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olidworks(第五章 混合建模)

solidworks(第五章 混合建模)

SolidWorks三维造型范例教程第五章混合建模5.1 造型设计范例一n造型思路:在“前视基准面”上分别作出带拔模斜度的圆柱体和三角形体,然后用旋转除料的方式切出顶面,最后倒圆角,完成造型,如图5-1所示。

5.1 造型设计范例一n绘图步骤:n(1)单击“新建”图标,新建一“零件”文件,并单击“保存”图标,保存文件。

n(2)在“前视基准面”上创建“草图1”,绘制出直径为46的圆。

n注意:“草图1”的圆心与坐标原点重合。

n(3)拉伸“草图1”,选择特征工具栏里的“拉伸”命令,打开对话框,如图5-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后结果如图5-3所示。

n(4)在“前视基准面”上创建“草图2”,如图5-4所示。

拉伸结果如图5-5所示。

n(5)在“右视基准面”上创建“草图3”,如图5-6所示。

n(6)切除实体。

单击特征工具栏里的“切除-拉伸”图标,打开如图5-7所示对话框,选择“草图3”,再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造型,如图5-8所示。

n(7)对实体倒圆角,具体过程如图5-9、图5-10和图5-11所示,最后造型结果如图5-12所示。

5.2 造型设计范例二n造型说明:如图5-13所示,本例主要使用“拉伸-切除”、“曲面-填充”、“使用曲面切除”等命令对正方体进行裁切,具体过程见绘图步骤。

5.2 造型设计范例二n绘图步骤:n(1)单击“新建”图标,新建一“零件”文件,并单击“保存”图标,保存文件。

n(2)在“前视基准面”绘出“草图1”,即40×40的方体,并拉伸至高度40。

n注意:“草图1”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n(3)在方体的左侧面作草图线,如图5-14所示。

然后使用特征工具栏里的“拉伸-切除”命令作出倾斜面,如图5-15所示。

n“草图2”的直线的下端点与方体的右下角点重合,直线的上端点与方体的一条上边线重合。

直线与一条垂直边线成5°角。

n保留实体上部n(4)在方体的后面作草图线,如图5-16所示。

然后使用特征工具栏里的“拉伸-切除”命令裁切实体,结果如图5-17所示。

n“草图3”的直线水平,且左、右端点分别与方体直边和斜边重合,直线与底边相距12。

5.2 造型设计范例二n(5)绘制“草图4”、“草图5”、“草图6”和“草图7”,请见图5-18所示。

n草图5:在底面绘出与一条底边成60°的直线。

其中一个端点与“草图4”的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与中心线重合。

n草图4:在前面绘出与斜边成30°的直线。

n注意:绘这两个草图之前要先用“中心线”命令绘出这两条中间线。

n草图6:在右视面上绘制。

其余同“草图5”。

n草图7:在上表面建立草图,用直线连接两个端点。

n注意:4个草图要首尾相连,封闭。

n图5-18n(6)单击曲面工具栏里的“曲面-填充”图标,然后在绘图区分别选择“草图4”、“草图5”、“草图6”和“草图7”,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填充曲面的构建,详细过程请参见前节有关内容。

5.2 造型设计范例二n(7)曲面延伸。

注意:延伸后,曲面要超过实体。

详细过程请参见前节有关内容。

最终结果如图5-19所示。

n(8)使用曲面切除实体。

详细过程请参见前节有关内容,最终结果如图5-20所示(隐藏了延伸曲面)。

n请注意切除方向,最后得到“使用曲面切除1”特征。

n(9)镜像“使用曲面切除1”特征。

使用特征工具栏里的“镜向”命令,打开如图5-21所示对话框,设置并选取要镜像的特征,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造型,如图5-22所示。

