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简介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
2013年全球企业第329强,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
从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近几年更是发展迅速,从2013年开始一越占据世界电脑销售量第1的宝座。
政治环境
近年来,中国政府良好的政策环境极大的促进了中国IT行业持续快速的发展。
2000年,《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
2002年,《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实施。
党的“十六大”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对于促进中国IT市场的发展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逐步落实,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将会带动信息化建设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在中国第11个五年计划中,政府将重点扶持数字电视、汽车电子等23类IT领域。
2009年电脑进入家电下乡的行列,联想也开展了一系列策略,启动了主题为“用联想电脑,圆生活梦想”的全国圆梦万镇行活动。
目前,联想在县级市场的占有率为45%(包括兼容机在内)。
随着电脑下乡的进一步发展,联想将获得更大的机遇。
但法律环境还存在着一些漏洞,诸如企业的技术专利保护不够完善,行业法规环境尚需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待加强。
总体来说,随着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中国IT行业市场将面临新的机遇。
经济环境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高速发展,从90年代以后,IT行业兴起并快速发展。
国家对科技开发大量投资,强力支持。
这将是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环比下滑,计算机行业增速放缓,并且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加上欧洲债务危机导致我国经济上行趋势变缓。
据统计,计算机行业在2011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都有所增长,可是同去年相比却下降了几十个百分点。
同时这段时间人民币不断升值,对联想产品出口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联想目前所处的环境并不太乐观,但中国国内经济的增长,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都将为联想提供有利的条件。
技术环境
在联想所处的IT领域,技术发展非常高速,但与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IT市场还远未饱和,尤其是在信息化应用普及方面,还拥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因此,随着中国城市信息化和行业、企业信息化进度的加快,中国IT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除了微软和Intel公司的产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逐渐普及,并且苹果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迅速崛起,已经动摇了wintel联盟,新的格局正在形成之中。
联想回购手机业务,并迅速推出自己的基于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文化也在相应的发展。
尤其体现在居民的需求层次大幅度的提高,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念及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更多的年轻人在产品需求上强调的更多的是创新和前卫。
现有竞争者
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
但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中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变,这些企业在业务领域、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及其管理理念等方面,企业将日益关注IT应用系统的运营效率及其与自身业务的融合,这将会带动企业信息化需求的持续变化和增长。
从中小企业来看,尽管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但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注重自身的发展并意识到信息化对于自身业务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于联想来说,有众多的竞争者,如惠普、戴尔、宏基、东芝、方正、紫光、IBM等。
根据IDC发布的《全球季度PC跟踪报告》,
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8980万台,同比下滑6.4%下滑幅度超过IDC 此前预期的4.4%。
综合来看,2012年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滑3.2%。
惠普2012年第四季度共售出1500万台PC,市场份额16.7%,
排名第一;联想排名第二,出货量为1410万台,市场份额15.7%,
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同比均出现增长。
戴尔排名第三,出货量为940万台,市场份额10.6%;宏碁和华硕分列第四、第五位,出货量分别为690万台和660万台。
5大厂商中,联想和华硕的出货量与市场份额均出现增长,而戴尔和宏碁则出现显著下滑。
替代品
联想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手机,电脑打印机,投影机等方面。
对于这些产品,目前替代产品是很低的特别是电脑和手机,正是全世界最热门的电子产品,要出现这类产品的替代产品是需要科技含量的大幅提高才会实现的
产业新加入者
对于微机行业来说,由于所需科技含量、资金需求、产品集中度较高,原有大企业:联想、惠普、戴尔、宏基等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作用较大,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同时这些大企业有规模经济方面的优势,可以降低价格从而阻止新进入者进入市场,形成了较高进入壁垒。
新加入者对联想目前来说是不具备过大威胁的,但由于这个产业本身具有发展迅速,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对于新加入者的威胁也不容小视。
供应商
英特尔公司经过近40年的发展,英特尔公司在芯片创新、技术开发、产品与平台等领域奠定了全球领先的地位,并始终引领着相关行业的技术产品创新及产业与市场的发展。
英特尔为计算机工业提供关键元件,包括性能卓越的微处理器、芯片组、板卡、系统及软件等,这些产品是标准计算机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联想来说,他只能在为数不多的几家处理器中选择。
由于供应商的集中度高,Inter在芯片组市场的垄断地位,以及他高超的技术,使得对inter来说,联想的订货量并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联想却要选择Inter,并且在联想自己的广告上必须要说明用的是Inter的处理器,可见Inter对联想的议价能力是很强的。
联想无法通过后向一体化来进入inter的产业,但是掌握了核心技术的Inter却可以前向一体化,尽管现在还没有。
这些同样适用微软的系统。
几乎所有的个人电脑都在用windows系统,几乎所有的电脑上都有office系列的办公软件。
购买者
联想的购买者很广泛,从个人家庭,到各种成长型企业,到大型企业以及政教行业。
对于个人家庭这部分人群来说,他们占联想市场的很大一部分,对电脑技术的要求一般不是很高,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品牌及价格水平。
这部分人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改变自己的购买习惯,他们的议价能力很高。
联想在在校大学生中积极宣传。
这部分人购买力较强,并且对价格的敏感性不高。
在这部分人群中议价能力更高。
对于成长型企业,他们一般经济能力不是很强,比较清楚地了解联想的成本结构,当他们购买时会要求价格降低,并且购买联想还是其他牌子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替代的供应商,对这部分人,联想的议价能力不高。
对于政教行业,这些企业一般经济实力很强,对电脑的需求量很大,他们会集中大规模的购买,由于联想国产企业这个优势,大部分的这类购买者都会选择联想。
这类购买者的价格敏感度低,不了解供应商的成本结构,会大量高价的购买联想产品。
这部分购买者中的议价能力很高。
对于大型企业,他们也会选择联想,但是他们清楚地了解
联想的成本结构,这类产品对大企业的自身产品没有多大的影响,
大企业的购买量相对较大,会集中购买或大规模的购买,他们对于联想的重要性可能比联想对于他们的重要性还要大,联想对于此类购买者,虽然销售量大,但是议价能力不高。
机会
生活水平提高,国内电脑市场发展迅速,电脑消费者越来越多。
“新农村战略”,将在三年内把联想的电脑销售到中国广大农村,扩大联想的影响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电脑将成为消费时尚
竞争加剧,一些运营能力不足的厂家将被淘汰。
数码科技技术的大量应用,将更加刺激消费者更换电脑和购买电脑。
威胁
目前,国际品牌的定位转移,开始挖掘中低端市场。
随着价格优势的逐步降低,给联想带来了市场威胁。
在中国,惠普有一个雄心勃勃的区域扩展计划,预计其未来的覆盖面积将扩大到600个城市。
这显然会对联想的区域优势构成巨大的威胁。
宏碁并购Gateway公司,能强化宏碁在美国市场的地位,极大的限制了联想在欧洲和美国市场的扩展计划。
之后,宏基与方正科技宣布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这次合作也将给联想带来冲击。
国外著名电脑厂商在我国建立基地,竞争将更激烈。
大量新型品牌电脑厂商产生造成市场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