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1.1从算式到方程
【学习目标】:1、理解方程的概念;了解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某一个方程的解。
2、能根据题意设未知数,然后找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
方程。
3、感受方程意义,体会由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从而
体会方程思想。
【本节重点】:一元一次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能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列方程。
【本节难点】: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温故知新
1、A、B两地相距1(X)km,一辆小卡车以50km/h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则小卡车经
过_________h到达B地。
2、一个正方形边长为acm,它的周长是_______cm.
3、一本书已读了170页,预计每天再读50页,经过x天能读完,这本书共有______页.
4、某校学生总数为x,其中男生占全体学生的51%,比女生多12人,女生有_______人.
5、下列等式中不是方程的是()
A.2x+3y=1 B.-x+y=4 C.3π+4≠5 D.x=8
6、你能说出什么叫方程吗?
一、情境导入:
介绍笛卡儿,从而引出未知数经常用哪些字母来表示。
(笛卡儿是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
1637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几何学》中第一个提倡用字母中开头几个字母a、b、c等表示已知数,而用末尾x、y、z几个字母等表示未知数。
由于《几何学》影响巨大,后来人们面对一个未知量时大多都喜欢用x表示,多时为了区别也用其它符号表示,这只是个习惯问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
二、探求新知
(1)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客车比卡车早1h经过B地.A,B两地行驶速度间的路程是多少?
分析:如果设A,B两地相距x km, 你能分别列式表示客车和卡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吗?根据问题的条件,客车和卡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可以分别表示为x/70h和 x/60 h. 因为客车比卡车早1h经过B地,所以x/70比x/60小1 ,即x/60- x/70=1.
(思考:还可以列出其他方程吗?)
你认为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代数方法)解决问题有什么不同?你哪喜欢种方法?
算术方法:只能用已知数。
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列算式比较困难.
列方程(代数方法):既含已知数,又含未知数,解决问题就比较方便.
所以从算术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三、例题讲析
例: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
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学生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认真观察,这些方程有什么特点?
四、自主探究
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观察下面方程的特点
(1)4x=24;(2)1700+150=2450
(3)0.52x-(1-0.52x)=80
小结:象上面方程,它们都含有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这
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即方程的一边或两边含有未知数)
2.方程的解
对于方程4χ=24,容易知道χ=6可以使等式成立,对于方程1 700+150χ=2 450,你知道χ等于什么时,等式成立?我们来试一试:
先来填下面的表格
我们知道当x=5时,1700+150x的值是2450,方程1700+150=2450中的未知数的值应是5.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观察与思考:Χ=1000和χ=2000中哪一个是方程0.52χ-(1-0.52)χ=80的解?
例检验2和-3是否为方程1
3
3
2+
=
+x
x的解。
解:当x=2时,
左边= = ,
右边= = ,
∵左边右边(填=或≠)
∴x=2 方程的解(填是或不是)
当x=3
-时,
左边= = ,
右边= = ,
∵左边右边(填=或≠)
∴x=3 方程的解(填是或不是)
五、学以致用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5x=0 (2)1+3x (3)y²=4+y (4)x+y=5
(5) 3m+2=1–m (6)3x+y=3x-5 (7)
2、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为什么?
(1)7x+5=9;(2)3x-6;(3)2x2-4x=5 (4)2y+3=-6y;(5)x-y=5;(6)2a>9.
3、智力闯关,谁是英雄
4、检验3和-1是否为方程的解。
5、一元一次方程2x-3=5的解是()
A、4
B、5
C、6
D、7
1
1
= +
x
)1
(2
1-
=
+x
x
6、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1.环形跑道一周长400m ,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000m ?
2.甲种铅笔每枝0.3元,乙种铅笔每枝0.6元,用9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枝,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枝?
3.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高是5㎝,面积是40㎝2,求上底。
4.用买10个大水杯的钱,可以买15个小水杯,大水杯比小水杯的单价多5元,两种水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六、小结:说出你这节课的收获和体验,让大家与你一起分享!!!
1.列方程时,要先设未知数(通常用x 、y 、z 等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2.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七、布置作业:课本80页练习
八、 【课堂反馈】 (相信你能行!但一定要认真哦!)
1、判断下列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打“√”,不是打“×”:
①3+x =4; ( ) ② 132=+-x ; ( )
③y x -=+6132; ( ) ④02
=x ; ( ) ⑤1082->-x ; ( ) ⑥3+4x =7x ; ( )
2、x=1是下列方程( )的解:
(A )21=-x , ( B )x x 3412-=-,
(C )4)1(3=--x , ( D )254-=-x x
3、已知方程232)1(2=-+-x x 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
4、某数x 的½与3的差是7,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
5、爸爸今年37岁,是儿子年龄的3倍还多1岁,设__________为x 岁,列方程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