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法基本理论考试题按章整理归纳

行政法基本理论考试题按章整理归纳

C.它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享有规章制定权
D.它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但不享有规章制定权
【答案】C
【解析】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包括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新华通讯社、中科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
D.各部门规章之间、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答案】C
【解析】选项C:《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5、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设置。关于其法律地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享有规章制定权
B.它是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不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也不享有规章制定权
11、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列关于政府信息公开限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的,可以予以公开
B.当事人申请公开依申请公开范围内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自收到当事人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答复
C.对于法定的主动公开范围内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该自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自变更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9、根据行政程序法理论,( )属于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A.意思自治原则
B.处分原则
C.参与原则
D.公序良俗原则
【答案】C
【解析】(1)选项A属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但是教材用的是合同自由原则;(2)选项B属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3)选项D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
10、某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发现,该市宜林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一批薯片涉嫌违法使用大量添加剂。遂将该批薯片先行登记保存,期限为15日。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关于将薯片先行登记保存的行为性质、适用条件、程序与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
6、根据行政行为的分类标准,()属于授益行政行为。
A.行政确认
B.行政强制
C.行政许可
D.行政处罚
【答案】C
【解析】根据行政行为的内容对行政相对人是否有利分为授益行政行为和损益行政行为,其中授益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行政相对人设定权益或免除义务的行为,即行政主体实施的为相对人创立、确认权利或者法律上利益的行政行为以及行政主体为相对人免除行政法上某种义务的行政行为,都是授益行政行为。典型的授益行政行为有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奖励以及确认或决定减税免税的行为等。行政确认可能是授益行政行为,也可能是损益行政行为;行政强制、行政处罚是损益行政行为。
A.将薯片先行登记保存的行为性质上不属于行政强制行为,理由是《行政强制法》对这种行为没有作出规定
B.将薯片先行登记保存的行为性质上属于不可诉行政行为,理由是该行为对宜林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质影响
C.将薯片先行登记保存的适用条件是该批薯片作为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
D.将薯片先行登记保存在程序上可以由2名执法人员现场直接作出,登记保存期限15日符合法律规定
A.地方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
【答案】D
4、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法渊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企业所得税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C.《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是国务院制定的部门规章,效力仅次于法律
B.因行政主体的过错导致行政行为无效、被撤销,相对方遭受损失的,行政主体应当进行赔偿;行政行为被废止,相对方遭受损失的,行政主体应当进行补偿
C.行政行为被撤销的,自撤销之日起无效;行政行为被废止的,从废止之日起失效
D.行政行为被废止的,被废止之前的履行有效,但未履行的可不再履行
【答案】C
【解析】选项C:行政行为被撤销的,撤销的效力,追诉至行政行为作出之日,即该行政行为自始无效。
A.诚信行政
B.合理行政
C.越权无效
D.形式合法
【答案】B
2、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有()情形的,属于违反实质合法性原则。
A.违反法定程序
B.超越行政职权
C.明显考虑不相关因素
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 )提出意见。
行政法基本理论测试题-按章整理归纳
———————————————————————————————— 作者:
———————————————————————————————— 日期:

第一篇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应当考虑相关因素,不能考虑不相关因素。这是()原则的要求。
7、作为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监督,其主要特征之一是()。
A.行为的主体只能是享有行政监督检查权的国家行政机关
B.行为的内容是下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C.行为的对象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D.行为的性质是一种依职权的、相对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
【答案】D
【解析】(1)选项A:主体为享有行政监督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选项B:内容为“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3)选项C:对象为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8、根据行政行为的相关理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并非所有的行政行为都是合法有效的
D.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但上级行政机关同意的除外
【答案】A
【解析】(1)选项B:依申请公开,当场→15+15个工作日;(2)选项C:依职权公开,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开;(3)选项D: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不得公开,但经权利人同意或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可以公开。
【答案】C
【解析】(1)选项A:《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属于《行政强制法》规定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2)选项B: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理案件的范围;(3)选项CD:《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如果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证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不可现场直接作出),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即登记保存期限不得多于7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