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同制消防员现状与对策合同制消防员队伍是消防部队战斗力的新型组成部分,是公安现役消防力量的补充,是一支铿锵有力的新生力军。
思想稳定、业务素质强的合同制消防员充实到基层一线,和现役官兵一起合作完成艰巨的灭火抢险救援工作,缓解了现行公安消防警力不足的矛盾。
但这种新力量的出现,给基层消防大、中队的管理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怎样合理调配他们,充分调动两者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效配合,共同提高部队整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已成为基层干部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某一中队人员基本情况中队是正连级混编合同制中队,现有官兵25人,主要以合同制队员为主,现有干部2人、现役士官2人(一名四级警士长,一名下士)、合同制队员17人。
现役兵源地:江苏1人,云南1人;合同制来源地:浙江籍10人,占合同制队员总数的58.8%;福建籍4人,占合同制队员总数的23.5%;江西、云南、贵州籍共3人,占合同制队员总数的17.6%。
二、当前合同制消防员队伍的情况(一)“兵源”情况复杂。
从征招的合同制队员的来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统一从中专、职业技术学校招聘学生,经过培训变成合同制队员(有14人);2、部分部队退伍的战士主动应聘到消防部队当合同制队员;3、有在家待业或正从事的工作不理想的,经熟人介绍来到部队(有3人)。
这些同志来自不同的行业,起点不一样,社会阅历不一样,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也不一样。
(二)能力素质参差不齐。
人员来部队前接受教育的程度、身体素质、个人品质都有很大的差别。
有的队员有一技之长,比如驾驶、修理等,甚至有消防员退伍的,对消防业务很熟悉,身体素质也很好,但有的同志是刚出校门的或从事过其它岗位有工作经验的,对消防业务不熟练,年龄较轻且文化程度一般,因此要缩减队员之间能力、素质的差异,很好地凝聚他们的向心力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三)文化水平一般。
在征招合同制消防员时,由于征召对象和条件所限,合同制队员文化程度基本处在中专文化,只有2名合同制队员文化程度是大专文化,这些队员中只有个别同志会简单操作计算机,其他均无特长。
(四)年龄低、入队时间短。
合同制队员都为“90”后战士,其中又以“95后”为主(13名合同制队员为“95后”),其中最大的为92年1月出生,最小的为98年10月出生。
签约时间最早的为10年12月,只有1人,最迟的为14年5月,有7人。
三、合同制队员的工作心态合同制消防员对待自身工作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异,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就业型。
就目前而言,合同制消防员大多数热爱本职工作,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
下队以后,许多合同制队员能够安心本职工作,积极学习业务,兢兢业业地工作,希望在本职岗位上能有所发展。
因此,在平时能够认真遵守部队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为部队的建设出谋划策,服从意识强,自我要求严,刻苦训练,努力学习。
这一类的合同制消防员在队伍中能够安心部队,工作积极性也很高,能够带好头,做好榜样,促进部队的管理与发展,不需要管理者操心,即使偶尔犯点错误,略加说服教育就达到管理的目的,他们也会虚心接受,积极改正。
(二)梦想型。
部分合同制消防员来部队前对部队充满了好奇感,也充满了努力干工作的激情,但由于对消防部队缺乏正确的认识,到消防部队后又发现现实与想象有很大的差距,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也不及其他同志,这种激情逐渐消退,加之自身的意志力不强,对工作前景缺乏信心,时间一长就会失去耐心,就会表现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状态。
但这类合同制消防员有可塑性,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积极地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他们都能很快地表现出工作热情。
(三)打工型。
有个别合同制消防员把现有的工作作为过渡和跳板,他们大都是由于在社会上还没有找到工作或以前从事的工作不理想,部分同志存在吃苦性较差,奉献意识不强,工作中纪律观念淡薄、作风消极懒散,也不能安心在部队工作,他们“打工挣钱”的思想非常牢固,“拜金主义”比较严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一旦听说在外地打工的同学、朋友的工资比自己高时,就动摇决心,提前解除合同或者偷偷跑掉。
因而,这些人的动机很简单,目的就是报酬,对部队的管理、生活、工作秩序等兴趣不大,平时不思进取,工作图于应付,一旦外面有好的发展机会就会立即辞去现在的工作。
(四)“逼迫”型。
个别合同制队员年纪较轻,家庭条件也相对宽裕,这些合同制队员的家长因为平时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管教,这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教育,磨练意志通过关系,将其送到部队,这些同志虽然对报酬不过分计较,但是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低,吃苦耐劳精神不够,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困难就会产生自暴自弃、心烦气躁,就会有一走了之的思想。
四、加强对合同制队员管理的对策(一)加强教育引导,确保思想稳定。
合同制消防员队伍的性质和制度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现役官兵那样安心部队的生活。
大部分合同制队员把自己区分于现役官兵,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打工者”、“临时工”。
管理者在管理当中更多的是采用现役的管理模式,管理的方法相对简单,甚至采用“一刀切”的办法,把合同制与现役官兵简单的一起管理,不能很好的区别对待,管理他们的制度相对“死板”。
这种想法就导致他们在受到消防部队严格管理的同时,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不能安心部队的生活。
