在图丙中用笔画线表示滑轮组的绕线,使滑轮组能省1/3的力。
[问题3]通过对同学出现的问题,你认为力学作甲 乙 丙 甲乙4图的要求是什么?(规范、准确)(具体的要求:力的示意图与题目要求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是否一致。
力臂“垂”——是否与力的作用线垂直,“点”——是否过作用点,“虚”——是否用虚线表示力臂,“标”——是否用大括号和字母l标注力臂。
滑轮组画线“起点”、“承担重物绳子根数”、“直”。
三、小结[问题4]小组讨论三个作图的步骤是什么?(画力的示意图:“靠”——尺靠点,“延”——尺延方向,“线”——画实线,“头”——画箭头。
画力臂:“延”——适当延长力的作用线,“靠”——尺子靠支点,“垂”——用尺子作作用线的垂虚线,“标”——用大括号和字母标注组装滑轮组:“起”——根据要求确定起点,单下、双上,“连”——由起点出发连续绕线,“标”——标出力的方向)小结:力学规范作图注意事项:(1)画直线要用直尺;(2)力要带箭头;(3)画力臂时要作出相应的标记四、课堂练习[活动5]独立完成下列图⒈在图1中画出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⒉在图2中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
⒊图3是工人用撬杠撬石头的示意图,请画出作用在撬杠上的动力F的力臂。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一定数量的难易适中的题型加以巩固,检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当堂完成,教师能从中了解到对本章内容的掌握情况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以便课后采取有正对性的辅导措施。
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作为复习课,教师之起到引领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本节课要以学生练习和总结为主,达到该堂课的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应重视学生的作图规范训练,使学生明确作图要求和方法,并且主要从简单练起,以增加学生的作图信心。
本节课要以学生的练习为主,课后要有针对性的画图题练习得到巩固。
21O3F(3)只闭合S2,两灯都不发光.[问题1]中考中对电学作图有哪些要求?独立思考后找中等学生回答。
4、连接家庭电路5、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电流方向二、作图题知识点归纳与巩固训练:一)知识点复习及例题讲解:教师介绍力学作图题的知识点,学生复习。
1、连接实物图(探究I、U、R的关系;测电阻;测功率)2、按要求设计电路(电学知识综合考查)3、电学元件填图(电学元件的使用);4、连接家庭电路(家庭电路的连接);5、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电流方向(右手螺旋法则)例题1:请根据下图1所示的电路,用笔画线作导线,将实物连接起来使之完整。
分析: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1)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2)弄清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及开关的控制对象(3)若是串联电路,则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按照电流的顺序依次从正极经过用电器连接到负极;若是并联电路,则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先连接包含元件比较多的那条支路,连接好后,再把剩余的元件按照电路图的顺序依次并联到相应的位置(即先串后并,注意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