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为提高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
方法本调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别从A组(人性化管理组)和B组(传统的管理组)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进行问卷调查。
第二阶段,在完成第一阶段调查后,对B组也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在之后的6个月内,随机抽取4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第一阶段调查,可以发现人性化管理组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和护士职业满意度都大大高于传统管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二阶段调查中,比较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和护士职业满意度都大幅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不仅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士自身对职业的满意度。
标签:人性化管理;护理工作;护士;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其他人员或设备、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过程[1]。
我国的医疗体制在不断进行深化改革,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护理管理的内涵正在不断的充实和丰富,临床护理操作早已不是现代护理工作的唯一内容,护理人员应当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多视野,全方位的进行护理[2]。
同时,我们不仅要有”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还要意识到为护理人员创造适宜个人才能发挥的良好工作环境,才能更有效的服务患者,提高护理质量。
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工作细节要求较高、工作的压力也较大,此外,担心医患矛盾,待遇福利等因素,也给护理人员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
这些负担会严重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会出现服务态度不理想,甚至是医患纠纷的问题。
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护理管理工作的发展,成为护理管理工作进步的障碍,管理模式改革已成为主流趋势。
医院管理过程中时刻意识到要以人为本,在尊重人的个性的前提下,充分激发起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尽可能挖掘人的潜力为目标,达到个人和集体都能全面发展的双赢局面。
这样的管理模式就是所谓人性化管理。
人的情感、情绪影响着日常生活行为以及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人性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采用正是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融入现代护理管理之中[3]。
人性化管理要求我们用正确的人性观,按照现代人的本性进行管理。
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内容丰富,例如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我管理、文化管理等[4]。
我院从2012年开始在护理管理中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护理管理工作取得的明显的进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开展人性化管理模式的科室护士共48 名。
主要在内、外、妇科。
从中随机选取20人组成A组。
并从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科室选取20名护士,组成B组。
A组1名男护士,19名女护士,年龄范围25~40岁,平均年龄(31.7±4.4)岁,平均护龄(8.1±0.7)年;B组中1名男护士,19名女护士,
年龄范围24~40岁,平均年龄(30.9±4.8)岁,平均护龄(7.9±0.9)年。
两组人员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人性化管理方式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管理,具体方法有:①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能简单的让护士执行制度规章,要让护士知道制度的科学性和操作规范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并鼓励护士在工作中提出疑问,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制度;②护士长需要有沟通技巧,善于倾听护士遇到的困难,运用情感化管理,及时消除护士的消极情绪;③在护理工作中,注重激励措施对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作用。
制定合理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④根据每一位护士的自身特点和技术水平,安排最适合的岗位;⑤注重护士的继续教育。
1.3方法本调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别从A组(人性化管理组)和B组(传统管理组)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进行问卷调查。
第二阶段,在完成第一阶段调查后,对B组也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在之后的6个月内,随机抽取4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4观察指标本调查有两个指标,分别是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和护士职业满意度。
采用问卷方式。
满意度调查分为三档,分别是满意、一般、不满意。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2.1对护士满意度的比较比较A组(人性化管理组)和B组(传统管理组)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可以发现人性化管理组(满意19例,一般18例,不满意3例)的满意度大大高于传统管理组(满意10例,一般16例,不满意1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B组在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可以发现实施前满意10例,一般16例,不满意14例;实施后满意18例,一般17例,不满意5例。
比较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大幅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士职业满意度比较A组(人性化管理组)和B组(传统管理组)的护士职业满意度,可以发现人性化管理组(满意20例,一般15例,不满意5例)的满意度大大高于传统管理组(满意14例,一般13例,不满意1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B组在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护士职业满意度,可以发现实施前满意14例,一般13例,不满意13例;实施后满意19例,一般17例,不满意4例。
比较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护士职业满意度大幅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任何职业都会有对名誉、声望的渴求以及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尊敬。
护士也是如此。
整个人性化管理过程中人性是第一要素,运用人性化的行政管理方式、合理的奖罚制度以及有效实用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手段,达到最终完善管理的目的[5]。
这是重视个性、重视人生命价值的管理思想。
在各个领域,人性化管理模式都有较好的效果。
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模式有两个中心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即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在护理管理中以护理人员为中心[6]。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善于换位思考、注重护理人员的需求、理解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难处,并能及时有效的和护理人员沟通,共同寻找解决护理人员难处的方法,让护理人员感受到处于一种轻松、良好的工作环境中。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人员的满意度,有利于护理人员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另一方面,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得到提升,提高工作效率,护士的业务水平也得到提高,护士们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将对患者的护理从医院的意志、意愿变为个人自觉的行动。
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以便于临床治疗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不仅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士自身对职业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郭丽.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全科护理,2012 10(11):3140-3141.
[2]孙舒,李瑞雪,王翠翠.基于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运用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26):594-596.
[3]杨启英.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 20(12):178-180.
[4]蒋美芳.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 20(11):1144-1145.
[5]邹颖,赵明蕊.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骨科護理管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2012 6(9):78-80.
[6]郎秋梅.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 19(2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