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穿条注胶对比

穿条注胶对比

隔热复合型材比较
Page 1
Page 2
目录
1、材料的热传导
2、热导率
3、隔热系统的连续性
4、隔热性能
5、铝材用料
6、其它方面
双色系统热变形温度生产流程配套厂商
材料的热传导
材料的热传导
Page 5
材料的热导率
2、材料的热导率
热导率(导热系数)λ[W/(m•K)]:或称“导热系数”。

是物质导热能
力的量度。

符号为λ。

其定义为:在物体内部垂直于导热方向取两个相距1米,面积为1平方米的平行平面,若两个平面的温度相差1K ,则在1秒内从一个平面传导至另一个平面的热量就规定为该物质的热导率,其单位为瓦特每米·开[W/(m·K )]。

热导率λ很大的物体是优良的热导体;而热导率小的是热的不良导体或为热绝缘体。

λ值受温度影响,随温度增高而稍有增加。

若物质各部之间温度差不很大时,在实用上对整个物质可视λ为一常数。

对于目前市场上铝型材的两种隔热方式:穿条式选用的是PA66GF25(聚酰胺66加25%玻璃纤维),注胶式选用的材料是PU (聚胺脂)。

其热导率见ISO 10077-2:2003《门、窗和百叶窗的热工性能—传热系数的计算—第2部分:框的数值计算》。

材料的热导率
摘自ISO10077-2:2003
Page 7
材料的热导率
所以注胶式隔热型材的隔热材料(PU )并不是有些公司所说的0.121W/m·K 。

隔热系统的连续性
几款典型的穿条式隔热型材系统
隔热系统的连续性
隔热性能
Page 10
隔热性能
Page 11
隔热性能
Page 12
Page 13
隔热性能
穿条式隔热型材热工性能
Uf ≤2,8 W/m²*K Uf ≤2,0 W/m²*K
Page 14
Uf ≤
1,6 W/m²*K
隔热性能
穿条式隔热型材热工性能
这些对于注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铝材用料
Page 16
其它方面------
双色系统
注胶双色系统工艺:方案一:
方案二:
Page 17
其它方面------双色系统
穿条双色系统:简单、方便
Page 18
其它方面------热变形温度
隔热条(PA66GF25)的热变形温度大于235℃,而隔热胶(PU )的热变形温度不到80℃。

从GB 5237.6〈铝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隔热型材〉的高温试验就可见一斑:
但是在中国不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铝型材在太阳直射6~8小时后,铝型材表面温度为63.4~83.5
℃。

其它方面------原材料成本
Page 20
其它方面------生产流程(针对隔热型材生产厂家)
注胶式隔热型材生产条件要求复杂:
1、生产环境要求浇注时保持铝材的温度高于18℃;
2、要控制A 、
B 组分适当的混合比例;
3、保持适当的搅拌速度以达到充分的混合;
4、确保产品没有气泡产生;
5
、切桥工艺比较复杂,较难控制;
6、开启过的隔热胶较难保存,容易浪费;
7
、必须在
23+2 ℃和45-55%的相对湿度下静置7天,比较费时。

8、生产过程中隔热胶的浪费比较大。

这样势必增加工厂生产成本!
图1
图4
图3
图2
隔热槽
浇注隔热胶
切桥后形成隔热节能铝型材
混配头
Page 21
其它方面------配套厂商
穿条式隔热型材为欧式隔热型材,注胶式隔热型材是美式隔热型材;
欧式隔热系统是整体登陆的,从系统公司(如旭格、海德鲁、罗克迪等)到五金件公司(如诺托、丝吉利亚、G-U 等)是作为一个整体登陆中国市场的;
而美式隔热系统,可能只有注胶隔热技术在中国登陆了。

Page 22
U 值与K 值的问题
(这个问题因为最近问的人比较多,所以特别说明下)
Page 23
U 值(K 值)-------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 时,单位时
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单位为W/(m 2·K)。

K 值-------中国U 值------ISO 、欧洲、美国、日本等
1 W/(m 2·K) (公制)=0.176Btu/h·ft 2·F (英制)
执行的检测标准:
中国:
GB/T 8484-2002《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T 16729-1997《建筑外门保温性能检测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欧洲:
EN ISO 12567-2000《门窗的热工性能----由热箱法测定传热系数》
这也是国际标准
美国:
ASHRAE 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