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
3、丙肝的传播途径:
a 、输血和血液制品的患者和供血员 静脉毒瘾者均可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 的血和血制品感染丙型肝炎;采血和 血球回输的交叉污染;共用不洁注射 器而造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b、 丙型肝炎患者生活中密切接触 如家庭成员夫妻子女父母之间存在丙 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特别是在非输 血传播的患者中可能占重要地位。
慢性丙肝的治疗具体措施有三:
(2)免疫调节剂治疗:可以纠正慢 性丙型肝炎出现的免疫功能障碍促 进丙肝病毒的清除和病体的恢复也 可配合应用其他抗病毒药。 (3)改善肝功能治疗:可参考有关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条目。
5、丙肝的饮食保健:
a、家庭成员间不要共用牙刷牙杯剃 须刀等卫生用具女性经期卫生用品 应该烧掉或用一般市售消毒剂浸泡 小时再扔掉夫妻间性生活应使用安 全套如果出肌肤或某部位出血应该 用消毒剂擦干不要污染他人用品。
丙肝知识宣传
1、什么是丙肝:
丙肝即丙型肝炎病 毒(HCV)为一种经血液 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 毒是引起输血后肝炎的主 要病因之一需要注意的是: 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 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
2、丙肝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为-周平均.周输Ⅷ因子 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 -天平均 天 丙肝较乙肝为轻多为亚临床无黄疸 型转氨酶峰值较低大多数患者不易 被发现丙肝最常见的症状:疲倦反 胃恶心和呕吐右上/腹部感觉不舒服 (在右侧肋缘以下位置)等。
丙肝的传播途径:
C、 母婴传播:大量研究表面HCV的 母婴传播是存在的并可分为宫内感 染及分娩时传播及产后通过哺乳等 传给婴儿。 d、通过性传播:如丙型肝炎患者的 同性恋及异性恋人妓女等性混乱者 均存在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的可能。
丙肝的传播途径:
e、接受脏器移植者均可通过血清抗HCV阳性的器官移植供体骨髓或术 中大量输血而造成感染。
4、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
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 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 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 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 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 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 我国的多医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 内加强1次为好。
5、乙肝的治疗:
必须到专科治疗,最新乙肝疗法 通过在肝脏局部产生高出常规几十 倍的药物浓度,迅速渗透肝脏病位 病灶;锁定病变细胞以及致病微生 物;迅速杀灭乙肝病毒。
2、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 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 传播。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 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 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 一般不会被乙肝病毒传播。 特别提醒:补牙、修面、 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 器材、内镜等消毒不彻底,也 容易被忽略的乙肝病毒传播途 径。
丙肝的饮食保健:
b、酒是肝病患者的大忌一定要戒酒 c、 避免有毒的化学物质如少吃含色 素和防腐剂过多的食品不吃霉变的 食物和已烂的姜
丙肝的饮食保健:
d、生病时谨慎使用有肝脏毒性的药 物。 e、注意生活检点避免合并感染艾滋 病病毒乙肝病毒。 f、如果未接种甲型乙型肝炎疫苗要及 时接种注意劳逸结合。 g、饮食中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
每年7月28日为“世界肝炎日”
2012年7月28日是第2个世界肝炎日 2012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积极行动, 共抗肝炎”。
乙肝知识宣传
1、乙肝有哪些临床症状: 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容 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出现食欲不振、 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部 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 痛和肝脏肿大。
世界肝炎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世界肝炎日”活动的目的
1、提高公众对乙肝和丙肝的认知,尤其是高危人 群,促进医务工作者和政府对乙肝和丙肝的重 视。 2、提供合适的信息内容,以便各国的患者组织可 以根据自己的国情突出宣传相应的信息。 3、说服国家行政部门在2012年之前制定出病毒性 肝炎“12问”。鼓励开展良好肝炎项目的国家 成为先行者,并展示他们的经验。
丙肝的治疗:
急性丙肝:适当的休息合理的营 养和饮食及保肝药的合理使用是所 有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共同疗法。
慢性丙肝的治疗具体措施有三:
(1)抗病毒治疗:目前公认比较有 效的抗病毒药首推α-干扰素(IFN-α) 剂量为万单位/次每周次皮下或肌 肉注射以后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 及治疗效果增至万单位/次每周次 疗程为~个月,或配合应用其他抗 病毒药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3、乙肝的预防:
预防升,乙型肝 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 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 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 出生后24 h 内接种。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 播的保护率为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