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资料
温室效应
臭氧层空洞
地球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中的大部分紫外
线,从而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伤害,所以被称为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家用冰箱中的制冷剂(氟氯代烷)和汽车尾气中的 氮氧化物在破坏臭氧层中的反应中起着催化剂的作 用。其原理为: Cl+O3 = ClO+O2 ClO+O = O2 + Cl 总反应:O3 + O = 2O2
臭氧层的保护
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要求各国减少并
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 发达国家要求到2000年停止使用氟氯烃,发 展中国家则在2016年冻结使用,2040年淘汰; 并组织人力物力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
核试验的阴影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好莱坞出产的巨片《征服 者》刚投入放市场,便立即引起轰动,剧祖班子一时间 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然而,谁也没想到,伴随着成功的喜悦竟是巨大的 打击。3年后,在影片中担任角色的女影星苏珊· 海华因 身患恶性肿瘤遽然而亡。六年之后,剧组的另一位女影 星阿格妮丝· 摩海德同样被癌症夺去了生命。22年之后, 当年的主角约翰· 韦思也同样因癌症而魂归西天。奇怪 的是,悲剧没有从此中止。到了80年代初,《征服者》 原剧组220人中竟有91人患上了癌症,其中有46人离开 了人世,悲剧的气氛笼罩着好莱坞影城,这一幕幕悲剧 引起了全世界的惊诧和关注。
白色污染的治理
首先,政府参与,严令禁止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
制品; 再者,尽快寻找并生成理想的替代产品 : 一次性纸餐具首先被考虑,无毒无害、易回收、可 再生利用,可降解或半可降解等优点,但是,纸的生 产过程本身就是对大自然的破坏,一方面砍伐林木导 致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制浆带来水浪费与水污染。换 句话说,与塑料一次性餐具比,纸制品对环境的污染 及破坏只是提前了时间,改变了方式而已; 在老区沂蒙,有一个叫李玉忠的农民,从用秸秆做 家用器皿的传统中得到启发,大胆地试制“秸秆碗”, 在一次性使用后,入土是肥料,入水可自动“化”解 为鱼饲料;弃之路边,几天后就化为乌有,实现了自 然状态下的分解。
一大批科学家迅速赶来了。经过反复调 查,人们最后终于查出了原因,原来,影星 们患上的癌症与圣乔治沙漠的沙粒有关。他 们又用卡车将许多沙子运进摄影棚。继续该 片的内景拍摄。不料,这些小小的沙子竟然 酿成如此惨剧,实在令人痛心和震惊。原来, 在圣乔治沙漠200千米的内华达州,有个美 国原子弹试基地,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将放 射性物质四处扩散,严重污染了圣乔治沙漠, 才导致了众影星罹难的惨剧。
*
痛痛病
继水俣病之后,日本又发现了一种怪病。患病初期, 患者只是感到腰部和手足等处关节疼痛,后来又发展为 神经痛,及至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折、在剧痛难忍 中丧生。对死者尸体解剖发现,他们全身多处骨折,有 的竟达到73处,身高也萎缩了几十厘米。这种病因不明 的疾患,就被称为“痛痛病”。 经过调查,痛痛病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下游镉污 染地区,病因就是当地的居民长期饮用被镉金属污染的 河水和食用此水灌溉的含镉稻米。这些镉是从哪里来的 呢?原来,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神通川上游开设了 炼锌厂,炼锌厂积年累月向神通川排放废水,其中含有 大量的镉离子,于是镉便由食物链进入人体,积累了一 定的数量最后引发了“痛痛病”。 痛痛病事件从1955年一直延续到70年代。据统计, 1963年至1979年共有患者130人,其中81人真的痛死
温室效应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全球变暖,非洲将 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地中海地区由于 严重的 缺水将出现半沙漠化,积雪在欧洲将全部消失。气 候的变暖将会使南北极的高山冰川融化,而使海平 面上升。海水的上涨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沿海城 市被海水吞没,如我国上海、意大利威尼斯、泰国 曼谷、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海滨城市将会遭到灭 顶之灾。地球变暖,会导致种种恶果。大气污染对 全球气温的影响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问题。于是,联 合国环境规划署把“警惕:全球变暖”作为1989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提醒人们保护全球气候,减 少或避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光化学烟雾
由于汽车尾气含有大量的石油烃废气、一氧 化碳、氮氧化物和铅烟,这些物质在阳光照 射下,生成淡兰色的光化学烟雾,其中含有 臭氧、氮氧化物、乙醛和其他氧化剂,危害 性很大,主要刺激眼、喉、鼻,引起眼、喉 发炎和不同程度的头痛,严重时会死亡。 1952年发生的美国洛山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中, 65岁老人死亡400余人。
光化学烟雾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温室里,玻 璃能让阳光进入室内,但它却吸收了一定比率的 热辐射,并阻挡了这些入射的热辐射返回空间。 这样,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加热补偿,温室内白天 的温度就会比室外气温高出许多。大气中,有一 些气体,具有与玻璃相似的作用——让阳光到达 地球,阻碍热量从地球表面散发出去,从而维持 了地球表面的气温。这种效应,就如同温室的作 用一样,称为“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 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氯氟烃、 臭氧等气体,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
二、水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无机物,碱、盐等,重金属耗 氧物质,植物营养物质,石油,难降解有机物等。 另外还有氰化物、酚类、病原体、放射形物质、 悬浮固体物等。
1.来源: 石油炼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用
过
农药或化肥的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气污 染物和地面淋洗固体垃圾等。 2.危害: 污染水源,改变水质,加剧水源危机。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海滨风景区。
*女儿国之谜
《 西游记》中描写了唐僧一行西去 取经路过女儿国的故事。众人不相信 有其事,如果真如此,那么怎能繁衍 后代?岂不是种族灭绝,国之不存了 吗? 曾在广东某一山区的村寨里,数 年前连续出现的尽是女孩,人们急了, 照此下去,这个山区岂不也变成女儿 国了吗?有的人求神拜佛,也无济于 事。有位风水先生开言道:“地质队 在后龙山寻矿,把龙脉破坏了,这是 坏了风水的报应啊!”
