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困生心理辅导个案

学困生心理辅导个案

学困生心理辅导案例
王玲霞
很多农村家长因为自身和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在孩子成为学困生后总会无奈地表示:成绩差就差点吧,只要不学坏就好。

但他们都不会想到,没有智力障碍的孩子不愿意学习,甚至对学习表现出厌恶情绪,很可能与孩子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有关系,而这些现在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心理问题,会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认识扭曲、行为偏激等严重心理问题。

所以在做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时我们不应只重视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应从他们的心理问题上着手,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本文从学困生的心理层面,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并结合案例提出转化学困生的对策,并进行分析和反思。

一、学生基本资料:
姓名:刘辉性别:女年龄:14 年级:四年级
二、背景资料
刘辉小学四年级学生,父母均在家务农,有一个成绩优秀的姐姐在读兰州医学院。

刘辉已有14岁,长得高高大大,养成了上课睡觉,不及时完成作业甚至不做作业等习惯。

而这些习惯又导致他学习越来越困难,成绩越来越差,再加上时刻处在优秀姐姐的阴影中,他对学习越来越没信心,开始自我放弃。

三、表现方式及其心理原因
表现方式:上课睡觉,且养成了雷打不动的睡觉习惯,一上课就昏昏欲睡,下课就生龙活虎;作业基本不做,为了不被老师抓住补课,下课总是跑得最快,抓都抓不住;他从不跟班里的同学玩,总找比自己小的一、二年级的小同学玩。

并且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拿去分借此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喜爱。

心理原因:在他的身上存在很多导致他成为学困生的心理因素。

首先是他在成为小学生时没有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小学生身份,没有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出现了认知偏差,以至他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的成长中都赶不上别人。

在学习的初期因为姐姐的压力使他也必须成为一个优等
生,但这却是他的能力所不及的,在长期达
不到自己和家人的要求后逐渐放弃了自己的
学习。

成为学困生后他一直处在自己、家长、
老师和同学“你是学困生,你不可能学得好”
的心理暗示中,所以即使在面对自己能解决
的学习问题时也总表现得无能为力,不愿意面对。

形成了他自卑敏感、自暴自弃、畏难懒散却又希望得到关注的性格特点。

四、转化措施
针对该生的性格特点和形成原因,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来对他进行帮教。

1.家校沟通,缓解压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因此,家校配合,是改善孩子健康心态最有效的方法。

该生的自卑心理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来自家庭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密切联系家长,取得家长支持,家校合力转化学困生。

他的父母因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而且在和大女儿的巨大对比中已经对孩子的学习失去了信心。

在和他们的交谈中,他们说得最多的是“自家的孩子自己清楚,他和他姐姐不一样,不是读书的料。

”鉴于家长这种完全失去信心的情况,我及时告知他在校取得的点滴进步,以树立家长的信心。

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说消极、嘲讽的话,对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鼓励,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玩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获得愉悦感、满足感。

2.以爱育爱,彼此信任
在学校里,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受排挤、轻视,没有能力和机会参加各项活动,更让他们苦恼的是心中有话而无处可说。

对于刘辉更是如此,所以他才会选择用“钱财收买人心”。

针对他渴望得到关注的心理特点,只要老师一个友好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候就能让长期得不到关注的他感觉到满足。

课上,我会经常投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遇到简单的题目总让他先回答,使他逐步树立信心,看到成功的希望。

课下,我会主动与刘辉同学聊天,谈生活中的趣事,谈学习上的问题,建立师生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在他的脸上看到真心的喜悦,课上也多了他清脆的
声音。

3.找到闪光点,树立信心
为了让刘辉顺利地以新形象展现在同
学面前,我细心观察他的每一个优点、每一
个进步,并给与公开表扬。

刘辉同学跳绳不
错,借学校举行跳绳比赛的契机,我让他参加了一分钟跳绳和不限时跳绳比赛。

在比赛中刘辉为了班级荣誉不放弃的精神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

许多同学都改变了对刘辉的态度,并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

从那以后,刘辉的身边出现了同班同学的身影,他上课睡觉的时候少了,完成的作业多了。

4.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帮困助学行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让学困生和优秀生交往,那么学困生会受到优秀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

以前刘辉因为学习和行为等原因优秀生都不愿与之交往,甚至看不起他。

我教育和引导每个优秀生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帮困助学行动,找了一个有耐心、热于助人的优秀生与他同桌,在上课时时常提醒他认真听讲,课后提醒他及时完成作业,碰到他不懂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帮助他。

让他觉得生活在班集体中,自己不是孤立的,渐渐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案例反思
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我们要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学习特点等方面的变化,及时给与合理的、正确的心理疏导。

从各角度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大加渲染、借题发挥、因势利导,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树立他们在同学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维护他们的自尊,增强了他们热爱学习的信心。

刘辉的事例证实了我的做法是正确的。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艰苦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有滴水穿石的韧劲,抓反复,反复抓,只有“功”的积累,才有“成”的希望。

以成功转化一个学困生为起点目标,继而教育和影响一批学困生,只有让学困生的生命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的让全体学生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