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蝙蝠与雷达

蝙蝠与雷达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蒙眼过障碍物”,就是让一个同学蒙住眼睛,走过我们设置的这些小障碍物,并且不碰到它们。

谁想来玩?
指生玩游戏
师:蒙住眼睛绕过这些障碍物难吗?
生:难
师:你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生:眼睛蒙住了,看不见东西
师:在一般情况下,人要在黑暗中找到方向是非常困难的,但飞机为什么又能在漆黑的夜空中飞行呢?那究竟又是谁帮助人类解决了这一难题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课题
师:说到蝙蝠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今天,老师带了一些它们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白板出示蝙蝠图片)
师:你知道有关蝙蝠的知识吗?
生汇报
师:雷达又是什么样的呢?(白板出示雷达照片)你们看,这就是雷达。

你知道有关雷达的知识吗?
生: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可以发出超声波。

师: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一课。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师:通过朗读,你知道这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吗?
生: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

师: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蝙蝠有什么本领?
生:蝙蝠边飞边发出超声波,在夜里找到蚊子。

师:哪一个自然段描写蝙蝠飞行本领高?
生:第三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下第三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见过蝙蝠吗?蝙蝠在夜间飞行,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划一划。

生: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白板出示句式)
师:是的,这句话当中出现了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关联词:即使……也……
你们可以用这组关联词来造句吗?
师: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生:不是
师: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同样的疑问,一起来做一回小科学家,来研究和发现一下其中的奥秘吧!
(白板出示四、五自然段)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人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在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呢?
生: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1.师:找一找,科学家第一次实验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用“首先……然后……最后……”有顺序地说一说科学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试验结果如何?生答: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个也没碰。

小科学家们,从这个结果中你有何发现?
(蝙蝠不是靠眼睛来探路的。

)
2.第二次、第三次试验科学家又是怎样做的呢?
(屏幕演示第二次、第三次做试验的情况)
边演示,学生边用“首先……然后……最后……”的句式分别说出第二第三次试验是怎样做的。

师:结果怎么样?
3.教师小结:
科学家针对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做了三次试验,第一次排除了视觉在夜间飞行中的作用。

第二、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写试验时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详有略,同时使我们知道写试验情况时应介绍交代什么。

望同学们学习这些写作方法。

师: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生: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师:那么现在你们可以来帮老师完成这个表格吗?
(白板出示表格)
师: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配合是什么意思?
生:配合的意思就是两样东西一起来完成,
去掉“配合起来”这四个字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不能去掉呢?
生:去掉就说明嘴和耳朵不是一起工作的。

师:是的,“配合”这个词强调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

师:那么蝙蝠又是如何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让咱们带着疑问默读第七自然段。

画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白板出示: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师:那么科学家们又是如歌揭开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的呢?
生:反复研究
师: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认真、刻苦钻研的精神,结论来之不易。

师: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
功夫,这种不断努力研究发现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

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齐读第七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想想蝙蝠的嘴巴和耳朵怎样配合?用图示表示出来(超声波用“)))))))))”表示,障碍物用“”表示)
嘴))))))))障
蝙蝠碍
耳朵(((((((物
3、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那么雷达又是怎样给飞机探路呢?默读第8自然段,用图示表示出来。

天线))))))))障
雷达碍
荧光屏(((((((物
4、根据蝙蝠和雷达探路的图示,叙述蝙蝠和雷达探路的方法。

蝙蝠: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超声波,超声波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了飞行的方向。

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有障碍物就改变方向。

5、比较两幅图后填空。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五、拓展延伸,激发思考
1、阅读资料袋,说说资料袋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告诉了我们一门什么科学?
2、雷达是仿照蝙蝠制造出来的,科学家还从哪些生物的身上得到启示,制造了哪些现代化设备?
(白板出示图片:苍蝇的眼睛,发明了蝇眼摄象机。

鹰的滑翔技巧,发明了滑翔机。


科学的征途是无止境的。

大家想不想将来也利用仿生学制造出一些有用的设备?只要大家今后多学习知识、多留心生活,做到善
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研究,充分打开想象的翅膀就一定能够办得到。

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科学科技。

苍蝇的眼睛,发明了蝇眼摄象机。

鹰的滑翔技巧,发明了滑翔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