由于死亡藻类分解时会放出一些CH4、 H2S 等气体,使海水变得腥臭难闻,水质恶化。这种 由于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蓄积而引起的污染, 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这种现象在海湾出现 叫做“赤潮”,如果发生在淡水中,又叫做“水 华”。因此,水体富营养化是赤潮的先兆,赤潮 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那么,如何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呢? 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把含大量氮磷元素 的废水堵截在进入天然水体之前。例如,禁止含 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对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 进行净化处理,往污水中加入Al2(SO)4 和 Ca(OH)2等沉淀剂除去磷等等。
*“赤潮”与水体富营养化
“赤潮”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它会造成水
质恶化和鱼类的大量死亡。1998年春天,又一股 来势汹涌的赤潮横扫了香港海和广东珠江口一带 海域。赤潮过处,海水泛红,腥臭难闻,水中鱼 类等动物大量死亡。当地的各种养殖场损失惨重。 据《经济日报》报道,此次赤潮事件,香港渔民 损失近1亿港元;大陆珍贵养殖鱼类死亡逾300吨, 损失超过4000万元。一时间,各新闻媒体炒作纷 纷,人们不禁要问,何为“赤潮”?它是如何发 生的?
3.治理:
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太阳 能、氢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使 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 收净化再利用等。大力植树造林严 禁乱砍滥伐。政府部门合理规划、 制订标准、加强监测。
随堂练习 1.造成大气污染的SO2主要来源于(B ) A.自然界硫化物的分解 B.大量含硫燃料被燃烧 C.火山喷发 D.金属矿石的冶炼 2.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不会引起环境 污染的是( A ) A. N2 B.Cl2 C. SO2 D.H2S
于是,迷信的村民千方百计找到了原来在此
地探矿的地质队,闹着要他们陪“风水”。 地质队又回到了这个山寨,进行了深入的调 查,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在探矿的时候, 钻机把地下含铍的泉水引了出来,扩散了铍 的污染,使饮用水的铍含量大为升高,长时 间饮用这种水,而导致生女不生男。 后经治理,情况得到好转,在“女儿国”里 又生出男孩了。
臭氧空洞
死鱼事件
环境污染仍在继续,然而,谁能想 到,渔家烧菜煮饭竟用如此肮脏的污水。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碳 氢化物、氮氧化物、飘尘、煤尘、放射性物 质等。
1.来源:煤、石油的燃烧,矿石的冶炼,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植物生长 破坏建筑材料 改变地球气候等
*拿破仑之死之谜
不可一世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君主 拿破仑死于1821年在圣赫勒拿岛死
去。拿破仑死于何人之手?100多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来一直是个谜。 随着科技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
科学家用重要的环境污染“监测器”——
头发,分段分析其微量元素的浓度,以了解各
时期内微量元素的摄入情况。结果发现拿破仑 的头发里砷的含量比常人高出40倍,而圣赫勒 拿岛上的食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砷。历史之谜终 于揭开,叱咤风云的拿破仑死于慢性砷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亦即含氮磷营养盐的富集是赤潮 发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大量含氮、磷肥料的生产和使用、特别是含磷 洗涤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即行排放,成为当 今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的重要物质来源。水体中 过量的磷、氮营养盐,成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 的营养物,使得蓝、绿藻和红藻迅速生长,急 剧繁殖。它们的繁殖、生长、腐败,引起水中 氧气大量减少,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大量窒息 死亡。某些藻类甚至还会释放出一些有毒物质 使鱼类中毒死亡。此外,
白色污染
被称为“白色污染”的,我们目前常见常用并常说
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 我们着实为这方便又实 用的东西叫过好——它因不能重复使用而卫生,不 需要洗涤而方便,等等。 但很快,我们就认识到,这类塑料餐具,虽说在 用后被我们扔掉了,但却永远成为这个地球上的无 机物垃圾。用专业术语说就是,自然状态下不能分 解。于是,这给人类带来方便的东西也给地球带来 麻烦。从农村到城市,从田野到山林,从小河沟到 扬子江,到处可见废弃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于是, 人们开始呼吁治理这“白色污染”,消灭这“白色 污染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