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媒体概论复习大纲

新媒体概论复习大纲

新媒体概论复习大纲2017-2018(一)

第一章 新媒体导论

一、新媒体定义(名词解释)

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微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等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新兴媒体”,也包括“新型媒体”。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多选题)

1、数字化;2、多媒体;3、互动性;4、网络化;5、个性化

三、新媒体传受双方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单选题)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3、从消费产品到生产内容。

四、用户生产内容(UGC)(名词解释)

用户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又称作User Greated

Content,UGC),泛指以任何形式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是Web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

它的发布平台包括微博、博客、视频分享网站、维基、在线问答、SNS等社会化媒体。

五、UGC的特征(单选题)

1、以网络出版为前提;2、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3、非专业人员或权威组织创作

第二章 新媒体类型

★ 第一节 网络媒体

一、 请简述新媒体的主要类型(单选题)

互联网新媒体:博客、微博、播客、维客、 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

手机新媒体: 手机报、手机电视。

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IPTV 。

户外新媒体:移动电视、户外彩屏、楼宇电视等。 二、搜索引擎的特征(多选题)

1、搜索引擎本身不生产内容,却是信息的集大成者;

2、搜索引擎不能控制信息的内容却能控制信息的传播。

三、搜索引擎的分类(单选题)

百度搜索属于: 1、目录式搜索引擎;2、全文搜索引擎;3、元搜索引擎;4、垂直搜索引擎

四、门户网站的概念和功能(多选题)

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

门户网站被称为网络世界的“百货商场”或“网络超市”,主要提供:新闻、搜索引擎、网络接入、聊天室、BBS、免费邮箱、影音资讯、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游戏、免费网页空间等。

五、门户网站的类型(单选题)

“中国四大门户”属于以下那一类

1、综合类门户网站;2、地方生活门户网站;3、垂直类门户网站

六、门户网站的特性(选择题)

1、先入为主的导航性;2、庞大的用户群;3、网民的依赖性与高黏性;4、完善的搜索引擎;5、灵活性。

七、社交网站SNS(名词解释)

SNS(英文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缩写),社交网站是为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群创建的在线社区。社交网站是互联网的一种服务,它可以让用户在特定的网络系统中构建一个公开或半公开的形象,用户还可以在上面列出自己的联系人,彼此进行交流互动。

八、网络社区(单选题)

网络社区是互联网最早兴起的概念之一,是伴随着网络以及网络行为的扩展而出现的一个人类社会活动的新空间。网络社区作为言论传播和人际互动的新平台,是社会群体互动的最重要的网络场域之一。

网络社区包括趣缘型网络社区、SNS型社区(社交网站)、幻想型网络社区、交易型网络社区。

九、博客(名词解释)

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ger的音译。Blog是Weblog的简称,即Web 和Log 的组合词,Weblog就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简称“网络日志”。

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 brevity); 个性化(Personality)。

十、博客的特点(选择题)

1、个性化的传播空间和原创性;

2、互动性的传播方式;

3、开放式的传播内容;4、娱乐性;5、草根性;6、感性化。

十一、微博(名词解释)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简短的文字(通常不超过140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国际上最早、影响力最大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

十二、微博的主要类型(选择题)

1、媒体微博;2名人微博;3、官方微博;4、草根微博。

十三、微博的特点(选择题)

1、简单易用;2、主动性强;3、即时性强;4、发布平台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移动性;5、信息传播的碎片化;6、草根性

十四、新媒体的类型(选择题)

1、门户网站;2、社交网站SNS;3、搜索引擎;4、视频网站

★第二节 移动媒体

一、移动媒体(名词解释)

所谓移动媒体,即数字化、交互式、可移动、可上网的个人便携式新媒体,可实现用户之间和用户与网络之间的信息传输的传播设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包括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游戏机等一系列手持式设备。

二、手机媒体(名词解释)

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讯技术(例如4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 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重要成员,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实现了用户与信息的同步。手机媒体的业务类型主要有手机报和手机电视。

三、手机媒体的优势(单选题)

1、高度的移动性与便携性;

2、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3、互动性; 4、受众资源极其丰富;

5、多媒体;6、个性化、人性化 四、微信的传播优势(简答题)

1、传播内容:重社交,轻内容,以人际传播为主。

2、传播方式:多媒体传播。

3、传播主体:强关系连接,双向性、互动性强。

4、传播效果:扩散性、准确性、隐蔽性。

五、微信传播的社会影响(单选题)

