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所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
孟子说过:“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孔子说过:“孝悌为人之本。
”百善孝为先,如一条文明之河,流淌在中华大地。
一颗颗孝心的闪亮,一个个孝行故事,使我们这个社会竞相绽放出“孝敬”的花朵。
并且成为和谐社会文明的一种象征。
20世纪60年代初,62岁的陈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一天,他出国访问归来,得知母亲得了重病,陈毅一下飞机就匆匆忙忙去看望他的母亲。
一进家门,就看见他的母亲正让保姆把什么东西往床底下塞,陈毅问母亲藏了什么东西在床底下。
母亲知道瞒不住,告诉陈毅是她刚尿湿的裤子。
陈毅动情地说:“娘,您重病在身,我不敢在您的身边照顾您,着实难受,这裤子我马上拿去洗了,还藏着做啥子。
”保姆连忙拦他,认为他这么大个官怎么能洗屎尿裤子。
陈毅母亲也说:“你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怎能让你洗裤子?”陈毅笑着说:“您在我小的时候不知道帮我洗过多少尿布了,现在儿子长大了,就算不能报答养育之恩,也让我尽一尽孝心吧。
”说完,陈毅便躬身拿着尿湿的裤子去洗了。
陈毅乃一代伟人,尚能如此躬身为病重得母亲洗屎尿裤。
“官大不变儿子身份,位高不忘尽孝之心。
”陈毅元帅不愧为中华民族敬老楷模。
更是我们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
不仅是像陈毅这样的伟人才能做到如此尽孝,一个平凡的人也同样能做到。
“母亲有难,我一定得为她做点什么。
”这是22岁的赴美留学生彭斯得知母亲病重后所说的一句话。
听说母亲得了重型肝癌,需要进行肝脏移植手术。
彭斯马上放下学业,从美国赶回广州,毅然切除了60%的肝脏给母亲,挽救了母亲的生命,更是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地悉心照顾着母亲。
他的这种孝心行为确实值得感动,也许,我们尽孝无需像彭斯这样行此大义。
一个电话、一个问候,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让它们操心……这些简单而微小的事情也是在尽一份孝道。
但是,生活中也会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与彭斯相比,一个留学生在机场为了零花钱与母亲发生争执,连捅母亲9刀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在遵崇“百善孝为先”的中国,这样以怨报德式的行为触动着国人的神经和情感。
是因为他学历不够吗?是因为他道德品质不够高?还是他不够成熟?但同样是留学生,他们却差之千里。
所以说百善孝为先确实值得我们所提倡和践行的。
羊羔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
一个人无论多么伟大,他总是母亲所生,父母所养。
无论是总统还是农民。
无论是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
做人一定要时刻谨记:百善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