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概述
1.1《建设工程生产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法规七》P73)
1.1.1 目的:加强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1.1.2 依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
1.1.3 范围: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
1.2 建设工程生产安全责任主体:
1.2.1 建设单位:主导地位,重要责任。
投资者;决策者,项目总负责;
1.2.2 监理单位:重要保证,监督责任。
1.2.3施工单位:核心地位,直接责任。
1.2.4勘察、设计单位:密切相关,相应责任。
1.2.5 设备、材料,机械设备租赁,起重,脚手架,模板供应单位:密切相关,相应责任。
1.3 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原则:
①“以人为本”,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
②预防为主;
③严格执行“强标”和规程、规范。
④明确责任,制定制度,落实到位。
1.4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1.4.1政府监管制度九项(《法规八》P119)
国务院办公厅8月31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突出特点在于一个“实”字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2)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任职考核制度;
(3)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措施备案制度;
(4)建筑工程开工安全条件审查制度;
(5)施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6)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
(7)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8)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淘汰制度;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制度。
每句话、每条要求都很实在,每项措施都是切实管用的,只要按照这个要求实实在在地去做,事故是可控可防的,安全生产是能够搞好的。
“抓三点”“打三非”:
“三点”: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和隐患点。
“隐患点”是新提法,隐患不除、事故未已,本地区有哪些重大隐患,行政首长一定要心中有数。
“三非”:非法生产、非法建设和非法经营,是事故根源。
“打非”是难度很大的事情,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上手抓。
1.4.2 施工企业安全制度六项:
(1)安全生产责任制;(2)教育培训;(3)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4)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5)意外伤害保险制度;(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1.4.3 监理企业应建立的制度:
(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制度;(2)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进行巡视、检查的制度; (3)对安全隐患处理的制度(整改、暂停工、报告);(4)安全监理资料管理制度
2.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责任
2.1《安全条例》中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一条五项内容) 第十四条(法规七P74):
2.1.1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1.2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2.1.3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2.1.4 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2.1.5 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2.2 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
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建市[2006]248号)
2.2.1背景:
(一)责任重大,《安全条例》缺少可操作性;
(二)监理责任界定无限扩大。
2.2.2指导思想:
(一)安全监理的工作内容具体化,明确相应的工作程序;
(二)是要将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界定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