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中班主题活动计划表主题名称:秋天的画报班级教师预设完成时间2012年10月24日—2012年11月11日主题背景围绕秋天这一主题,让幼儿感受和想象秋天丰收的景象、秋天美丽的景色、秋天的天气变化等方面,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扑捉秋天的变化。
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表现秋天的美,如:美工、猜谜、音乐表演等,并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以及幼儿的兴趣,在活动中生成其他活动,充分挖掘、拓展主题的内容。
主题目标1.有观察的兴趣,初步感受秋天的美,会用优美的词语描述秋天的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色。
2.会用多种自然材料(树叶、花瓣)表现秋季的特征,大胆的进行创造性的造型活动。
3.学习说唱风格的歌曲,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
4.认识数字6和7,理解它们表示的含义。
5.注意保持手、脸和服装的整洁,并能根据气温的变化和自己的活动状况主动要求增减衣物。
本班不同要求表二:学习主题活动内容健康:好吃的芹菜、鼻子出血了怎么办、看电视要注意什么体育:小兔采蘑菇、拾落叶、我和垫子一起玩语言:彩色的牛奶、捉迷藏、云彩和风儿社会:去菜场、美丽的农村、秋天的画报科学:一篮蔬菜、有趣的叶子、种蚕豆数学:它们一样多吗、有趣的拼图、比一比,说一说音乐:朋友越多越快乐、买菜、逛公园美术:可爱的小鸡(特色)、我看到的农村、美丽的长江大桥(特色)其它活动 1.学会给小鸡添画嘴巴、脚。
2.欣赏:江阴长江大桥运动晨间活动玩积木、听音乐、折纸、画画、听故事体育锻炼左右手轮流拍球、单脚连续跳圆圈、投沙包、五米来回跑、走楼梯户外活动走平衡木、投沙包、拍球、跳圈、散步晨间谈话1.记住家和幼儿园的地址。
2.了解与同伴交往的规则,会自己解决与同伴的矛盾。
3.关心班级的事,爱护集体的东西。
4.遵守班级各项规则。
5.认识秋冬明显的特征,知道常见事物的变化。
6.知道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表三:区域活动生活区:提供各种水果蔬菜、西餐刀具,让幼儿剥一剥、切一切、拌一拌等,尝试做水果沙拉。
科学区:提供蚕豆种子,幼儿观察、种植,并学习管理种植的蚕豆,用图画的形式作观察记录。
美工区:手印画(柿子)、泥塑菊花、美丽的秋叶(给各种叶子涂上颜色,剪下来布置教室)。
益智区:看物点点子、接龙游戏,运用贴图或画的形式做水果或蔬菜的接龙牌。
阅读区:猜一猜,提供各种农作物和蔬菜的小卡片,幼儿两两进行猜谜游戏。
游戏活动快乐舞台:投入本主题活动的音乐,为幼儿提供各种乐器、小花篮和小树叶的头饰,鼓励幼儿演奏打击乐或舞蹈表演。
水果屋:提供各种玩具蔬菜,开展菜场的游戏。
在游戏中共同商讨蔬菜的价格,幼儿看价格购买,进行简单的计算。
环境创设1.设立“秋天小问号”信箱。
2.举办“秋天的花园”照片或图片展览。
3.在自然角布置秋天的水果、农作物、落叶和“蔬菜展览馆”。
家长共育家长与幼儿与合作,创造条件,与孩子一起开展观察、种植、搜集、捉秋虫、用自然物制作等,扩大幼儿的眼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表四:主题活动反思表五:活动组织计划和记录备课教龄13 执教教龄活动名称:好吃的芹菜(健康)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芹菜对人体的作用,知道芹菜的多种吃法。
2.体验自己包馄饨的乐趣,乐意吃芹菜。
活动准备:1.图片:幼儿大便时很痛苦的样子。
2.带根的芹菜,并贴上鼻子、眼睛、嘴巴,制作成芹菜宝宝。
3.麻油、盐、糖、肉末、馄饨皮、勺子、水、切菜刀、砧板等。
活动过程:1.出示芹菜宝宝,引起幼儿观察、认识芹菜的兴趣。
(1)提问:这是谁啊?它的头发、身体、裙子分别是芹菜的哪一部分?(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芹菜的根、茎、叶)(2)幼儿每人一根芹菜,仔细观察。
2.了解吃芹菜的好处。
(1)提问:你们喜欢吃芹菜吗?吃的是芹菜的哪一部分?(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将幼儿的根、叶去掉)(2)提问:芹菜吃在嘴里有什么感觉?(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3)看图片,提问:为什么大家要吃芹菜?了解芹菜能帮助人们消化食物,顺利排便。