这时,作为管理者就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把合同消防队员“打工挣钱”的思想引导到部队“锻炼人生”的思想认识上来,坚定“成长进步不靠投机取巧而靠脚踏实地”的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的斗志,其次,阐明他们的工作价值和他们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虽然同现役官兵有所不同,但从事着同样光荣的工作,同样得到人们的肯定,同样实现着人生价值,从而安心部队的生活,与现役官兵打成一片。
(二)抓好点滴管理,规范日常养成。
对于合同制的管理,首先应坚持“硬件”不动摇,始终坚持部队条令条例、合同制队员管理规定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正规化建设标准,更要坚持“便于执勤,便于管理,便于生活,便于统一”的原则,注重实效,狠抓官兵日常养成,高标准推进“四个秩序”正规化,将从严治警、精细管理与以人为本、和谐警营有机结合;其次对照部队下发的各类管理细则,结合中队实际科学推进落实,区分对待,不搞“一刀切”。
在手机使用、探亲休假、驻地交友、恋爱结婚等较为敏感的问题上,管理者要结合实际、坚持原则、把握主动、区别对待,坚持“以人为本”;三是抓好合同制队员的言行举止,不但是树立消防部队的形象,而且也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自觉遵守部队的管理,积极投身工作。
同时要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合同制消防员管理的制度,为合同制消防员力量的成长提供方向性意见,并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三)掌握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
大部分合同制队员离家都比较远,家庭生活条件相对落后,个别同志的收入是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受家庭、社会、个人事务的影响,他们常会出现思想波动,影响工作热情,比如:家庭琐事、亲人患病、个人婚恋等等。
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切身问题。
一要深入了解,分析原因。
平时要主动与他们加强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想法,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并分析导致这些困难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要以兄长的身份,以真诚的态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帮助他们从困难中走出来,这样也是我们管理者树立威信的好途径,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四)完善培训与训练机制。
合同制消防员职业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从制度上确保消防员队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
而加强对合同制消防员的职业培训,则是提升合同制消防员职业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内容。
在现有合同制消防员学历水平和专业知识尚不尽人意、社会成分复杂的情况下,加强对当前合同制消防员的培训尤为重要。
因此,应针对合同制消防员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培训机制,例如在当前消防部队中战士岗位有中队长助理、班长、装备技师、驾驶员、战斗员、通讯员、文书七个岗位和“一、二、三级消防员(战斗员)”定级定档标准,部队可以选择表现好、业务精,愿意为部队做贡献的合同制队员担任相应的职务。
同时,建立健全岗前培训、晋级培训、特殊专业培训、合成训练等职业培训制度,提高消防员的职业素质,并根据职业标准等级进行定期考核,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合同制消防员的等级和待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竞争激励机制。
(五)拓展渠道,解决出路问题。
大部分合同制队员都有一种“危机感”,认为自己不可能一辈子在消防部队工作,在部队又受各种条件限制,部队中所学技术有限,即使在部队有学到的也未必能用于社会当中,因此大部分合同制队员有未雨绸缪的心态,想趁着自己现在还年轻,离开部队,到地方上去学一门技术,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找好出路。
由此,我们部队也可以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合同制消防员队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培养警地两用人才,依托社会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资源广泛开展计算机、烹饪等警地通用技术培训,帮助队员在消防队工作期间储备技术和本领,为今后二次就业拓宽渠道等等。
五、总结消防部队经过几十年的壮大发展,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全体现役官兵血与汗的付出,更离不开无数合同制队员的默默奉献。
他们没有条令条例的严格束缚,没有中国军人的铮铮誓言,他们不是军人,却胜似军人,他们虽然只有一纸劳动契约,但他们却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青春、热血,自己的生活,挥洒在中国消防这方热土上。
对合同制队员的管理,作为管理者要善于用活“制度”,基层带兵干部更要坚持“以人为本”,抓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和经常性的管理工作。
讲究工作艺术,拓宽思想工作领域,在方法上求提高,在措施上求创新,在质量上求突破,引导合同制队员将个人想法同部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在部队安心工作,爱岗敬业,树立“以队为家”的主人翁思想。
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合同制队员发挥部队建设的主力军作用,才能更好的为消防部队的事业建设贴砖加瓦、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