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
(1)局部处理。
如接触或吸人有毒气体,如煤气等,应迅速将患者抬离中毒场所至空气清新、气温暖和的环境中。
有毒气体导致皮肤粘膜损害时,应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温开水洗净皮肤表面的毒物。
如有破损伤口,应涂布抗菌素软膏,用纱布包扎。
病情较重者送人医院进一步处理。
眼部损伤时应迅速清除毒物,用温开水冲洗,以防造成严重的损害。
严重眼部(如角膜)损伤经初步处理后,应立即送至专科医生处诊治。
(2)催吐。
在现场中,如发现中毒者口服的毒物并非强酸、强碱或其他腐蚀剂,且神志清醒时,可劝其饮水2~3碗至饱满感为度,随后用筷子或压舌板按压刺激其咽部和舌根,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而发生呕吐。
一定要争取时间,务使能在数分钟内将毒物吐出。
不论这种处理成功与否,随即将中毒者送人医院救治。
此种初步处理可能对中毒者的急救效果与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3)洗胃。
服毒后4小时内应进行洗胃,以清除胃内毒物,但对吞服强酸、强碱或其他腐蚀剂者除外,对清醒合作、健康情况尚佳者可让其饮水,然后刺激舌根催吐,反复进行,直至吐出胃内容物清洁无味为止。
或插入洗胃管进行洗胃。
意识丧失的中毒者、孕妇、严重器质性疾病或体质虚弱的中毒者,则宜使用注射器或洗胃机进行洗胃。
(4)导泻。
盐类泻药有硫酸镁、硫酸钠等,此为中毒导泻最为常用的导泻药。
成人剂量一般为20~30克,溶于温开水中顿服,或洗胃后从胃管中灌人胃内,以清除已进入肠道的毒物。
2。