(4)请幼儿在芹菜茎中寻找帮助大家消化食物的纤维,知道它对人体的好处,所以要多吃。
3. 了解芹菜的多种吃法,学习包芹菜馄饨。
(1)提问:这么好的芹菜,你们平时是这么吃的?(2)介绍包芹菜馄饨的方法。
(教师边说边操作)(3)幼儿动手包芹菜馄饨。
4.下馄饨,品尝馄饨。
活动反思:预设与调整:¥%表五:活动组织计划和记录备课教龄13 执教教龄活动名称:小兔采蘑菇(体育)活动反思:活动目标:1.练习双脚在直线两侧行进跳,能较灵活的跳跃。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磁带、小兔的家四个、小背篓每人一个、蘑菇、萝卜、圈若干。
活动过程:1.韵律活动:小兔做操热身。
2.新授游戏“小兔采蘑菇”。
(1)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引发幼儿兴趣。
(2)示范新动作。
(3)幼儿分小组自由练习,教师指导幼儿注意跳落时用前脚掌轻轻着地。
(4)请个别幼儿示范,幼儿再次练习。
(5)进行游戏“小兔采蘑菇”两三次,进一步巩固新授动作。
3.结束活动让幼儿在音乐游戏“认识你呀真高兴”中放松身体,调整情绪。
预设与调整:¥%表五:活动组织计划和记录备课教龄 3 执教教龄活动名称:彩色牛奶(故事)活动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基本故事,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2.学习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大胆的想象和创编故事。
活动准备:《幼儿画册》,配套磁带。
活动过程:1.由讨论引出故事。
提问:你喝过牛奶吗?牛奶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见过彩色的牛奶吗?2.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
(1)看幼儿画册,教师完整的讲述一遍故事。
(2)提问:牛大叔带来那头奶牛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小动物们喝了有颜色的牛奶后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奇怪的地方?3.再次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4.幼儿创编故事情节,进一步体验想象的乐趣。
5.请幼儿在画册上画出自己创编的情节,并与同伴交流。
预设与调整:¥%表五:活动组织计划和记录备课教龄13 执教教龄活动名称:去菜场(社会)活动目标:1.知道菜场里有各种各样的蔬菜和其他食品,是人们买菜和卖菜的地方。
2.能大胆的参与买菜活动。
活动准备:1.参观附近菜场。
2.准备一元钱幼儿买菜时使用。
活动过程:1.参观前谈话提问:我们吃的各种蔬菜是从哪儿来的?菜场里面有什么?人们是怎样买菜和卖菜的?2.现场参观(1)观察菜场的大门、标牌。
(2)引导幼儿观察菜场有许多食品摊位,知道食品摊位都是分类摆放的。
(3)重点观察蔬菜摊点,加深对蔬菜的认识。
3.学习买菜(1)引导幼儿观察顾客是怎样买菜的,营业员是怎样卖菜的,他们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了解买菜的过程。
(2)将幼儿分组,教师分别带领幼儿到不同的摊位上,让幼儿自主买自己喜欢的蔬菜。
(3)鼓励幼儿与营业员交流,用一元钱买回自己喜欢的蔬菜。
4.尝试相互交流相互观察各自买回的蔬菜,交流买菜的过程以及回家后准备怎样烧自己买回的蔬菜。
活动反思:预设与调整:¥%表五:活动组织计划和记录备课教龄13 执教教龄活动名称:它们一样多吗(计算)活动目标:1.学会不受实物大小、颜色特征的影响和不同排列形式的干扰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
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
活动准备:1.小鸡图片10个(大小相等),小猴图片14个(7个大的,7个小的)。
2.分成一、二、三组,每组纽扣一筐。
3.《幼儿画册》(第3册第2页)活动过程:1.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
