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公司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
(一)单位应急救援组织由下列人员组成:总指挥、事故现场指挥员、应急救援组、工程抢险组,安全疏散组、机动救助对和善后工作组等。
(二)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分工如下:
1、总指挥: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担任。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不在岗位时,由在场职务最高的管理人员担任,全权负责事故的处置。
主要职责包括:
(1)根据事故现场状况决策抢险救援、安全疏散等事项,对现场指挥员下达任务指令。
(2)根据事故状况向上级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报警,负责或指定专人向上级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3)其他管理人员担任总指挥时,通过电话随时向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汇报事故的处置情况。
(4)当上级或政府有关部门专业救援力量到场后,负责介绍基本情况,移交总指挥权,协助指挥救援。
(5)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负责组织或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2、现场指挥员:由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负责人不
在时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担任。
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
(1)了解、查看事故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排除险情、控制事态、组织救援、应急疏散等工作。
(2)及时向总指挥通报事故现场情况,便于总指挥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
(3)当上级或政府有关部门专业力量到达后,为其提供现场事故基本情况和单位现有救灾设备设施等情况;移交现场指挥权,继续协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负责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应急救援组: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保卫人员和义务消防员为救援组成员。
主要职责包括:
(1)在现场指挥员的指挥下,开展控制、扑救灾害性事故工作。
(2)利用现有的设施营救被困者和伤员,将被救助人员护送至相对安全地带,由应急疏散组送至安全疏散指定地点。
(3)负责事故现场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如
实提供现场有关情况。
4、工程抢险组:单位的工程技术、维修人员即是抢险组成员。
主要职责包括:
(1)在现场指挥员的指挥下,排除生产设备设施故障,控制险情。
(2)为现场安全生产设备设施提供技术保障,协助应急救援组抢险救灾。
(3)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为事故调查人员提供引发事故设备设施的技术参数。
5、安全疏散组:由单位的从业人员和部门经理组成。
主要职责包括:
(1)在总指挥的指挥下,在各自工作区域内引导现场人员的应急疏散。
(2)协助应急救援组护送伤员。
(3)集中安置、安抚被疏散人员。
(4)按照游客名单,及时清点疏散人员,确认是否有失踪人员。
6、善后工作组:由办公室、人力资源、后勤保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等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包括:
(1)代表单位接待新闻媒体,对外发布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2)记录整理生产安全事故和事故处理记录。
(3)组织或协调组织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对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
(4)组织或协助起草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5)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确定赔偿事宜。
(6)安置、安抚疏散人员及住宿用餐等。
(7)探望伤员,协助医疗机构安排伤员的救治等。
(三)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
灾害性事故是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的大敌,旅游行业涉及面广,包罗万象,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完全是通过星级饭店、旅游景区、旅行社、社会旅馆、乡村民俗旅游村(户)等旅游企事业单位而实现的。
星级饭店功能齐全,是社会各界举办会议、聚会、节庆、婚礼、社交、娱乐、健身、食宿的人员密集场所,客流量大,具有高层建筑多、地下设施多、电器设备多、贵重商品多、聚集人员多的特点,一旦发生生安全事故,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大、扑救难度大、社会影响大;旅游景区是游客出行的目的地,有山有水及各种大型游乐设施,如果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旅行社在组(接)团过程中,如果司陪人员没有安全防范意识,在行车和游览
途中也会发生安全事故。
