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doc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doc

3、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答:(1)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只是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紧密的联系O (2)任务:A、发掘、研究和利用各有关作物种质资源
B、选育适于该地区生产发展需要优息品种、杂交种以及新作物
C、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实现生产用种良种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实现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相互关系:
变异、遗传和选择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
(1)作物繁殖的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有性繁殖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
A、自花授粉是指痛-•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花朵的雌蕊柱头上,代表的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 不超过4%o
B、异花授粉是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授粉的,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等,异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C、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代表作物有棉花、廿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等,常异花授粉的夭然异交率在5%——50% 之间。

(3)无性繁殖的营养繁殖,即是利用营养体繁殖后代的方式,代表作物有甘薯、马铃薯、木薯、甘蔗等。

2、论述作物品种的类型和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
(1)类型:A、自交系品种;B、杂交系品种;C、群体品种;D、无性系品种。

(2)育种特点:
A、自交系品种:
a、自花授粉加单株选择的育种方法;
b、拓展遗传变异范围,在大群体中进行单株选择。

B 杂交系品种:
a>包括白交系育种和杂交组合育种两个育种程序,贯穿于两个程序之间的关键问题是自交系间的配合力测定;b、对影响亲本繁殖和配制杂种产量的性状必须加强选择;c、需要建立相应的种子生产基地和供销体系。

C、群体品种:a、使群体品种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b、使用群体品种能够保持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

D、无性系品种:a、利用无性系迅速固定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b、选择优良芽变,培育新的优良品种。

3、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1)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
(2)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
(3)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
(4)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

4、各类作物的产量构成要素:
(1)谷类作物-•般是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粒重;
(2)棉花是单位面积株数、株铃数、玲重和衣分;
(3)大豆,汕菜是单位面积株数、株荚数、荚粒和粒重;
(4)烟草是单位面积株数、每株叶面积、每片叶重。

8、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是:
影响因素:(1)温度;(2)光度;(3)纬度;(4)海拔(主要影响日照长度和温度);(5)栽培水平、耕作制度、土壤情况。

9、高温短日照作物和低温长日照作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如何变化?引什么品种好?
(1)高温短日照作物南种北引时,若是春播品种,则生育期变晚,植株增高,营养器官变大,在适宜条件下,穗粒多,和可能增产;若是引夏、秋播品利则生育期变晚,甚至抽穗结实,所以应引进早熟品种好。

(2)低温长廿照作物南种北引时,若引的是春性、弱冬性品种,则可能发生冻害,不结实; 若引冬性、强冬性品种,则会因温度降低,日照变长,因此变现为早熟,所以应引进晚熟品种好。

10、高温短日照作物和低温长日照作物北种南引,生育期如何变化?引什么品种好?
(1)高温短日照作物北神南引时,生育期变短,植株变矮,抽穗早,穗粒小,粒重降低,
经济性状不好,应引晚熟品种好。

(2)低温长日照作物北种南引时,生育期延迟,若是半冬性品种,即使通过春化,也会延
迟拔节,甚至不能抽穗,应引进春性、弱冬性品种较好。

11、引种的工作环节(程序)
(1)根据生产需要确定引种目标;
(2)收集引种材料;
(3)加强检疫工作;
(4)引种必须经过试验。

12、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作物品种群体的自然变异和纯系学说。

★纯系是自花授粉作物一个纯合体日交生产的后代,即同一基因型组成的群体。

★纯系学说是白花授粉作物纯系育种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把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在育种工作中,通过后代坚定选择可遗传的变异。

★作物群体自然变异的原因:(1)自然变异引起基因重组;(2)自然变异;(3)新育成品
种群体中的变异。

13、选择的基本方法及特点;单株选择与混合选择在方法和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1)单株选择:即品种群体中选择优良的个体,分别脱粒保存,翌年分别种一小区(行), 根据个小区植株的变现来鉴定上年当选的个体优劣,并根据此淘汰不良个体的后代。

特点:选择效果好,得到纯和的系统,但工作量大,适合于自花授粉作物。

(2)混合选择:即从品种群体种选择目标性状基本相似的个体,混合加以繁殖,与愿品种
进行比较,从而培育新的品种。

特点:选择特点不如单株选择,但可保持群体异质性和遗传多样性,避免繁殖引起生活力衰退,因此,混合育种选择更适合于常异花授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改良,增加群体内优定基因或基因型的频率。

19、系统(纯系)育种和混合选择育种的程序:
系统育种程序:(1)优良变异个体的选择;(2)株行比较试验;(3)品系比较试验;
(4)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5)品种审定与推广。

混合选择育种的程序:(1)从原始品种群体中进行混合选择、混合脱粒、混合选择;
(2)比较试验;(3)繁殖和推广。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转基因烟草商业化种植的国家
我国已批准五大主要农作物转基因品种的中试,主要1=1标性状为:抗虫、抗病、抗除草剂、耐盐、抗冻、耐贮藏和抗衰老等。

我国已批准棉花、矮牵牛、番茄、青椒、杨树和木瓜商业化种植
2、转基因技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 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

3、作物转基因育种的特点:与常规育种方法相比:大大拓展了可利用的基因资源,提供了新的育种途径,加快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可以对植物目标性状进行定向变异和定向选择
4、转基因主要包括以下技术环节
目的基因的获得
含寺*目的基因或DNA重组质粒的构建
受体材料的选择及再生系统的建立
外源基因的转化
转化体的筛选和鉴定
转基因植株的育种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