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为了保证给生产车间提供合格的操作工,所有新进员工进入车间后,由车间统一安排岗前培训,岗前技能培训采用“老带新”的方式,集中进行学习。
在规定的培训期内,新员工需学习产品知识、操作技能,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车间上岗操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刚刚入职的一线操作工。
3.职责
3.1由人力资源培训专员负责组织;
3.2 各生产车间负责实施;
3.3 技术、质量人员协助考核。
4. 培训管理
4.1 培训导师的选拔
各车间培训导师的选拔要求:被评为初级技能以上者。
被聘为培训导师者,专职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在带领新员工培训期间,车间要合理安排培训导师工作。
4.2培训安排:车间员工技能培训分为两大类
4.2.1 配件生产车间员工岗前技能培训:五金车间、点焊车间、注塑车间
4.2.2装配车间岗前技能培训:终端、漏电、工控
5.培训考核
5.1员工培训结束后,由技术工程师及车间专检进行考核,通过现场操作以及完成产品的合格率来评判员工是否合格。
员工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车间上岗操作,考核不合格者,进行调岗或及时退回人力资源部。
5.2考核标准:
A、操作熟练程度得分:60分以上+产品合格率,60%以上=合格;
B、现场操作熟练程度的评估,人力资源部配合进行安排,工程师、专检进行评估。
C、新员工产品合格率由车间配合专检进行统计。
6.培训执行
5.1 制造中心各车间、技术中心、质量中心要积极参与配合新员工的岗前培训。
制造中心各车间应切
实有效的执行培训;工程师及专检人员应严格考核,保证输送到产线上的员工,是技能合格的员工。
5.2 人力资源部对培训实施进行监督,每位新员工都必须训后考核合格上岗,在过程中,应保持公正、
公平。
7.培训记录
6.1新员工进行培训时,车间应做好培训记录及考核记录,并将培训记录交人力资源部存档。
(见附表)
6.2新员工的技能培训考核成绩应计入学习卡内,由车间统一完成,以便人力资源部检查。
8.培训补贴
7.1新员工培训期间:每天补贴60元/天;
7.2培训导师的补贴:
计时车间导师:按实际出勤计算;计件车间导师:按工作时间作计时工资+新员工培训期间的操作产品成果。
9.附则
8.1 本办法由人力资源中心制定,其解释权属人力资源中心。
8.2 本办法自2011年5月25日起实施,如与上级有关规定矛盾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