因此,旅游行业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防患于未然,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才能使经营活动得到有效保障。
(一)应急求援预案启动程序
1、各岗位报警程序:
(1)任何人在单位内任何地点遇有火灾、设备设施事故或其它突发事件,首先应头脑冷静,快速了解事故状况,并立即拨打内线电话,向总机或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报警。
(2)报警时向接警人员简单明了地说清楚发生事故的确切位置、事故的性质和事故现场的状况及本人姓名。
(3)在没有危及到报警人或发现人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要根据现场情况应用安全设备实施排险救援,如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要就近取出灭火器材进行控制和扑救;如事故已经危及到报警人或发现人的人身安全,应在距离事故现场最近的安全地带,等待抢险救援人员到来。
2、总机值班员报警程序:
(1)总机值班员接警时,应问清事故发生部位、事故性质、目前状况、报警人姓名等内容,做好记录,注明时间。
(2)先将事故情况向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报告,再依次向事故发生部位主管部门、后勤保障部门、安全生产负责人或在单位的最高管理人员报告。
(3)根据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的指令向相关管理人员报告。
(4)根据应急救援总指挥的指令向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专职救援部门报警。
(5)当电话系统出现故障时,应启用手机、对讲机等其它通讯器材进行沟通联络。
3 、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接警后启动程序;
(1)接警后要立即携带必要物品(对讲机或手机、防毒面具、手电、破拆工具等)赶赴事发现场,对事故状况进行了解、查看、判断、确认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总机值班员,向安全生产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
(2)迅速承担现场指挥员的任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性质,启动相关应急方案,指挥应急救援组实施控制、扑救工作,抢救受伤、被困人员,疏散现场其他无关人员。
(3)控制现场事态,设置现场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
现场。
(一)后勤保障部门接警后启动程序:
(1)值班员接警后,应当立即组织本部门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成工程抢险组。
(2)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控制抢险措施,检查、排除可能因事故而引发的新的险情。
(3)启动安全生产设备设施协助救援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二)事故发生部门接警后启动程序:
(1)值班员接警后,应当立即通知本部门负责人,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待命行动。
(2)迅速通知本部门在岗人员,在各自工作区域内待命,做好应急疏散准备。
(3)当接到总指挥下达的疏散命令后,部门负责人立即指挥本部门在岗人员疏散各自工作区域内的客人。
(4)在岗人员接到疏散指令后,要按照“紧急疏散方案”迅速引导客人沿最近的安全通道撤离危险地带。
(三)其他经营部门接警后启动程序:
(1)经营接待部门接警后,迅速打印出客人名单,
交与部门负责人或安全生产负责人。
(2)靠近疏散门的工作人员迅速将疏散门打开,设专人控制人员进入,向外疏导人员。
(3)在被疏散人员临时集中地点,经营接待部门负责人或安全生产负责人做好现场秩序管理,安抚被疏散人员情绪,对提出的问题做好耐心解释,按客人名单做好清点工作。
(4)经营销售部门负责为被疏散客人安排临时休息地点,提供饮用水,必要时提供方便食品。
(5)疏散集中地点其他人员要注意观察有无人员身体出现不适,确有人员身体出现不适时,立即请医生诊治,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6)当有伤员需要送往医院时,立即联系“120”。
(7)各收银台接到报警后,要迅速封存帐目、现金、有价证券等财物,接到疏散命令后,携带上述物品撤至安全地点。
(8)贵重商品柜台接到报警后,要迅速将贵重物品收入保险柜封存,防止丢失;必要时及时转移。
(四)善后工作组接警后启动程序:
(1)接待新闻媒体处置程序:
为了客观、全面反映生产安全事故,接待新闻媒休工作由办公室负责人全权负责。
在单位内未被授权的人员遇到采访、询问时,不得随意发表意见或事故信息,应请采访者询问单位发言人。
生产安全事故救援过程中,一律不得接受媒休的访问。
(2)事故调查和处置情况程序:
事故救援工作结束后,安全生产负责人要迅速召集生产经营、后勤保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制人,组成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
开展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工作;勘查事故现场、询问当事人、知情人、相关技术人员等。
查阅事故设备设施资料,必要时可请有关部门作出技术检验。
召集调查组会议,汇集资料、分析案情、确定原因、明确责任、制定防患措施,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决定。
起草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报告上级和政府有关部门。
整理生产安全事故和事故处置记录并存档。
(3)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确定赔偿事宜。
(4)探望伤员,协助医疗机构安排伤员的救治等,支付或垫付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