1、移动端社会舆论表达入口

微信借助口碑营销实现了用户数量的爆发式增长,逐渐成长为用户在手机客户端最重要的社交媒体。

微信在诸多社会事件中的影响,不断凸显着微信的社会价值。

随着微信媒体属性的不断加深,众多政府部门纷纷入驻微信,借助微信平台实现政府信息传播。

2、企业营销的新渠道

基于LBS技术和查看“附近的人”功能,挖掘潜在客户,实行精准营销。

基于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和“二维码扫描”功能,开展品牌病毒式传播,发展电子商务。

基于公众平台和朋友圈功能,打造全新社交关系网,开创企业口碑宣传新方式。

基于数据统计功能,开启大数据时代定制服务营销新模式。

3、为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提供平台

A、纸质媒体使用微信情况;

B、微信在广播上的应用;

C、微信在电视媒体中的应用;

D、媒体类公众平台的发展。

六、新闻客户端(名词解释)

新闻客户端又叫移动新闻客户端、内容阅读客户端或新闻APP,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兴起而出现的,适用于移动媒体终端的新闻资讯平台。

七、新闻客户端的类型(选择题)

1、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如网易新闻客户端);

2、搜索引擎新闻客户端(如百度掌上新闻聚合平台);

3、专业新闻网站客户端(如新华社“中国网事新媒体客户端”);

4、传统报刊新闻客户端(“两微一端”;如中国青年报新闻客户端)

八、新闻客户端的特点(单选题) 1、短小精悍但信息量大;2、杂志式阅读模式;3、交互性;4社会化。

Δ第三节 广电新媒体

一、数字电视概念(判断题)

数字电视即(Digital TV,DTV)指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数字电视采取了不同的信息编码与解码方式,这是与模拟电视最大的技术区别。

二、IPTV的内容(单选题)

1、直播类,即实时广播的节目;

2、非直播类,即点播节目;

3、IPTV可以提供交互式服务,包括——电视类服务(视频点播、直播电视、时移电视)、通信类服务(语音业务、即时通信业务)、增值业务(电视购物、互动广告、在线游戏)。

三、户外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单选题)

1、户外新媒体的传播是“短效”传播;

2、相比传统户外媒体,户外新媒体广告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播放,表现力更强;

3、高曝光率和分众接触人群;

4、传播效果与传播成本的性价比高。

四、移动电视(车载)传播特点(多选题)

1、移动接收——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和伴随性;

2、垄断性传播——传播环境的封闭性与强制性;

3、传播受众的开放性与指向性;

4、即时传播——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与时效性。

五、楼宇电视的传播特点(选择题)

第一、强烈的社区终端渗透能力;

第二、楼宇液晶电视媒体具有分众性,具有高度的针对性,目标群精准锁定;

第三、从传播效果评估的角度看,楼宇电视具有有效性,具有抗干扰性;

第四、从传播传播环境的封闭性来看,楼宇电视具有强制性和排他性。

☆第三章 新媒体应用

★第一节 新媒体与新闻

一、新媒体新闻(选择题)

狭义:指专业的新闻媒体通过新闻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的新闻。 广义:泛指通过所有新媒体介质传播的新闻。

二、新媒体新闻的传播特点(单选题)

1、容量巨大,个性十足;

内容——超链接,形式——多媒体(文本+图片+声音+图像)

2、超越时空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新媒体的平台基本是零门槛的,是开放的。

在新媒体新闻传播环境下,传播者和受众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便捷地进行实时地沟通和交流。

3、去中心化和大众赋权;

所谓去中心化和大众赋权,是指传统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模式被解构。

在信息多点传播的过程中,大众的话语权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张。

4、新闻传播的不确定性。

一是传播方向的不确定性;

二是新媒体新闻事件总是处在发展过程当中,其发展走向难以预料和控制。

三、新媒体新闻的传受关系特点(简答题)

主要表现为传受关系的位移和传播主体的多元。即:

1、 传统媒体的传播者也会变身为接受者;

2、 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可以随时成为传播主体。

3、 在新媒体新闻传播环境下,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平等对话。

由于传受关系的转变,传播的主体也变得多元。

四、新媒体新闻对传统新闻生产的影响(分析题)

新媒体新闻对传统新闻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来源,二是报道机制。

1、消息来源:从筛选、疏离、线人报料,到定制、接近、主动求援。

以微博为例——如何从微博上获取信息?

(1)从微博上获取的消息来源主要有两类:普通公众的线索报料(多为弱势群体发出的求助);事件当事人的微博发布(草根或精英,普通公众、热心网友或政府部门,往往跟公共事件密切相关)。

(2)微博作为消息来源的功能的具体表现:

线索的随机筛选可转变为一定程度上的跟踪定制(如微博的“关注”功能、“热门话题”功能等);

记者与关键消息来源的距离缩短,由疏离、陌生变为接近、熟知。

记者获取线索除线人报料外,还可以主动求援、广泛搜寻知情人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