(1)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每排5只)。
提问:这两排小鸡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为什么?(2)上下疏密不一的两排小鸡(上密下疏或上疏下密)。
提问:这两排小鸡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为什么?(3)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猴(上排7只小的小猴,下排7只大的小猴)。
提问:这两排小猴一样多吗?为什么?(4)上下疏密不一的两排小猴(上排7只的小猴排得疏,下排7只大猴排得密)。
提问:这两排小猴一样多吗?为什么?2.幼儿分组操作。
(1)一、二、三组幼儿玩“7颗纽扣排队”游戏。
幼儿用7颗纽扣排出各种不同的排法,启发幼儿发现不管纽扣怎么排,数量都是7。
(2)四、五、六组幼儿玩一样多的打“√”游戏。
教师提醒幼儿每操作一次,都要检查自己的操作结果。
幼儿先玩自己小组的活动,收拾好后再进行另外一组活动。
活动反思:预设与调整:¥%表五:活动组织计划和记录备课教龄 3 执教教龄活动名称:一篮蔬菜(科学)活动反思:活动目标:1.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
2.初步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
活动准备:一个大篮子,常见蔬菜,各种蔬菜挂图。
活动过程:1.拎出一篮蔬菜,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请大家猜猜看,老师买回来一篮什么?2.观察蔬菜的外形和颜色(1)幼儿分别从篮子中取出一种蔬菜,说说叫什么,它是什么样的?(2)谈谈自己喜欢哪种蔬菜,为什么?(3)共同小结:这个大篮子里装了哪些蔬菜?它们各是什么样的?3.扩展关于蔬菜的经验提问:你还见过哪些蔬菜?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的?4.引导幼儿看各种蔬菜挂图,继续了解各种各样的蔬菜。
预设与调整:¥%表五:活动组织计划和记录备课教龄13 执教教龄活动名称:郊游(音乐)活动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注意唱速和气息的控制。
2.尝试用领唱、齐唱的方法来感受和表现乐曲的整体结构。
3.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2.配套磁带或光盘。
活动过程:1.韵律活动。
(1)复习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2)藏部分词练习:如某一部位不唱,只做动作。
2学习歌曲:《郊游》。
(1)教师做动作,幼儿猜歌曲内容。
(2)老师范唱一遍,让幼儿核对猜对了哪些,帮助幼儿了解歌词。
(3)引导幼儿跟唱、学唱。
(4)分别请幼儿用第一、第三部分齐唱,第二部分领唱,或第一、第三部分领唱,第二部分齐唱的方式练习唱歌,掌握歌曲三段体的结构。
(5)讨论:歌曲的前后部分和中间部分唱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感觉?指导前后部分唱得有力,中间部分唱的抒情些。
3.根据歌曲内容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预设与调整:¥%表五:活动组织计划和记录备课教龄13 执教教龄活动名称:鼻子出血了怎么办(健康)活动目标:1.在鼻子出血时,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
2.通过讨论,知道鼻子的作用,了解保护鼻子的方法。
3.遇到问题时,能够不慌乱和害怕。
活动准备:1.装有醋、大蒜、花露水、酒的小瓶子各一个。
2.鼻子的剖面图。
活动过程:1.教师念谜语:“左一孔,右一孔,是香是臭它最懂。
”让幼儿猜一猜是我们身上的什么器官。
2.组织幼儿讨论:鼻子有什么用处?(1)闻气味。
出示几个小瓶子,让幼儿闻一闻,引导幼儿说出鼻子能闻气味。
(2)呼吸。
请幼儿紧闭嘴巴,并用手捏住自己的鼻子。
提问:这样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出很闷、很难受,气喘不过来,知道鼻子是呼吸的通道。
3.了解鼻子出血的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