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月 》歌词赏析
以下
–
作者不详 来自网上
终于,可以写写VAE了。
•
一直无法提笔,只因不知从何处写 起。许嵩给我的感觉是高远,只能以目 仰望,无法用手触及。适逢朋友给杂志 约稿找到我,说是写上一篇散文赏 析……散文,许嵩的歌词算不算?似乎 给其定义为诗更好点。所以就这样写了, 因为怕这次不逼自己那又会绕过。 • 如果说对于许嵩的歌曲应该高山仰 止的话,歌词就是这一条条上山的小路。 相对而言《庐州月》让我的共鸣更多一 点,既然选好了捷径,那么,上路吧! •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宿昔不梳 一苦十年寒窗\
《庐州月 》歌词赏析
作者 小组
成员:曾杰 夏靖 秦周 周泓李 肖英杰 刘永鑫 邓杰
PPt制作
QQ 4694 000 76
肖英杰
作者简介
• 许嵩,许嵩,出生于1986年5月14 日,知名作词人、作曲人、唱片制 作人、歌手。内地独立音乐之标杆 人物。被誉为“音乐鬼才”。主要 成就,2001全国网页设计大赛安徽 第一名,2008年安徽省十佳青年学 生,第9届亚太音乐榜最受欢迎唱 作人,2011全球华语榜最受欢迎新 人奖,2011音乐风云榜最受欢迎唱 作新人,2011腾讯星光大典内地年 度男歌手,2012东方风云榜最佳唱 作人
• 了,阿母说你不会回来,让我不要等了。他们 一直催我,逼我,婆婆说趁着年轻早点嫁了, 女人的青春耽搁不起…… • 他一直摇头,却不知说什么,是他对不起 他啊!多少个花前月下,多少的海誓山盟,当 初他们是多么恩爱,多么缠绵。提笔画眉,对 镜贴花,约定相执之手,诉不老言。三月三的 淇水湖边,他们并膝长坐,对诗戏词,七月七 的葡萄架下,他们低头浅笑,燕语呢喃。那日 长亭之别,他是下了多大的决定才和她分开, 又是多么坚定地要回来娶她,但自从自己的名 字出现在金榜之首,一切都变了,不复从前, 自己,也不复自己了…… • 只得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 你现在还好吗?倒是她落落大方,提起丝 帕,给他擦下眼角的泪。他别过头去,不想给 她看到眼中的悲伤,却瞥见了丝帕上的女红
接上
• 豁达地感叹当时经历的只是寻常。然后 下起了‘梨花雨’,问自己的恋人在谁 的身旁。家乡的月色,最迷人,深深地 烙在心上。一个‘烙’字则表现了月光 在他心上印得很深。最后又表现了对时 光的深深感叹和抒发了悲伤之感。‘却 流不出当年泪光 ’。全词以月光为线索, 表现了一个离乡之子对家乡,对爱人的 思念。凄美的感情基调蕴含其中,却不 显得做作。最后,假如我们有一天离开 了自己的家乡,离开了自己心爱的人, 会发出同样的感叹吗????
• 她重复。恩!他点头。一个向北,一个向南。 他的脚步有着执着的追求,她的身影有着执着 的等待。 • 现在三月花开,荫荫草地上站着的他望着 手中的青丝,似乎读懂了当初她为何那么坚定、 那般执着。或许她早已知晓他的一去意味着永 不再回,但还是任他离开,去追逐她所惧怕的 东西。数十年鬓耳相染,日暮相伴,在那一刻 都化作默默的无言相望。青丝、情丝,上面承 载的,是一个平凡女子的一生痴望。 • 当初高中他留在了京城,名成未还乡。现 在为名所累,他似乎从未这般迷茫过,望着天 际的一抹绿色,下一个落脚点又在哪呢?庐州? 还是……山路逐渐收势,两边横斜出的树枝已 经让人很难看到路在何处。顺着光照拨开挡着 的树叶我们只得一人一人排着队,慢慢走吧
接上
• 反衬着自己内心的寂寞和孤独。桥边 红药在感叹夜的漫长,也许是作者在 感叹时光的蹉跎。船缓缓前进,往天 上看,一轮明月悬在天空。由于船的 移动,产生了月在摇晃的错觉。此时 作者好像感到了一丝彷徨。就在此时, 乌蓬里传来了一首凄美的离殇之曲, 将作者的感情爆发了。于是有了‘庐 州月光,洒在心上,月下的你不复当 年摸样’的感叹。此句集中表现了对 家乡,对恋人的思念。又想到满身伤 痕的自己,却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
• 看看出口处又是哪般风景。 • 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桥边红药叹夜太漫 长\月也摇晃人也彷徨\乌蓬里传来了一曲离 殇红药开了一年又一年,开的不是花色,而 是寂寞。此时的他似乎把自己化作了红药, 寂寞地看着桥上恋人入对出双,黯然神伤。 白天的热闹已让他心中凄然,晚上的二十四 桥明月,波心上还回荡着冷月无声,这般景 致,岂是断肠人能见睹的? • 所以还是回乡了,只因无法放下,无法 抛却。回乡应该是走的水路,月儿在天上摇 摇晃晃,人儿在船上彷彷惶惶。突然一阵声 起,不知是哪条乌篷小船上奏起了弦音。醉 笑陪君三万场,他苦笑,原来处处是离殇。 • 走过了身后的阴暗潮湿,前面的路已经 越来越明敞,叶与叶的轮廓逐渐被天光圈染, 暗示着,出口快到了。
• 个女孩子陪着。有这样的可爱女子作陪, 苦读想必也不苦了。
•
而后两句则笔锋一跃,由儿时写到 了现在。"如今灯下闲读红袖添香\半生 浮名只是虚妄".两句结合在一起看,当 年的"苦读"变成了现在的"闲读",还有 了"半生浮名",可见他已是一举魁中, 金榜题名了。"红袖添香"出自清朝魏子 安的《月花痕》,席佩兰也有佳句云"绿 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一直 都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场景。看来现在 的他依然有这么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陪 读,这个时候的人想必就是他的妻子了
• 三月的万物竞长,百花齐放的勃勃生机。 在这样的季节里古人比较喜欢踏春出游, 或赏景,或观风。当时有一个节日叫上巳 节,在三月三那一天,大家集体采花踏青, 戏水斗山。所以在这样一个时节,他,应 该是一个人,走了出去,然后"柳絮纷飞 里看见了故乡"…… •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一缕青 丝一生珍藏".好的,山路到这里豁然开朗, 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景色。晦暗后的明晰, 现在那个陪读女子的确不是当初的"相怜 人".青丝赠别,毕生珍藏,一个大家都可 以想象的场景:那年他进京赴考,她十里 相送。临别之时执手相看,泪眼滂沱。他 说,等我,我会回来娶你。她没有回答, 良久,剪刀挥转,青丝在手。记得我,
