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复制转录翻译
由于DNA分子中两条链的走向相反,因此当分
别以两条亲代DNA链作为模板聚合子代DNA链 时,子代链的聚合方向也是不同的。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3
领头链 (leading strand)
5 3
解链方向
随从链 (lagging strand)
5
以 3’→5’ 方向的亲代 DNA链作模板的子代链在复 制时基本上是连续进行的,其子代链的聚合方向 为 5’→3’ , 这 一 条 链 被 称 为 领 头 链 (leading strand)。
triphosphate)为底物,即dATP,dGTP, dCTP,dTTP。
(dNMP)n + dNTP (dNMP)n+1 +PPi
DNA复制过程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聚合反应
2、模板(template)
DNA复制是模板依赖性的,必须要以亲
代DNA链作为模板。亲代DNA的两股链
解开后,可分别作为模板进行复制。
3、引发体和RNA引物
引物酶(primerase)本质上是一种依赖DNA的RNA聚 合酶(DDRP),该酶以DNA为模板,聚合一段RNA 短链引物(primer),以提供自由的3’-OH,使子代DNA
链能够开始聚合。
引物酶需组装成引发体才能催化RNA引物的合成。
引物酶催化合成短链RNA引物分子
以 5’→3’ 方向的亲代 DNA 链为模板的子代链在复 制时则是不连续的,其链的聚合方向也是 5’→3’ , 这条链被称为随从链(lagging strand)。
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 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由于亲代DNA双链在复制时是逐步解开的,因
此,随从链的合成也是一段一段的。DNA在复
6、解螺旋酶
解螺旋酶(helicase) ,
又称解链酶或rep蛋
白,是用于解开
DNA双链的酶蛋白。 每解开一对碱基, 需消耗2分子ATP。
7、单链DNA结合蛋白
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 strand binding protein, SSB),又称螺旋反稳蛋白(HDP), 是一些能够与单链DNA结合的蛋白质因子。
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 些具有特定核苷酸排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 始点(origin) 。 在原核生物中,复制起始点通常为一个,而在 真核生物中则为多个。
复制起始点与复制子示意图
5’ 3’
ori
ori
ori
ori
3’
5’
5’
3’
5’
3’
5’ 3’
3’ 5’
复制子
习惯上把两个相邻DNA复制起始点之间的距离
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
主讲教师:黄慧聪
1
发展简史
2 主要内容 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与诊疗规范化研究 潘长旺 3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4
DNA重组与基因工程
5
基因与疾病
发展简史
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基础物质 准备和酝酿 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1953年 Watson-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通过转录和翻译,将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分
子,从而决定生物的表现型。DNA的复制、转 录和翻译过程就构成了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在 RNA 病毒中,其遗传信息贮存在 RNA 分子 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RNA通过复制,将遗传 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反转录将遗传信 息传递给 DNA ,再由 DNA 通过转录和翻译传 递给蛋白质,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向就称为反中
4、双向复制
DNA复制时,以复制起始点(origin)为中心,向 两个方向进行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
复制叉,称为双向复制(bidirectional
replication)。 但在低等生物中,也可进行单向复制(如滚环 复制)。
5、半不连续复制
DNA聚合酶只能以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 即模板DNA链的方向必须是3'→5'。
线性DNA在复制完成后,其末端由于引物RNA 的水解而可能出现缩短。故需要在端粒酶
(telomerase)的催化下,进行延长反应。
5 3 3 5
5 3 5
3
端粒酶(telomerase)