n镜像面n友情提示:如果在绘图区拾取“使用曲面切除1”有困难,请在状态树里选取。

n(10)在“上视基准面”上绘制“草图8”,如图5-23所示。

然后使用特征工具栏里的“拉伸-切除”命令作出斜槽,如图5-24所示。

n友情提示:在“拉伸-切除”时,请选择“两侧对称”,拉伸距离可适当大些。

n(11)对“草图1”进行拉伸增料,距离为12,请注意拉伸方向。

结果如图5-25 所示。

n(12)对“草图2”进行拉伸除料,距离为“完全贯穿”,完成造型如图5-26所示5.3 造型设计范例三n造型说明:如图5-27所示,本例主要使用“拉伸-增料”、“抽壳”、“倒圆角”等命令完成造型,具体过程见绘图步骤。

5.3 造型设计范例三n绘图步骤:n(1)单击“新建”图标,新建一“零件”文件,并单击“保存”图标,保存文件。

n(2)在“前视基准面”绘出“草图1”,如图5-28所示,然后将其拉伸至高度85,结果如图5-29所示。

(3)在拉伸体的左侧面绘制如图5-30所示草图,然后使用拉伸除料命令将其拉伸51.20,结果如图5-31所示。

n(4)使用特征工具栏里的“抽壳”命令,打开如图5-32对话框,设置并选取要去除的面,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造型,如图5-33所示。

n要移除的面。

n此处为抽壳后的壁厚。

n要移除的面可多选。

n另外,在此处可设置抽壳后不同的壁厚。

n(5)在壳体的前面绘制如图5-34所示草图,然后使用“拉伸增料”命令将其向内拉伸54.6,结果如图5-35所示。

n(6)再一次使用“抽壳”命令,完成造型,如图5-36所示。

具体设置同上。

此为移除面,抽壳厚度4。

n(7)对实体倒圆角(圆角R6),造型结果如剖面视图5-37所示。

n(8)使用“异形孔”命令作出侧面的孔,如图5-38、图5-39和图5-40。

最后造型如图5-41所示。

5.4 造型设计范例四n造型说明:如图5-42所示,本例主要使用“特征-扫描”和“圆周阵列”等命令来完成造型,具体过程见绘图步骤。

5.4 造型设计范例四n绘图步骤:n(1)单击“新建”图标,新建一“零件”文件,并单击“保存”图标,保存文件。

n(2)在“前视基准面”绘出“草图1”,圆心在原点上,如图5-43所示,然后将其拉伸至高30,如图5-44所示。

n(3)创建距“前视基准面”50的“基准面1”,如图5-45所示。

n(4)在“基准面1”上绘出“草图2”,圆心在原点上,如图5-46所示。

n(5)使用命令,创建“基准面2”,如图5-33和图5-47所示。

n创建“基准面1”:请选择“等距距离”方式,完成创建。

n创建“基准面2”:在基准面创建对话框中,请选择“垂直于曲线”及“将原点设在曲线上”。

然后在绘图区选择“草图2”里的圆,此时会出现“基准面2”的预览,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创建。

n图5-485.4 造型设计范例四n(6)在“基准面2”上绘出“草图3”,圆心在“草图2”的“圆”上,如图5-49 所示。

n若不能准确捕捉坐标原点,可任意绘出小圆,然后在属性框中修改参数即可。

n(7)使用“扫描”命令,扫描生成实体。

过程如图5-51所示和5-52所示。

n以“草图2”作为扫描路径,以“草图3”作为扫描轮廓,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实体的扫描。

