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2. 环境3. 环境因子4. 生态因子5. 生存条件(生活条件)6. 种群7. 种群生态学8. 密度9. 生态密度10. 出生率11 .死亡率12 .最大出生率13 .最低死亡率14 .实际死亡率15.实际出生率16. 捕食17. 草食18. 寄生19. 宿生20. 寄主21. 偏利共生22. 互利共生23. 群落24. 群落生态学25. 优势种26. 伴生种27. 生物多样性28. 群落演替29. 原生演替30. 次生演替31. 生态系统32. 系统32. 绿带(光合层)33. 营养结构34. 食物链35. 食物网36. 营养级37. 草木食物链38. 腐生食物链39. 生态金字塔40. 生产量41. 总生产量42. 初级生产力43. 次级生产力44. 生物放大作用45. 农业生态系统46. 生态型47. 人工辅助能48. 群落的抗变能力二、选择题1.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A、虎B、真菌C、细菌D、森林2.物质循环中的还原者是()。

A、作物B、家畜C、细菌D、昆虫3.能量传递的1/10定律是由()提出的。

A、奥得姆B、林德曼C、达尔文D、海克尔4.在表达不同营养级上生物最合理的科学方法为()。

A、生物量金字塔B、生物数量金字塔C、能量金字塔D、经济产量金字塔5.种群的正相互作用为()。

A、偏利作用B、寄生C、竞争D、捕食6.陆生植物一般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

A、水生植物B、气生植物C、旱生植物D、野生植物7.水生植物不包括()。

A、沉水植物B、腐生植物C、挺生植物D、中生植物8.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稳定性和()。

A、不定型B、固定型C、衰退型D、生态型9.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中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宿主的危害称为()。

A、捕食B、寄主C、共生D、腐生10、对群落结构、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的植物称为()。

A、优势种B、亚优势种C、伴生种D、原种11、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测定方法有丰富度指数和()。

A、生存指数B、弹性指数C、叶面积指数D、多样性指数12.植物群落的分层与()的利用有关。

A、热B、光C、水D、土壤13.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的。

A、土壤B、水体C、大气D、生物14、生物成分根据其功能不同一般分为()消费者和微生物。

A、耕作者B、劳动者C、牛D、生产者15.按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程度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和()。

A、开放生态系统B、封闭生态系统C、隔离生态系统D、半自然生态系统16.在物质循环中,下列为贮藏库的是()。

A、土壤B、人C、植物D、动物17.系统内生物组分结构复杂,营养层次多,食物链长并联系成网的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A、差B、不变C、恶化D、较强18.反映群体所用的指标,如每亩基本苗数,叶面积系数和根系发达程度是指群体的()。

A、组成B、分布C、大小D、长相19.在自然界生物种群总是处在绝对、普遍的波动、变化之中,因而其表现出的种群大小,就称为()。

A、种群增长B、种群密度C、种群数量动态D、种群平衡20.地衣是()。

A、藻类B、菌类C、苔藓D、既不象藻类也不象菌类的生物体21.现实而言,交通污染源中()造成的大气污染最严重。

A、飞机B、轮船C、汽车D、火车22、环境是以生物为中心的周围自然条件的()。

A、总和B、无机界C、有机界D、整个空间23、我国年均太阳辐射量最低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原东部B、青藏高原西南部C、华北地区D、川黔地区24.()属于农业生态系统。

A、面粉厂B、农户C、农产品批发市场D、饲料厂25.1750年到1850年百年世界人口增加约()。

A、15亿B、3亿C、10亿D、5亿26、生态金字塔中,不会发生塔形颠倒的是()。

A、生物量金字塔B、数量金字塔C、食物链金字塔D、能流金字塔27.周转率用于作物的生长叫更新率。

作物生长某个阶段末期,生物的现存量相当于A、物质的流出量B、物质的流入量C、物质的库存量D、该期生产物质的总量28.根据食物链原理()。

A、食物链越大,物质生产量越大B、食物链加环,能提高物质能量利用效率B、食物链越大,人的生活水平越高D、食物链简化,有利于系统稳定29.在现代石油农业的发展中,单位农产品的能量消耗()。

A、越来越低B、基本不变C、越来越高D、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小30.根据生态位原理,()有利于系统稳定。

A、生物数量少且生态位空缺B、生态位丰富且生态位饱和C、生物的生态位重叠D、生物品种单一31.以W代表系统整体功能,Pi代表各组分功能,则系统的整合效应可表示为()。

A、W=∑PiB、W﹤∑PiC、W﹥∑PiD、W≤∑Pi32、公共水域捕鱼属于()。

A、成本外滩B、收益外泄C、市场调节D、社会调节33.畜牧业比例过大,种植业生产的饲料不足,使畜牧业发展受阻,这种农牧之间的关系称为()。

A、供求关系B、互不干涉关系C、限制关系D、连锁关系34.需氧污染物存在于()。

A、大气中B、土壤中C、农田中D、水体中35.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源泉是()。