• 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 是他当时闲暇所写,她乐颠乐颠的绣在 丝帕上的,没想到保留到了现在…… • 还记得后面两句,"同居长干里,两 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他们约定的"十四为君妇"呢,他已不是 那时君,她也嫁作了他人妇。 • 她很漂亮吧?她笑着问道。还好。 他低声说道,不想谈这个,你呢,现在 还好吗。她突然不说出话了,眼中泪光 隐隐,继而梨花带雨,浸着这清冷的月 光一滴滴的落下,他抬手想为她擦去, 入手一片冰凉……
现在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吧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 月也摇晃 人也彷徨 宿昔不梳 一苦十年寒窗 乌蓬里传来了一曲离殇 如今灯下闲读 红袖添香 庐州月光 洒在心上 半生浮名只是虚妄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三月 一路烟霞莺飞草长 太多的伤 难诉衷肠 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 庐州月光 梨花雨凉 一缕青丝一生珍藏 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 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 家乡月光 深深烙在我心上 桥边红药叹夜洒在心上\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 样\太多的心难诉衷肠\叹一句当时只道是 寻常庐州月光梨花雨凉\如今的你又在谁的 身旁\家乡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却流不出 当年泪光小船悠悠荡荡,载着他到了庐州。 离了船,登了岸,上了路,回了乡,见着了 她…… • 她一脸素妆,在清冷的月光下还是那般 惹人怜惜。只是皮肤没有保持的好,二十七 岁的女子已有乡间妇人常见的憔悴枯燥,不 似当年的白纸若曦,赛雪欺霜。 • 对不起,她说。这句话应该我说的。他 嘟囔了半天,却没有说出口。真的对不起, 我没有一直等下去。她哭诉着,那段时间你 一直没有讯息,我去你家问
• •
歌词在这里戛然而止,剩下的空白, 只能用想象来填补。
我们也走出了小路,着眼处却是 一片断崖,道路戛然而止…… • 他是该回,还是该留? • 我们是该回,还是该留? • 而我也只得选择戛然而止,我也 不知道,这支笔,是该回,还是该 留……
•
Thinking
小结
• • • • • 很明显,我们的赏析还比不上别人的 原因:文学功底不深 解决之道:积累 探究 启示:从不同的角度欣赏 对未来的展望:努力啊
注释
• 5.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出自姜夔的《扬州 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 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是指 红色的芍药花。二十四桥又名红 药桥,附近 盛产红芍药花。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出 自纳兰性德《浣溪纱》: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 时只道是寻常。 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 如今灯下闲读红袖添香\半生浮名只是 虚妄"凿壁偷光"的典故都听过,这里 是指主人公儿时的勤学苦读,这个主 人公,我们暂时称为"他";"宿昔不梳 "则是出自《子夜歌》其一,原文是" 宿昔不梳头,丝发披两肩。婉伸郎膝 上,何处不相怜?"翻译过来则是女子 清晨起来还没有梳头,长长的发丝披 在两肩上。女子依偎在男子的膝盖上, 哪一处不让人怜惜?《子夜歌》是南 朝一个叫子夜的歌女所唱,寥寥数句 将女子的娇憨、多情描绘的惟妙惟肖。 再结合后面的"一苦十年寒窗"来看想 必他儿时的十年寒窗苦读都有这么一
以下是我们的赏析
首先作者回想当初自己寒窗苦读的时 候,引用成语典故,一句‘偷了谁家的光’ 则显得饶有趣味。然后回到了现在,自己 灯下闲读,红袖添香。半生浮名则暗示他 已功成名就,只是虚妄说明他并不在乎名 利。这种开场营造了一种温馨儒雅的氛围。 接下来又写到春景了。作者来到外面,看 到了一路烟霞和莺飞草长的美丽景象,却 突然想到了家乡。也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恋 人。青丝象征着爱情。在某个桥下的船上, 作者看到桥上成双成对的相爱的恋人,
• 只是不知是否当年那位娇痴儿。 • 值得注意的是"半生浮名只是虚妄",他似 乎已经不在乎当年苦读十年换来的名望。淡看 了浮名,那现在在乎的又是什么呢?柳三变是 把浮名换取了几声浅吟,数段低唱,他的浮名, 又要为了哪般所执着,所抛却? • 脚下的山路曲曲折折,在这里有了一个大 大的转弯,我们眼光在远方,脚步却只得由着 路向前,渐行渐远,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初的目 标。 • 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里看见 了故乡\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一缕青丝 一生珍藏"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整句化用了 南朝梁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 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写出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