n(8)在“右视基准面”上作出“草图4”,如图5-53所示。

n(9)使用命令,创建“基准面3”,如图5-54所示。

n创建“基准面3”,具体请见第(15)步,点在“草图4”的上端点处。

n友情提示:“草图4”的左端点在圆环中心上,右下端点要在圆柱里侧。

注意:只要不超过圆柱的内孔就可,这样在扫描时才能保证正确。

n(10)在“基准面3”上绘出“草图5”,如图5-55所示。

5.4 造型设计范例四n(11)使用“扫描”命令,扫描生成实体,如图5-56所示。

其余参见第(7)步。

n(12)圆周阵列刚生成的实体,如图5-57所示。

n①制作基准轴。

使用参考几何体工具栏里的“基准轴”命令。

n②阵列。

使用特征工具栏里的“圆周阵列”命令。

n圆心在“草图4”的端点上。

n(13)旋转生成手柄。

在“右视基准面”绘出“草图6”,如图5-58所示。

n此直线作为旋转轴线。

n(14)使用特征工具栏里的“旋转-凸台”命令,生成旋转特征。

具体操作如图5-59所示。

n(15)使用特征工具栏里的“圆角”命令,进行锐边倒圆角,参数设置如图5-60所示。

确定后最终结果如图5-61所示造型。

5.5 造型设计范例五n造型说明:如图5-62所示,本例主要使用“拉伸-增料”、“放样-除料”、“拔模”、“倒圆角”等命令完成造型,具体过程见绘图步骤。

5.5 造型设计范例五n绘图步骤:n(1)单击“新建”图标,新建一“零件”文件,并单击“保存”图标,保存文件。

n(2)在“前视基准面”绘出“草图1”,中心在原点上,如图5-63所示,然后用“拉伸增料”命令,将其拉伸至高15,方向与Z轴反向,如图5-64所示。

n(3)在“前视基准面”绘出“草图2”,中心在原点上,如图5-65所示,然后使用“拉伸增料”命令,将其拉伸至高30,方向为Z轴正向,拨模斜度为2°,结果如图5-66所示。

n(4)在“上视基准面”绘出“草图3”,如图5-67所示。

然后使用“拉伸-切除”命令,修正终止参数为“完全贯穿”(注意切除方向),结果如图5-68所示。

n(5)对上一步拉伸切除后的实体曲面倒圆角。

参数及结果如图5-69所示和图5-70所示。

5.5 造型设计范例五n(6)以图5-70所示右上面作基准面,建立并绘出“草图4”,如图5-71所示。

然后使用“拉伸-切除”命令,修正终止参数为深度1,结果如图5-72所示。

n(7)在“上视基准面”绘出“草图5”,如图5-73所示。

在“前视基准面”绘出“草图6”,如图5-74所示。

n(8)制作“基准面1”,如图5-75和图5-76所示。

n“草图4”的基准面n“草图6”的线n注意:应用两面夹角方式制作“基准面1”。

n直线1·草图6n面<1>n(9)制作“基准面2”,详见图5-77和图5-78所示。

n注意:应用“点和平面”方式制作“基准面2”。

n点4·草图5n(10)制作“基准面3”,详见图5-79和图5-80所示。

n注:应用“距离”方式制作“基准面3”。

5.5 造型设计范例五n(11)在“基准面2”上制作“草图8”,详见图5-81所示。

n(12)在“基准面1”上制作“草图9”,详见图5-82所示。

n(13)在“基准面2”上制作“草图10”,详见图5-83所示。

n(14)在“基准面3”上制作“草图11”,详见图5-84所示。

n(15)对“草图8”和“草图9”做“放样除料”,结果如图5-85所示。

n(16)对“草图10”和“草图11”做“放样除料”,结果如图5-86所示。

n注意:在选择两个草图做放样时,选择点要在同一侧,否则生成的图形会扭转。

n(17)对内腔做拔模处理。

具体选择的参数如图5-87和图5-88所示。

n注意:正确选择中性面。

n在这里选择“基准面2”,它是各拔模面的基础面。

n单击此按钮改变拔模方向。

n(18)对各边倒圆角,过程略。

最终结果如图5-89所示。

5.6 造型设计范例六n造型说明:如图5-90所示,本例主要使用“拉伸-增料”、“放样-除料”、“拔模”、“倒圆角”等命令完成造型,具体过程见绘图步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