端 粒 酶 是 一种 RNA蛋 白质 复 合体 , 它可 以其 RNA 为模板,通
过 逆转 录 过程 对 末端
(或DNA片段)定为一个复制子(replicon) 。 复制子是独立完成复制的功能单位。
DNA 复制时,局部双螺旋解开形成两条单 链,这种叉状结构称为复制叉。
复制起始点、复制子与复制叉(动画演示)
3、需要引物
参与DNA复制的DNA聚合酶,必须以一段具有 3’端自由羟基(3’-OH)的RNA作为引物 (primer) ,才能开始聚合子代DNA链。 RNA引物的大小,在原核生物中通常为50~ 100个核苷酸,而在真核生物中约为10个核苷 酸。RNA引物的碱基顺序,与其模板DNA的碱 基顺序相配对。
端粒(telomere)
是指真核生物染色 体线性DNA分子末 端的结构部分,通 常膨大成粒状。
端粒的结构特点 • 由末端单链DNA序列和蛋白质构成。 • 末端DNA序列是多次重复的富含G、T碱基 的短 序列。
TTTTGGGGTTTTGGGG…
功能
• 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 • 保证DNA复制的完整性
DNA链进行延长。
端粒酶的分子结构
端粒酶的爬行模型(动画演示)
(五)
逆转录
1、逆转录病毒和逆转录酶
逆转录病毒细胞内的逆转录现象: RNA 模板
逆转录酶
DNA-RNA 杂 化双链
RNA酶
单链DNA
逆转录酶
双链DNA
2、逆转录研究的意义
逆转录酶和逆转录现象,是分子生物学研究
中的重大发现。
逆转录现象说明:至少在某些生物,RNA同
酸,这三个核苷酸称一个密码子或三联体密码。
3、 遗传密码字典
(二)蛋白质合成中使用的RNA
mRNA:蛋白质的DNA序列信息的中间体。
tRNA:运送特定氨基酸到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rRNA:核糖体的组成元件。
1、mRNA 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原核生物mRNA与真核生物mRNA结构比较
Prokaryotic mRNA 核糖体可以不从mRNA上解离连续合成三个蛋白质
拓扑异构酶的作用特点
既能水解 、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
分类
拓扑异构酶Ⅰ 拓扑异构酶Ⅱ
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机制 拓扑异 构酶Ⅰ 切断DNA双链中一股链,使DNA 解链旋转不致打结;适当时候封 闭切口,DNA变为松弛状态。 反应不需ATP。 拓扑异 构酶Ⅱ 切断DNA分子两股链,断端通过 切口旋转使超螺旋松弛。 利用ATP供能,连接断端, DNA 分子进入负超螺旋状态。
样兼有遗传信息传代与表达功能。
对逆转录病毒的研究,拓宽了20世纪初已注
意到的病毒致癌理论。
二、基因的转录与加工
(一)RNA的转录过程:(略)
转录起始
链的延伸 转录终止
(二)RNA的转录后加工
在细胞内,由RNA聚合酶合成的原初转录物 (primary transcript)往往需要一系列的变 化,才转变为成熟的RNA分子。此过程总称为 RNA的成熟或称为RNA的转录后加工。
(三) DNA生物合成过程
1、复制的起始
解旋解链,形成复制叉
引发体组装和引物合成
2、复制的延长
DNA聚合酶
DNA复制的延长过程
3' 5'
DNA-pol
OH 3'
5' 3'
dTTP dATP dGTP dATP dCTP dTTP
dGTP dCTP
3、复制的终止
去除引物,填补缺口 连接冈崎片段
(四)真核生物端粒
2、tRNA前体的加工: 原核与真核生物的tRNA转录后都需 要加工。
3、 rRNA前体的加工: 原核与真核生物的rRNA转录后也都需要进行加工。
原核:刚转录的rRNA为30S,先在特定的碱基上进行 甲基化(核糖2-羟基)修饰,后逐步裂解。 真核:45S(哺乳动物)、38S(果蝇)、37S(酵母)
SSB的生理作用
使解开双螺旋后的DNA单链能够稳定存在,
即稳定单链DNA,便于其作为模板复制子 代DNA; 保护单链DNA,避免核酸酶的降解。
8、DNA拓扑异构酶
能够松解DNA超螺旋结构的酶。
人类拓扑异构酶Ⅰ的分子结构
DNA复制过程中正超螺旋的形成
局部解链后
10 8
解链过程中正超螺旋的形成
tRNAs are cleaved from transcripts of rRNA operons
三、蛋白质的翻译
(一)遗传密码两个概念
1、遗传密码 (genetic code): DNA(或mRNA)中核苷酸序列与蛋白质中氨 基酸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 2、密码子(codon):
mRNA上每3个相邻核苷酸编码多肽链中一个氨基
replication)。
DNA半保留复制示意图
复制
亲代DNA
子代DNA
DNA半保留复制研究实验结果示意图
半保留复制的意义 按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代DNA与亲代DNA的碱 基序列一致,即子代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传信 息,体现了遗传的保守性。 遗传的保守性,是物种稳定性的分子基础,但
不是绝对的。
2、有一定的复制起始点
遗传中心法则的建立 建立和发展 蛋白质翻译合成的基本过程
Watson-Crick的DNA双螺旋
主要内容
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表达的调控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