A、地表温度B、蒸发温度C、太阳辐射D、有机物化学能36.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环境结构包括()。

A、6个组分B、5个组分C、4个组分D、3个组分37.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体中,然后生物有机体又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并进入5大自然圈。

此过程是()。

A、地质大循环B、生物小循环C、大气循环D、生物大循环38.农作物、绿肥牧草、农田林木这些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

A、生态环境结构B、物种结构C、时间结构D、空间结构39.关于演替的正确说法是()。

A、演替是指群落经过一定历史时期,由一种群落取代另一种群落的顺序过程B、演替是指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无规律性C、演替是指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无方向性C、演替以先锋物种为发展顶点40.在人少地多地我国北方,风沙干旱、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使之向良性循环转变的有效途径是()。

A、治理盐碱,积极发展灌溉B、先栽树后种草B、集约养畜,退木还林D、粮草轮作41.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到()时,大部分鱼类就窒息死亡。

A、5.0毫克/升B、1.0毫克/升C、1.5毫克/升D、2.0毫克/升42. 酸雨的PH值是在( )。

A、2.8以下B、4.3以下C、5.6以下D、6.0以下43. 稳定高的群落主要是因为( )。

A、群落中物种分布呈相嵌式B、其演替为原生演替C、成层性明显D、群落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高44. 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 )。

A、1/5B、1/10C、1/20D、30%45. 能源危机主要指( )的危机。

A、有机能B、太阳能C、化石能D、电能46.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A.系统B.个体C.种群D.农业生态系统2.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物质是()A.SO2B. CO2C. COD.O33.物质的地质大循环是()A. 碳素从植物有机体到土壤,被微生物分解后,再被植物吸收B. CO2在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循环C. N素通过生物固N和反硝化作用,在植物—土壤—大气之间的循环D. CO2在植物个体水平上的循环4.可更新自然资源包括()A. 土地资源B.矿产资源C. 水资源D. 生物资源E.光资源5.群落演替中在从未有过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为()A. 原初演替B.旱生演替C.次生演替D.水生演替6.属于气相型循环的物质有()A.H2OB.CC.HD.OE.NF.P7.属于r对策的生物有()A. 浮游生物B. 蚯蚓C. 食用菌D.蜂E.林果8. 国外替代农业的类型有()A.自然农业B.石油农业C.生物农业D.有机农业E.生态农业9.下列因子中属于非土壤因子的是()A. 土壤结构B. 土壤理化性质C. 地形起伏D.土壤有机物10.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称为()A. 极端温度B.有效低温C.临界温度D 最低温度11.生理有效辐射是指()A. 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部分B. 太阳辐射中的植物反射的部分C. 太阳辐射中的红外部分D. 太阳辐射中植物能够利用的部分12.植物体大部分露出水面的植物被称为()A. 沉水植物B.浮水植物C.挺水植物D.湿生植物13.一个种群按分布区域内最适宜的生长空间来计算的密度称为()A. 种群密度B.生态密度C.最大密度D.最小密度14.当种群中老、中、幼的比例适当,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当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型A. 进展B.增长C.稳定D.衰退15.在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作用的植物称为()A. 建群种B.优势种C.顶极种D.主要种16.陆地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层主要与()的利用有关A. 温度B.光C.水分D.风17.群落的外貌季节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A. 物B.季相C.物象D.轮回期18.草食动物的生产量称为()A.第一生产量B.第二生产量C.第三生产量D.净生产量三、填空题1. 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3个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________3. 生态系统按受人类干扰和控制程度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4. 农业生态系统受________和________支配5. 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生态因子类型的不同,可以把植物生态型划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6. 种群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7. 种群的负相互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8. 种群的正相互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9. 生态对策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10. 根据群落演替开始时地段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原初演替又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11.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12.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类型13. 食物链加环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14. 在农业生产中,调节农业生物群落时间结构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15. 农业生态系统的辅助能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16. 人工辅助能包括________和_______17. 生态金字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18. 物质循环的库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19.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依据其循环的范围和周期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20. 根据物质的主要贮藏库不同,可将物质循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1. 目前国内外对畜禽粪便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2. 农业资源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23. 农业自然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4. 根据资源的属性,农业自然资源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25. 农业效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26. 信息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7. 农业生产的经济外部性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28.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29. 自然调控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0. 替代农业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1. 依计量单位的不同,生态金字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2. 中国生态农业可划分为十大不同的生态区域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3. 依增加食物链环节的功能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4. 农业资源依据资源的直接来源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